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49:22 人气: 1 评论: 0
技术岗升迁为管理岗之所以无所适从,是因为将技术思维代入到了管理中,也就是用直线思维套用需要网状思维的问题。
当你还在做技术的时候,最讨厌的可能就是项目经理。
“他什么都不懂,还指手画脚的!”
三五年后,你升职了,进入了管理层。你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闲下来了,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技术实现安排给工程师就好。
“看吧,当项目经理就是这么容易!”
优哉游哉的过了一个月,你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个项目。检查工程师交上来的东西,简直一塌糊涂,然而也没有时间改了。你被上级批评,还不知道错在哪了。
下次怎么办?
没人指导过你到底该怎么管理。
你只能模仿之前的项目经理所作的一切,盯紧项目的每一步。你开始和组员吵架,成天累死累活,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
你变成了之前最讨厌的人。
你将技术思维代入到了管理中,而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
那么,工程师思维和管理者思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将思维模式分为两种,直线思维与网状思维。
我们从小在学校都是培养的直线思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给出一个答案。这样的教育环境将我们培养成了“善于解决问题,难以提出问题”的人。
这也是为何我们可以将模仿外国的产品,并且改进到更好,却很难创新的原因。
大多数工程师沿袭着从小培养的直线思维:如果我们有一个目标,我们就向着目标,依靠着我们所拥有的逻辑和知识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然而在管理中,直线思维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外部问题**对项目的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那些未知的影响,我们需要换个方式,利用网状思维来解决。
那什么是网状思维呢?
网状思维是将自己作为项目中事件的桥梁,注重每个事件产生的变化,将项目中的各个事件有机的结合。
我将直线思维和网状思维进行了比较,总结出4个区别:
大家一定看过这个故事:
一个古老的王国,大家都是光脚走路,很多人都因为路上石子刺伤脚板,苦不堪言。有一天一位大臣在地上铺了牛皮,方便国王行走。国王很开心,命令全国的路面都要铺上牛皮,这样就能方便所有民众的出行了。大臣表示不用这么麻烦,只要用一小块牛皮包住脚就可以了。
其他的管理学都以这个例子告诫大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而到底要改变自己的什么呢?
就是改变自己直线思考的方式。
在直线思维中,每件事情都有一个结果,而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结果。
如同考试一样,每道题都有其标准答案。而达到这个标准答案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在项目中,我们经常有一个误区,即:项目的目的(aim)就是我们所需的结果。
试着回想一下,是不是每一个项目的最终目的都**和最初的目的不太一致?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里面明确指出:“在项目生命周期的计划阶段,项目的不确定性最大”。
如果我们继续使用直线思维,我们**让项目走向不可避免的错误结果。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网状思维。
网状思维注重于每一步的过程,尽可能将每个可能的结果都依靠流程推断出来。将每个可能的结果的可靠率依次分析,最后就可以得出最合适的方向。
直线思维一般都有明确的步骤,依靠一个完整的流程表,就能完成既定目标。
因为每个流程的高度连贯性,直线思维在运作阶段很难插入新的步骤。
你有没有想到和程序员沟通需求变更时,他们暴跳如雷的样子?但是你跟项目经理要求需求变更,他们是不是早就习以为常了?
这就是因为程序内部自成一体,如果外界的变更**导致很多地方需要推倒从来,很多程序员就因此习惯了直线思维。而项目本身变化多端,项目经理必须用网状思维才能更好运作。
网状思维**结合内部和外部产生的影响,并且**依照新出现的问题对目标进行调整。
上面的思考模式看起来很可笑,然而我们自己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直线思维关注于事物的内在逻辑,却很容易忽视事物的客观事实。
我们在小学课本都已经学过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到了公司管理时,我们却徒劳的想要找到一颗能够克服一切问题的“银弹”(指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问题的工具或者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网状思维的特性,对不同的项目,依靠当前的事实情况进行判断。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网状思维将每个事物的客观事实进行关联,强调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由于直线思维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步骤,那么我们的进度也很容易体现出来。
很多从工程师转行的项目经理将直线思维带到了管理中,他们最喜欢问一个问题:你这个要多久才能做出来?
而真正优秀的项目经理,是这样问的:你还需要哪些其他的帮助可以提升你的速度?
因为优秀的项目经理使用了网状思维。他知道项目进度不是靠完成了多少来判断,而是靠如何拥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最大规模的试错。
网状思维**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方式,依靠每次获得的经验来促进项目的进展。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自己拥有网状思维呢?
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4种方式:
虽然大多数工程师都擅长于记录工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但是项目流程并不仅仅是工程内的步骤本身。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记录的有:项目启动时的准备工作,项目规划时的方案定制,项目执行中的目标变更,项目监控中的突发状况,项目收尾后的用户反馈……
正如同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的一样:写文章不是流水账,其中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何使用新方法,为何要变更,未来的新方向。哪怕一点微小的变动,都值得加入流程记录中。
如果在之后遇见相似项目,我们可以用网状思维将其串联起来,就可以极大的加快我们搭建新项目的管理方法。
工程师很容易陷入“自己研究,不麻烦他人”的误区。然而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我们应该交流什么呢?和同事喝酒唱歌,谈论其他人的八卦?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是无效社交。想要真正的为项目做出贡献,我们就需要了解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是指,一切可以对项目结果产生影响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光在项目参与者中,有时还**出现在其他外部因素中:金融危机、恶劣天气、突发事件……
这也是为何我们需要在每个项目前进行风险预估。我们需要学**找到这些表象信息和潜在信息,并且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关联。
神经科学已经证明了,男性与女性的脑神经联系方式不一样。直接导致了男性更强调事物的逻辑性,而女性更擅长于事物的关联性。
男性遇见问题时,往往是“这个问题需要……才能解决”。而女性遇见问题时,往往是“这个问题让我联想起来了……问题”。
不信?想想你的女朋友/妻子翻过多少次你的旧账?
你甚至**觉得那些问题压根就不是同一类问题。
那是因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潜在关联你没有深入探究到,只是着重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想要拥有网状思维,就需要加强对于其他事物的类比,发现里面潜藏的相似之处。
因此我们可以向女朋友/妻子/母亲多多请教。学**“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我们对项目中的外界影响的关注于应对。
我们总是希望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进度条,来直观反馈我们的进展。
在学生时期,读一个月微积分,学两个月古文,背三个月英语,你能判断出这段时间进步了么?
不能。
而且在此期间,你有时**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取得丝毫进步。然而如果你坚持下去的话,最后的大考一定能拿到一个满意的答卷。
项目也一样,我们只有靠我们设立的里程碑来确定项目的进展状态。而到达里程碑前,频繁的错误有时**导致
所以有时当项目没有进展时,不能灰心。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多方实验或尝试,总**找到新的突破点的。
所以,当一个工程师想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将直线思维转换成网状思维,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本文由 @卤豆干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