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28:51 人气: 4 评论: 0
做产品和创建“锦鲤教”一样,都是在塑造偶像。
10月下旬,一篇以《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越真的不算锦鲤…》(下文简称《锦鲤》)为题的文章横空出世,随后迅速**爆朋友圈。一夜之间文章收到的打赏便达到了上限,新媒体圈的朋友称,别家一年的指标,她家靠这篇文章就达到了。
打开文章,可以发现全篇讲的只是作者从小到大的光辉“幸运史”:中考低分飘过;高考前随手翻到第二天的考题;公务员面试,排在前面的人刚好缺席;一毕业家里就被划分到雄安新区…..
这个自称福娃的作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通篇都是玄而又玄的巧合。客观的讲,作者的故事禁不起推敲,而她也没拿出什么像点样子的证据证明她的故事。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买账,给她转发、给她点**、给她打赏呢?
文章的作者是不是福娃,我并不想讨论,我想说的是,她绝对是一个挑动用户心理的高手。
纵观《锦鲤》全篇,作者引用的事例包括了:中考、高考、六级、求职… 从文章选用的例子就可以发现,在读者受众的选择上,作者一开始就明确地把目标锁定在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身上。
对这些目标读者来说,作者所讲的经历,都是他们刚经历不久记忆尤新的,或几经艰辛深深地烙在脑海的,因而读者能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对于学生党来说,繁重的考试压力是生活主要的忧虑,在目睹作者说讲的神奇考试经历之后必然**心生向往。
试想一个为了升学,为了考试已经屡败屡战、艰苦奋斗的大学生,在考试的重压之下,任何看起来能给考试结果提供一点帮助的方法,再不靠谱也**试一试。毕竟考试除了努力,本来就有运气的成分,运气自己控制不了,就只能试着求助“锦鲤”了,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对于职场新人,他们初出茅庐,开始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的残酷;毕业前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他们失落而迷茫。而“锦鲤”恰好是她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速效救心丸”。
一篇《锦鲤》的出现仿佛给了职场新人们一个情感的发泄口,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艰辛以及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选择这些读者,是因为作者就是读者群的一员,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而他们,刚好需要”锦鲤”。
或许**有人疑问,这些读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锦鲤”是多么荒诞的事情。
可以很明确地说:他们不能!
《乌合之众》中指出,当一群人有了共同目标,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在群体中,人们趋向于本能行动、依靠情感来做决策而不是理性思考,这就是群体心理。构成群体的人们,不管他们来自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着怎么不同的背景,一旦形成群体,就都**拥有共同的群体心理:他们不**观察,不**思辨,只**认定自己相信的东西。
《锦鲤》的读者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之所以说《锦鲤》的作者是位挑动用户心理的高手,除了她能准确找到目标群体外,更重要的是她深谙影响群体的手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锦鲤》中用来挑动用户心理的手法:
前文中我们已经说到,《锦鲤》文中所用的事例,包括了升学、考试、就业等一些几乎每个读者都**经历的事情。
作者的这些经历几乎与每个人一样,但最后的幸运结果却和普通人截然不同,这样的反差一出现,就将“幸运儿”这一鲜明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里。
鲜明形象的作用是为了加深读者的认知和记忆,确保读者能接受收到作者的意图。
在《锦鲤》中,作者从小到大几乎所有重要的事件,都有好运气出现。这种反常规的巧合一次一次的出现,就将事件从巧合变成了事实,让读者更加笃信确有其事。而这个“事实”又刚好是读者们希望看到的样子。
几千年前,陈胜在鱼肚子里塞上写着“陈胜王”的字条,吴广装神弄鬼地躲在篝火后叫着“大楚兴”,借此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不也是用了“营造巧合”这个方法吗?可见“营造巧合”这一手法对群众心理有着极大的煽动性。
《锦鲤》中作者提到自己因为幸运而被家乡邻里所熟知,甚至有学弟把作者的名字剪下来夹在书里,祈求占点运气,而最后这个学弟也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种本没什么必然联系的事件,在作者的描述下具备了很强的暗示性,仿佛是在告诉读者们:“只要膜拜我,和我扯上一点关系的都能沾染一些好运”。读者看完之后自然也就**有“转发膜拜一下求个好运”的想法。
暗示的作用是通过极具倾向性的现象,让读者自己推导出显而易见的结论,因为这个结论来自于读者自己。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里**对此深信不疑,殊不知这个结论只是作者刻意让他们推导出的。
在这篇《锦鲤》的底下,点**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一位读者声称转发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如愿收到面试邀请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条评论的出现是否是作者营造的又一个巧合。
三人成虎,多个人一起发生这样的好运巧合,事情的可信度就高了。其他人一旦相信,就**开始模仿,就形成了传染。所以,制造传染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供一个可模仿的对象,并且模仿的成本不能太高。
我们常见的网红店雇一批假顾客来排队,或者刻意减少店内座位,营造一种门庭若市的想象,就是一种制造传染的行为。
总的来说,《锦鲤》挑动读者心理的手法,是一个从建立形象,到提高可信度,再到推动读者行动的神奇过程。这个过程不动声色,却能让读者如提线木偶一样随着作者的意图行动,不可谓不高明。
网络上有人将《锦鲤》事件形容为“像邪教一样”。其实,与其说是邪教,倒不如说作者是在塑造某种意义上的偶像崇拜。
不单是写作,对于商业产品等领域来说,塑造偶像都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境界。
以前我们总说,用户就是上帝,产品服务于用户。但现在我们知道,其实用户更需要的是一个满足他们情感需要,给予他们希望和方向的偶像。像苹果与果粉、小米与米粉、索尼与索尼党、又或者是抖音、微博上的网红与粉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一种成功的偶像与信徒的关系。
产品从特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情感诉求,向他们传递了某种价值观、生活理念或是品味追求,用户的内心潜意识里一旦接受了这些,便成为了产品的信徒。
当产品与用户形成了偶像与信徒的关系之后,这层关系牢靠且**不断壮大。信徒不但对偶像绝对忠诚,还**将偶像传播给其他人,**说的口碑传播,其实也是这种信徒间的传染。
《锦鲤》一文所传递的价值观,我们并不认同,但不可否认,《锦鲤》中塑造“偶像”的手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毕竟,做产品和创建“锦鲤教”一样,都是在塑造偶像。
本文由 @宫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