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24:27 人气: 13 评论: 0
编辑推荐:产品经理要对需求要有正确的理解,而这建立在理解和分析用户的痛点上。本文将以教育培训行业为例,针对痛点进行三方面的说明,希望对你有帮助。
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对需求的正确理解。但对需求的正确理解一定是建立在“痛点”的基础上。
因此,如何分析和理解用户痛点,是我们做好产品的前提,也是一款产品的真正出发点。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痛点”进行说明:
痛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理解,宏观的痛点是从场景或者抽象的需求出发,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满足,并在这种不满足的基础上研发新产品。这是一个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且这种发现与创造一定是和我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的。
例如:怕上火就是通过现实生活发现抽象痛点,但“怕上火,喝王老吉”,就将痛点具体化,创造了新的产品。
微观的痛点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在使用具体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落差。可以解读为这个产品功能和用户的期望产生了差距,这种差距**让用户选择其他的产品,这种差距也是新产品的机**。所以,微观一个优化与迭代的过程,它是以宏观痛点被验证为前提的。
例如:淘宝已经解决了在线购物的痛点,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好筛选,于是就有了各种类型的“精选平台”。
现实工作中,很多人**把“痒点”当做“痛点”,并在痒点的基础上设计产品,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谓痒点,是指用户使用不满意,或者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却可以忍受并继续使用的。而这个不满意的点,如果让用户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期待逃离,那么他就成为了痛点。不过话说回来,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通过不断“挠痒点”的方式强化用户认知,放大用户焦虑,将痒点变成了痛点,创造了新的用户增长。
例:**邮箱的用户爆发,就包含了一个痒点变为痛点的过程。
一开始,**邮箱的市场份额相比网易邮箱有较大差距,此时的**邮箱急需发现一个“产品痛点”来建立自己的优势和壁垒,提升用户量,于是一个“痒点”被建立了出来,就是发送大文件。在此之前,中国网民对邮箱的使用度并不高,发送大文件只在并不多的一部分用户中有需求。但**邮箱仍以此为主打,不断向用户灌输发送大文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必要性。最终,即使暂时不需要发送大文件的用户,也觉得以后肯定**用得上,而转投**邮箱。
在开篇我们就说到,痛点是产品的奠基基础,是分析需求和提供具体操作方案的前提,这里我们就用一个实际的培训行业的例子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上图中,我们展示一个教育培训行业核心的痛点之一,就是排课与备课效率比较低。
在该痛点之下,我们要解决的需求非常多,例如优化系统排课审批流程;排课制度化,专人化;建立备课资源库等,每一个需求又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在思想上,这是一个痛点—需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行动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合适的解决方案—满足需求—解决痛点”的过程,二者相互统一,互相对照。
刚刚我们简单的说明了痛点的概念,并解释了痛点在实际产品工作中的重要性,下面要将其对照在具体的教育培训行业上,去理解这个行业的痛点。
与上文想对应,我们也从宏观和围观两个角度去说明痛点。
下图是我们对宏观痛点进行的一些梳理:
在教培行业中,不同的细分市场**面临着不同的用户群体,但具体的培训流程都是大同小异的,基本上包括“招生,教学,服务和管理”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立足与行业和自身,对不同环节的痛点进行总结,便于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需求,探索解决方案,从宏观角度分析痛点,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宏观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己的市场、用户、优势、竞品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进行探索,确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不一定是针对所有环节的,只要从一个点出发即可,**上讲,以上4个环节提升任何一个的效率都**带来公司的发展,只是教学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因此,大部分企业均是围绕“教学环节”进行改善与创造。
上图是一个微观角度的整理,我们通过外部市场和内部产品两个维度出发,去从教学,招生,服务和管理环节进行对照,并对每一个环节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梳理,逐渐建立自己的突破点,微观角度思考痛点的核心目的两个:
总结:
作者:汪仔9674,公众号:产品经理茶馆
本文由 @汪仔9674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