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27:02 人气: 51 评论: 0
本文笔者将与大家介绍较为流行的三种图标方式——认知地图、思维导图、概念图在用农户研究中的应用。
认知地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绘图技术,可以在整个用户研究的过程中来可视化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表面关系。
认知映射、思维映射和概念映射是组织、沟通和学习知识的三种强大的可视化映射策略。它们帮助我们提出复杂的想法、过程,并识别其中的模式和关系。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看起来**感觉很相似,且这种相似性**引起混淆。其实它们是可视化思维模型的三种不同方式,不管它们属于设计者、研究者还是用户,每一个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较为流行的图表形式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认知地图是所有心理模型的视觉表征的总称。本文描述的所有映射技术都是认知映射的实例。
1)定义:认知图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特定过程或概念的心理模型的视觉表示。
认知地图不需要遵守视觉规则,即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视觉上如何表示没有限制。
认知地图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Tolman),他以研究老鼠如何学**在迷宫中行走而闻名。
在心理学中,它有很强的空间内涵——认知地图通常指的是大脑中某个空间(如迷宫)的表征。自那以后,认知地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运营研究人员科林·伊登(Colin Eden)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这个术语,指任何类型的流程或概念(无论是否空间)的心理模型。
图 1.认知地图
2)特 征:
3)用户体验:
知识具体化:任何形式的形象化都有可能有助于认知过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善我们的思维,分解想法,捕捉想法。
例如:在用于描述在何处可以访问一个新特性,或者当一个新的团队成员进入一个新的复杂系统时,可视化就**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
跨不同概念确定主题:以可视格式表示概念可以呈现新的模式和连接。
在 DesignOps 的研究中,我们要求参与者为他们公司的组织结构创建一个认知地图。在映射之后,他们能够跨团队识别相似点(如团队组成、痛点或瓶颈)。
心智模型引出:认知映射可以帮助用户体验研究人员理解用户对系统或过程的心理模型。
在研究复杂系统时,甚至在设计新产品时,这种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心理模型引出通常是通过个体访谈来进行的,在访谈中,参与者对其研究主题的心理模型进行视觉表征。
由此,产生的认知图代表了参与者思想的有形表达,可以作为主持人的对话提示。几个这样的地图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聚类,这些分类可以指导设计过程。
思维导图看上去较为简单,因此是最直接的认知图。它们有一个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格式,并且它们的创建和使用相对较快。
1)定义:思维导图是表示中心主题及其子主题的树结构。
思维导图的核心特征源于语义网络的发展,语义网络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用来表示知识的一种技术。1974 年,英国作家托尼·布**普及了“思维导图”一词。
图 2. 思维导图
2)特征
3)用户体验:
思维导图帮助组织与单个主题相关的信息集合,并以系统的、有意义的方式对其进行构建。在用户体验中,它们在进行分类概念工作时非常有用,例如:
概念图是思维导图的一个复杂版,它强调确定主题之间的关系。此外,概念图中的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而思维导图中的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
定义:概念图是一种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并通过标记的、有向的边界来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图是美国教授约瑟夫·诺瓦克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发的,目的是帮助教师解释复杂的主题,以便于学习、记忆和将这些新主题与现有知识联系起来。
图 3. 概念图
1)特征:
2)用户体验:
概念图有助于可视化以各种方式相互关联复杂的概念。它们可以支持多个角度和方法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并可用于:
映射可以单独创建,也可以在组中创建(如果目的是创建对内部流程的共享理解)。
当涉及到表示物理空间时,有很多种可能的图表类型:地形图、地质图、步行图、街道图等等。它们都是地球表面的平面表示,但突出了这个表面的不同性质。制图师在设计一个公园的徒步旅行地图、一个州的公路地图或一个大陆的政治地图时应用不同的指导原则。
用户体验实践者必须是用户体验地图的制图师——调整格式和结构以最适合他们正在创建的地图时需要用此背景。
可以用此表来表示彼此间的差异:
图 4.对比表
无论是通过认知地图、思维导图还是概念图,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团队中,将一个概念、想法或过程可视化都能获得不同的好处:
将模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增强团队沟通,并创造共同点。这也使团队成员很容易立即在地图上发现一些东西,并说:“这是不对的。”
也许你的同事是对的,有些东西没有被正确地捕捉到,又或者你的同事错了。无论哪种方式,映射实践都指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从长远来看,这比在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项目要有效得多。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最终增强了我们的认知理解,使用一种技术而不是另一种技术不**成就或破坏一个项目。理想情况下,根据我们的需要,将这三种方法组合将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根据现实场景的需要使用。
本文原作者:Sarah Gibbons
原文来源:https://www.nngroup.com
编译部分有所删减
翻译:研如玉,神策数据·用户行为洞察研究院 公众号(ID:SDResearch)
本文由 @研如玉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