入行产品经理必备:我眼里的用户需求(上)


时间: 2021-07-30 09:24:19 人气: 3 评论: 0

编辑导语:用户思维是互联网人需要具备的重要思维,而其中,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是产品经理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分析了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为我们总结了怎样才能发现用户需求。希望看完本篇文章,能够让你对用户需求有新的理解。

听说你们想入行产品经理?先来看一张图,这是**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我眼里的用户需求(上)入行产品经理必备

我的天啊,产品经理要学的知识太太太太多了!

划个重点,入行前学习“最重要的且有利于求职”的知识点,并辅以实践就可以了,总结起来就是:三个通用能力+四项专业能力。

今天来说说产品经理入行必备的四项专业能力之一:用户需求。

当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有一个需求正在被满足:你想知道关于用户需求的知识;如果有一台记录你需求的打印机,每天你的需求清单一定至少打满一张 A4 纸。

有很多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在被悄悄满足着。

生活在这个商业社**,我们的需求特别多样化:从生存到生活,从追求个人发展到追求社**认同。

虽然物质条件已经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如今消费主义的盛行,却让我们持续产生无穷无尽的需求:口红的无数个色号,化妆品千奇百怪的功效,每一个都对应着我们的某个需求点。

那么,以上这些,和产品经理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今天要谈的主题了。

然阿姨说:让用户的需求被满足,是我们产品经理的使命。产品经理,对于用户需求而言,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也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

  • 服务者: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对待用户的心。
  • 设计者:是要在经营者思维的大前提下,通过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将用户需求以某种解决方案来满足。

从这个角度看,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新工种,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每一个为用户需求创造产品和服务的人,都可称之为“产品经理”。

那些发明了蒸汽机、灯泡、电话、电报、互联网的人,都是那个时代里最伟大的产品经理。而今天的人类文明,就在一个个“产品经理”对需求的洞察并推动设计、商业化的过程中,不断前行。

一、理想 VS 现实

虽然前奏听起来很宏大,但是,99.99%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并没有机**参与推动人类文明的决策 。更多时候,是在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当产品经理刚入行时,我们一般面对的是:在用户需求已经被明确的情况下,针对已有解决方案的优化工作。而产品经理的成长则从这里开始,逐渐承担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复杂的模块,乃至整个产品、产品线。

在这些情境下,我们是知道用户大概率需要什么或不喜欢什么的。唯一的问题是,解决方案做的可能还不够好,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听到用户的心声,把一个 60 分的产品做到 90 分。

比如:每天有 N 多用户在某个页面发生注册,但是只有 5%注册成功。如何把 5%的指标提升上去?

我们可以从用户反馈里寻找蛛丝马迹,或找几个朋友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产品;最懒的办法是 ABtest,多试几个视觉风格/文案话术,把最好的那个方案找出来就行。

比如:销售团队负责人说,他们需要一个工具替代纸笔,记录他们初次拜访客户、回访客户以及成交客户的行为,并可以让管理者对下属进行业绩管理。

那么这个产品该如何设计呢?——其实跟着销售干一段时间他们的工作,也就**知道该如何设计这个工具了。

以上,也是绝大多数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

如果想更多去影响这个世界,情况却变得不一样了,我们需要进入一个深水区:当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给他想要的,并获取商业价值。在这一层级,你**完成从产品经理到 CEO 或创业者的转变 。

1994 年,皮克斯工作室开始制作第一步他们的动画长**《玩具总动员》。当时,没有人知道一部纯电脑制作的动画**上映后**获得怎样的市场反馈。

在此之前,电脑从未达到这种艺术水平。而当时的乔布斯,也对娱乐业一窍不通,他持续数年在皮克斯身上投入了 5000 万美元,耐心也快要耗尽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玩具总动员》1995 年上映后一炮而红,获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巨大成就。

是才华横溢的创作团队夜以继日的坚持,给全世界的观众讲了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一切并不是用户知道自己需要的,而是坐在剧院被带入故事的那一刻才知道的:这就是他们喜欢的电影。

二、怎样发现用户需求

产品经理围绕用户需求开展工作,必然需要通过对用户进行接触、了解和研究,从而确认用户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需求的本质是什么,由此设计配套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上述工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社**科学领域,就是在做大量对人的研究,如人类学、社**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等。

他们所采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常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访谈、问卷、实验、以及运用现成的统计资料等。

在商业领域,对于用户需求的研究也很成熟了,比如说消费行为学研究专家帕科·昂德希尔,在他的经典著作《顾客为什么购买》里提到: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做零售业相关的用户研究,是需要下苦功的。

他们雇佣跟踪员,经年累月的在**市卖场跟踪和观察客户,并手工记录他们的行为,由此产生海量数据,并整理加工和分析,推动**市卖场的体验优化。

过去 30 年里,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依然是普通的纸张,我们称之为跟踪单,手握这些单子的人被我们称为跟踪者。跟踪者是购物学实地研究人员,是研究购物的学者,更为精确地说,是专门研究购物者的学者。

他们的基本工作就是在商店里秘密地跟踪购物者,记录下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通常,跟踪者最初是在商店入口处的角落闲逛,等待购物者进来,这时跟踪就开始了。

跟踪者**紧紧跟住某个没有发现他们的顾客(或一群顾客),只要购物者在商店(不包括去试衣间或休息室),跟踪者就**在跟踪单上记录下顾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顾客为什么购买》

互联网行业虽是一个新行业,其用户需求研究方法,也源自于社**科学和商业领域,依然需要有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且兼顾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交互流程设计。

用户的需求,并无本质变化,只不过原先是从线下场景被满足,或受限于空间/时间的原因无法被满足,随着互联网发展,逐渐通过一个个互联网服务满足了而已。有变化的只是用户达成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动作,而非用户需求的本质。

原先打车是在路边等车招手,或打电话预约;现在是通过滴滴 APP 点几个按钮;原先吃饭是去周边的馆子找吃的,现在是通过外卖 APP 点几个按钮;原先想消除孤独,陌生人交友是去歌厅酒吧,现在是通过陌陌、探探、soul……

如果想在用户需求研究方面有所精进,多去阅读研究人类行为的书籍并与产品经理工作有所结合,是必要的。

通常来说,作为一般的产品经理,我们**用到下面几种方法来做用户需求的研究:

1. 观察、倾听用户

这是最简单的定性研究方法,找个目标用户,看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有什么不满,有什么难以觉察的不适?

举个例子:

我发现我们平台的一个新人领**下单流程的转化率是在 85%左右,那我想要提升这个转化率,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员工内测阶段,都是 100%领成功的呀。我就去加了 5 个我们平台的种子用户的微信,和他们建立联系。

于是,其中一个在小镇养老度假的 50 岁以上的阿姨微信找我说:领你们的福利**,点了以后,就不见了,再次去领就提示领过了!

我**发现,她的认知能力,没有办法理解我们互联网原住民像呼吸一样简单的常识。

比如,领到的福利**,是**在“我的”版块里面的,并且领到的**是**过期的,领到后没有使用的话,其实**还是在她账户里的。但是因为这些基本概念她都没有,她就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

于是我就推测,我们的渠道已经下沉了,有一批目标用户是面临这个问题的,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我也就顺便感受到了拼多多的伟大:它就把这件事解决的太好了。

这样的问题如何避免呢?

有时候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多,反而受困于“知识的诅咒”。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找那些没有受到“知识的诅咒”的人来帮我们发现问题。比如,找公司里最不懂互联网的员工(保洁阿姨),帮着点点看,问题**更早被觉察。

现实中,因为产品经理受限于日常文档撰写、项目管理、对上汇报的常规办公室工作,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好好做过用户需求研究这件事。对真实用户观察和倾听的样本不足,我们对用户的理解也就不**足够深入。

2. 成为用户

有时候,对于一些用户需求,确实无法感同身受,那就干脆先成为用户吧。

比如,给销售做产品,如果我们从不接待客户,我们就不**明白销售和运营同事为什么天天和我们抱怨产品不够好用,并提出十个八个“匪夷所思”的功能改造需求。

一般来说,面向销售的 B 端产品经理是需要做轮岗的,最起码要去到销售的场景里,去看他们怎么完成他们的日常工作,从而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以及产品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里,每做一个面向销售的项目,我都是用这样的方法的。和销售一起办理贷款,和销售一起卖车,和销售一起开早晚**,而现在——我开始在朋友圈卖货了。

不要感到惊讶,不是产品经理失业转行,而是因为我在做社交电商项目。不懂卖货人的心酸,怎么知道如何帮助他们?

当我这么做了之后,我发现了很多我不曾注意到的事实:销售的抱怨是有原因的,货卖不出去,心里是特别急的,就**归咎于产品缺陷,就必然**提出十个八个需求。

这些需求中有几个是可做的,可以提升效率的,有几个是没道理的。

产品经理最大的痛苦是,不理解用户为什么有这个需求,因此痛苦是双方的:他痛苦,你也痛苦。

除了上述办法可以让你成为用户之外,这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一个你是真实用户的产品来做。

比如,要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可能**去做内容类产品,因为我喜欢读书学习,喜欢知识分享。要我提针对内容产品的需求,我也可以作为用户提出十个八个的。

以上想说的是,当所有人在说“产品经理要有同理心”的今天,不是看几本书,上几门课,就可以获得同理心的。如果敢于承认自己是个平凡的人,确实没有那种天赋,不如扎扎实实去体验你自己要做的产品,自己先成为用户再说。

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刚才讲了两个定性方法。而针对大数据量的平台(我这里指的是每日活跃几十万量级以上的),就必须要采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这样的定量手段了。我们不能随便根据定性调研的结果就去上线一个功能改动,万一之前调研的结论错了呢?因为平台用户量多,由此带来的影响面**很广。

比如:一个用户给你说这里有问题,这不是他想要的。你觉得挺有道理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其他人也和他想的一样呢?

定性方法获取的用户需求,也可能是伪需求,或者是小众问题,现阶段没有做的价值。

这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将不同的设计方案放进多组实验组,并与对照组产生对比。实验结束后,对用户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用户提出的问题是否是真实广泛的,最后就便于决策哪个方案更好了。

4. 了解竞品

这是一条不好意思说出来的“研究方法”。但事实上是业界普遍采用的。

竞品做了某个功能,而财报一**大好,或公关稿已放出业绩增长捷报,或某些小道消息说效果拔群,虽不能 100%确认这些功能的价值,但这是一条重要线索。

可以先简单粗暴的定性调研一下我方用户对此功能的看法,如果 3 个人有 2 个人都说正向,那就快速跟进落地。有时,甚至连粗暴的调研都没有,就要「明天上线」。

上线后发现,有时候,我们抄了葫芦,却做出了瓢。

不过,成功案例也是有的,早年**公司的骂名也是这么来的:你们做,我跟进,我比你做的好,比你用户增长的妙;于是,你死了。

5. 同理心

需求来自你对用户的了解,不来自调研、不来自分析、不来自讨论、不来自竞争对手!

他有强大的同理心,开了上帝视角,让我们一天十个小时用着微信。因为他知道你是懒惰的,你是有情绪的,你的行为是基于本能的——因为你是人类呀。

那么,同理心到底是什么?

学术界说,它是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洞察能力。与其说好的产品经理是高科技时代的工程师,不如说好的产品经理,是互联网领域的人类学专家。

那怎么获得同理心呢?是不是获得同理心就能做好产品呢?

我也还没修炼成功,再次祭出俞军的学习方法,以激励自己:

我眼里的用户需求(上)入行产品经理必备

今天文章已经够长啦,我写这篇的时候也很忐忑,改了又改。后续,我也**持续迭代我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欢迎大家一起留言探讨呀!

下一期,我打算讲讲识别用户需求的常见误区(^_^)

#专栏作家#

然阿姨,微信公众号:然阿姨的产品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曾就职于鹅厂、搜狗、瓜子等公司。8年互联网产品经理生涯,呆过大中小公司,做过千万日活的产品,也经历了几次从0到1。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1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