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14 02:38:08 人气: 58 评论: 0
编辑导语: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有关智慧城市的内容,从智慧城市的概念、背景和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项目架构设计等内容都一一讲述,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提到智慧城市,常**想起上海2010年世博**“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关于智慧城市,其实没有一个共识性的定义,想从这两点谈谈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我们在谈论AI+、智慧化概念的时候,说的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传统行业。那智慧城市就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城市公共服务。
麦肯锡的《智慧城市:数字科技打造宜居家园》报告中包括了出行、安全、健康、能源、水、垃圾、经济发展和住宅、参与和社区。不同厂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覆盖的行业范围大有差异。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智慧城市系统应是一个全面、精确、实时把老百姓需求与城市管理决策对接在一起的决策辅助系统,是一个政府、社**、公众三方参与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理解政府职能可以粗略划分为决策和服务两大类,智慧城市涉及G端、B端、C端三端用户,是把C端用户、B端企业和G端政府精准对接的辅助决策系统。
如何对宏观和产业做出更精准的决策;如何服务好企业,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让企业少跑腿;如何服务好普通市民,让市民生活便利,更美好,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决策。比如阿里云城市大脑解决方案中顶层按G端、B端、C端分为优政-政府治理(G端)、惠民-城市服务(G端)和兴业-城市产业(G端)。
2017年国家提出数字中国战略,2018年各省份制定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政府等未来多年战略规划。密集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等。大体政策历程可以参考华润《智慧城市白皮书城市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
图**来源:《智慧城市白皮书城市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
《华为AI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将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为试点探索(2012-2014)、落地实施(2014-2016)、发展转型(2016-2020)、新篇章(2020至今)四个阶段。划分标准是从政策文件出发进行划分。
《百度智慧城市白皮书》将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为概念导入期(2008-2012)、试点探索期(2012-2016)、统筹推进期(2016-2020)、集成融合期(2020至今)四个阶段。划分标准更多是从技术和推进方式来划分。
从时间维度看,政府项目有周期长、回款慢、工期紧张的特点。周期以年为单位,交付部署完后还有后续运维期(一般3年)。
项目初期由渠道商务打单,政府与多家意向单位沟通,听取各家解决方案并选择最合适的。由于招投标一般中期才开始,供应商需要前期提前投入,且项目初验、终验不同阶段才能获得对应款项。
需要成本把控和风险防范。可能的风险点有,一是项目废标,如去年年底Z市公安1亿项目废标;二是客户中途替换供应商;三是客户觉得功能已经实现开始砍价。需要控制客户预期,做好投产评估。
从参与主体看,政府项目有参与主体多、利益复杂的特点。参与主体有客户、供应商、监理等。客户侧,客户有不同的层级,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办事员。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基层办事员,了解其工作流程和痛点。中层干部一般是周期性汇报或者节点决策时出现。而只有在项目启动**或者重大的汇报节点,才**和高层领导接触。
这里存在两个错位的三角形,决策权: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办事员,对接密度:基层办事员>中层干部>高层领导。
政府项目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领导意志层层下达,过程容易扭曲。如果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出现领导意见纷杂、众口难调的情况,不同部门间可能存在深层次利益冲突。
供应商侧,可能情况有,一是项目分为ABC多个包,不同的包由不同供应商负责;二是政府只**和有资质、体量大的公司签合同,这一公司作为总包,再把各模块分包给更有专业优势的分包商。
这一特点是由特点2衍生的,“我不知道我要什么,我只知道我不要什么”。
智慧城市项目需求是自上而下传导的,可能是政策导向性业务需求,可能是机构领导指派的任务,也可能是为了解决机构内部问题。需求需要决策审批,由于多层级领导,决策链路长,中途易发生需求变更,可能面临多次推翻。
这里针对二期、三期项目而言,需要考虑与一期已经建成系统的融合。即使一期做得不尽人意,客户也不**希望花了大价钱的系统就荒废了,还是希望能够和二期三期衔接起来。
政府一般有内网和外网之分,项目注重安全性,需要本地化部署或者专有云部署。
图**来源:《中国信通院2020智慧城市产业图谱研究报告》
甲子光年曾做过两篇关于智慧城市的报道《7年了,为什么智慧城市还不智慧?》和《三问智慧城市:建设8年为何还处在初级阶段?》提到数据孤岛、数据共享难的问题。基本每个项目都**遇到这个问题,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数据管理局的成立,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的建设,都是为了打破**囱林立,数据孤岛的局面,但目前效果没有预期的好。登录一些地方的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很多数据目录中包含的数据字段很少,且口径较粗,都是表面数据,没有细颗粒度数据,难以展开分析和下一步工作。
有天在商场看到厕所外面有一个智能屏幕,上面显示蹲位剩余情况比如“5/14”或者“空”。
我们找了一个儿童厕所试验了一下,进去关上门后从原本的0/3变成了1/3。思考下这个场景背后的需求和实现。在旅游景区、机场、火车站、商**等人流量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上厕所经常是一个痛点,找厕所费劲、厕所排队时间长、卫生清洁状况差等。
作为管理人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更加清晰显眼的指引路牌、合理规划蹲位、加大清洁人员值班的密度等。是否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使公厕更加智慧化和便民化?
比如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提醒纸巾、洗手液等物资供应补给;通过人流量和物资消耗数据建模计算调整清洁频次;根据厕所人流量和距离推荐最优选择,提醒游客旅客前往人流量小的厕所等等。
这里想从PM视角将看机器学习项目落地的全过程:
在和客户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分析客户的需求,传统方式是什么,是否需要AI加持,通过AI加持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在需求定义过程中产品需要做的事情:
机器学习建模需要用到大量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解决模型需要哪些数据输入、数据从哪里来、是否需要标注等问题。
在数据准备过程中产品需要介绍数据流转和采集方案,与研发同学共同确定所需字段和表结构。
采集完数据后,并不能马上开始建模工作。在一个数据分析建模的项目中,数据清洗工作量可能高达80%。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建模效果,所以在数据采集完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确保入模数据的质量。常见的数据问题有数据缺失、日期格式不统一、重复、口径不统一、频率不统一、脏数据等,这里总结了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数据预处理完后,切分数据集,一般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如果只有训练集和测试集,一般按照70/30划分,如果加上验证集,则按60/20/20划分。
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产品需要与算法共同确认数据清洗规则。
在数据清洗完后终于来到了建模这一步。此处引用刘海丰老师的定义:
前文提到运用机器学习模型,输入大量指标,输出目标变量的预测值。
并不是所有我们能获取的数据指标都**用在模型预测上,我们要找到优质的因子/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找到那些对目标变量Y预测效果好的解释变量X。
筛选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或者一些自研方法。在经过数理检验筛选出一批优质特征后,我们还可以从业务意义进行进一步筛选。
通过不断地训练模型、验证模型和调优,达到最优的预测效果。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估。回归模型常用的评价指标有MAE平均绝对误差、MSE均方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误差数值越小越好。
分类模型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基于混淆矩阵的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等。混淆矩阵:
机器学习同时训练多个分类和回归模型,再通过集成的方式进行模型融合,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回归模型的融合是通过算法平均或加权平均,常见的融合方法有bagging, boosting和stacking,分类模型的融合是通过投票融合方法,票数最多的预测结果为最终结果。
参考材料:
本文由 @RfS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