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50:44 人气: 0 评论: 0
在上一章中讲到了学习结构化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结构化表达、结构化展现及结构化分析,并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化分析的三个维度分别是视角、层级和关系,并用一个电商的案例来解释多视角的分析问题。本章**接着结构化分析的层级和关系两个维度继续来表述结构化分析,并再次用电商的例子演示如何利用视角、层级和关系来结构化的分析问题。最后,我**用大量的篇幅和案例对如何提升结构化思维进行一些描述。
上一章节:碎**化学习是骗局?那是你没有掌握结构化思维方式(上)
层级有利于我们将抽象的信息变得清晰有层次,便于我们更全面的分析问题,通过层级将信息归纳推理,层级也是我们分析元素之间关系的核心。
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元素A的变动**造成元素B的哪些变化。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经常**遇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我们需要考虑到元素之家的关系结构,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关系类型:继承、传递、对立、平衡、互补、阻碍、重叠(共性)、调用、依存、流程、互斥、合并、排序、相生相克等。
我这里举个中医五行的关系图,来简单解释下元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希望透过案例,能诱发大家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从而做出决策。
我们假设金木水火土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绿色代表相生,红色代表相克。
因此,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分析到和它相关元素的影响。比如:在木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那必然**直接造成土弱(木克土)、火旺(木生火)和金被侮(金不足以克木)。所以好的中医的治疗方法是卸火补土压木。
回归到上一章的案例:某公司的一款产品,今年的利润为100万,计划明年利润要上升20%,你**怎么考虑?
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升销量、提高客单价等方式提升利润。现在我通过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具体分析,我们用降低成本里技术升级的方式来举例。
如图所示,技术升级**影响哪些因素,在这里我简化了下过程。分析这些影响关系,便于我们更好的做决策。
如果商品单价200元,成本为为100元,通过技术升级后,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10%(10元),在销量不变的情况下(5000件)。
总计节约成本为5000件*10元=5万元。而技术升级的短期成本为40万元。因此,通过技术升级达到明年利润增长20%是不可行的。
一个人不可能想象出在他认知范围之外的东西,譬如:我们无法理解**过三维的空间,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冬季,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个人的认知边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和三观格局,我们应该在提升认知边界的道路上终生前行。
大脑有两个特征使人类不够理性,一个是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另一个是内容缺陷。对于这两种认知缺陷,智力均未能提供让人类不受影响的免疫力。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
——基思-斯坦诺维奇
斯坦诺维奇认为人类不够理性的原因有两点,分别是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和内容缺陷,那我们就需要针对这两点来提升我们的认知边界。
这里的方法是指思考问题的方法,我们再次借用斯坦诺维奇的话,“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大脑总是**按照我们固有的思维惯性来思考,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学习思考方法,更重要的是将思考方法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强迫自己去使用思考方法,直到形成惯性。
我列举了几种我常用的思考方法,我这里就重点介绍3种方法:属性分析法、因果分析法、逆向分析法、发散分析法、递进分析法、证伪分析法。
(1)属性分析法
将属性呈列出来,依次进行分析。我这里指的属性不是指单纯的产品属性,他包括了产品多个维度的元素属性,例如:产品的物理属性、产品的参与者、产品的流程节点等等。
案例:医院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都有哪些功能?
如果不参照竞品的情况下如何分析,如果全部罗列的话,内容太多,我简单来分析几个点来说明。
根据A,我们可以做患者管理、医生管理、护士管理、科室管理等列表功能,除此之外呢,还可以做患者建档档案、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科室工作站等等。
根据B,我们可以做预约挂号模块、诊疗模块、缴费支付模块、取药模块。再往下来细分,预约挂号**涉及到医生排班、排队叫号等子模块;诊疗模块**涉及到治疗、检查、理疗、处方等子模块;缴费**涉及到划价、支付、统计等子模块;取药**涉及到药品管理、进销存管理等子模块。
通过属性分析法,旨在将元素罗列出来,先保证大而全,之后再进行连线关联或增减。
(2)因果分析法
到底什么是因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例如:佛教的部分人把报应当成因果。有的人觉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但这都不是我眼中的因果,我眼中的因果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循环性的关系网。
“果”是“因”的一种表现,“因”解释了“果”的表现,我们要分析的是网状因果而非单一的线性因果。
我们再设计产品的时候,不能仅仅的考虑产品和需求本身,“需求大,产品好”不一定能成功,还应该去了解产品背后的资源、规则、环境、文化、人性等。从而连接更多的因果链条,从而确保产品离成功更近一点。
(3)逆向分析法
什么是逆向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否定你的直觉、感性、惯性后,静下心来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打破固有思维惯性的方法。
拥有=被拥有,也就是说你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其实你是被他束缚了。我们被各种不同的规则和框架所捆绑,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忘掉固有的东西。
在刘慈欣的小说里,经常能看到一些逆向的协作手法,例如:时间移民里,桑比亚由于食物匮乏,三分之二的人在挨饿,一位博士科学家通过用基因软件技术改良农作物,但是收效甚微。最后博士逆向思考,既然可以改造食物,为什么不能改造人的本身呢,于是对人的消化系统进行了重新编程,使人的食物范围大大拓展(可以食草、树叶等)。
我总结了六个字,作为我的产品观:
“忘其形,得其魂。”
忘掉外在的形体,得到内在的灵魂,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保持逆向的思考习惯。逆向分析法的案例很多,再此我就不列举了。
(3)逆向分析法分类
换个角度、流程逆向、心理逆向(把自己培养成用户)、缺点逆向法、属性逆向法、对立逆向法。
如何让一个没有体系化知识的人做出一套有体系化的方案来?
最快的方法就是套模型(模板)。那什么是模型呢,简单来说:就是别人已经设计好的结构和体系。
波特五力、5W1H、商业模式画布、SWOT、六顶帽、用户体验要素、七宗罪、KANO。
我在这里拿个实验来说明练习的重要性,下图中,左图的是刚出生小猫的神经元,右图是成年猫的神经元。
我们可以看到,刚出生小猫的神经元有很多关联,但是都相对较细;成年猫的神经元关联较小,但相对较粗。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小孩子想象力很丰富,可以产生很多种关联,但是不稳定;**由于社**的一些规范,形成了固定的关联路径,关联**减少,但是相对较稳定。
因此,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好的东西变成一条常用的关联路径,就要通过练习,让他变得更稳定,将美好变成一种习惯。
练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没有固定的形式,我这里列举两种。
(1)自上而下:模型匹配、拆离分析、模型重组
举例:如何做一款APP的竞品分析。
模型匹配:用户体验要素。
拆离分析:
(2)自下而上:罗列要点、总结归纳、提炼模型、补充
举例:为什么喜欢小明?
罗列要点:真诚、演讲好、身材好、长得帅、执行力强、对下属好、护短、直爽、有责任心。
归纳分类:
提炼模型:性格、外貌、能力、为人处事。
补充:
能力:演讲好、执行力强、公关能力强、有商业头脑、创新力强
本文由 @走失麋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