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57:09 人气: 18 评论: 0
究竟什么是「复合型人才」?招聘方的需求和态度是什么,以及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才,这篇文章将**展开讨论。
加入「秒嗨」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里包含了几层意思,比如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兴趣爱好,这是基础层;而思维方式是进阶层;三观是核心层。
对于一个初创团队来说,或许不能寄希望找到100%满足上述条件的人才,所以就要有优先级和取舍。
以上两个标准,我是非常坚定的在执行。但在基础层,却让我有点困惑。原因就在于「专业技能」这一点。我们肯定希望找到有一些经验或非常有潜力的员工,这样可以尽快开始工作。
但问题在于,什么是「专业技能」?是互联网运营的方法,还是对体育行业的理解。如果只有前者,懂互联网运营,但不懂行业,不了解用户,那可能**做出让用户无感的运营措施;如果只有后者,可能无法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顺着这个思路走,最理想的人才类型就是:既懂互联网运营,又熟悉体育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几年前,我们称自己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范围虽大,界限却很清晰。
这几年,我们在介绍自己时,除了「互联网」,还**再加一个「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或互联网医疗。
纯粹的互联网项目和公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和垂直行业深度结合的「互联网+行业」的模式。互联网本身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一个工具,让用户更便捷的使用;也是一种媒介,让信息更好的流通。
行业的发展,**对人才产生新需求。如果需求量足够大,也足够吸引人,就**带动人才类型的走向。因此,对于「互联网+行业」这个模式,最受欢迎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目前最稀缺的,当然,身价也是更高的。
复合型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同时驾驭「互联网」和「垂直行业」的人才。比如上面提到的互联网医疗,就是既要懂互联网,又要熟悉医疗行业。
但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实在太少了,毕竟要在互联网和垂直行业的人群中取交集。所以,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在选用人才时,只能是二者取一,另外一端靠后天培养。
如果是我在招人,我觉得懂行业更重要。互联网运营可以学,系统的方法论就摆在那里,或者说至少我了解一些,可以提供指导。而面对某个垂直行业时,我就完全是门外汉了,对于行业特征、人群属性、圈子人脉、需求喜好等,都不了解,需要有人可以承担此重任。
这时,有朋友**说:
虽然我现在不懂,但我可以学,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信心。
可是,我**说:
每个人都**说自己学习能力强,这点很难判断。如果有选择的余地,为什么不直接选一个老手呢?
即使能做到同时驾驭互联网和垂直行业,也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从熟悉一个行业和人群,到运用在互联网运营工作中,有挺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很专业的事。
就好比,即使你很熟悉电影爱好者这个群体,但你不一定能做出合理的运营决策,让他们在你的产品上活跃。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虽然互联网和垂直行业都要学,但最核心的,是要具备「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换位思考。
在做运营工作的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是,以用户的视角看问题,但做出互联网运营的专业决策。做到这点非常难,需要有一定的境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要么是在用户视角中跳不出来,做的决策过于业余;要么只是以互联网运营的视角做决策,其实用户根本不care。
以一个最近面试时遇到的小事作为案例:
在和一位酷爱篮球的男生,聊内容策划方面的事,我问他:
篮球爱好者对互联网产品有哪些需求?
他说了资讯、直播等,这些都毫无争议。但后来他突然冒出一句:
有社交需求,**在网上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人,加微信交流聊天。
我赶紧喊停,问他:
假设你刚搬家,不知道哪里能打球。这时你发现楼下的学校里有球场,每个周末都有人在这里打球。于是你在网上搜索这些球队的信息,通过加群认识了他们,开始约着一起打球。这个场景是合理的,需求是存在的吧?
他说,对。
我接着问:
但你**在网上加一个人的微信,和他聊天,仅是因为你俩同是某个球队的球迷?
他说,这个倒没有。
我说:
所以了,你说的这个社交需求是不存在的。你刚刚是从篮球爱好者的视角,一下子跳到了运营从业者的位置,给出了一个看似专业,但其实根本不存在的需求。你自己本都可以很容易的判断,这是不对的。
他连连点头。
再举一个例子。
在我收到的300封简历里,有八成都是有邮件正文的,大多都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我公众号的粉丝;其次,非常愿意跟着我学习。
问题来了。如果有同理心的意识,可以推测出,我可能**被大量的类似内容淹没,即使我怀着感恩的心去阅读,但看多了也就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招聘方,我关注的是人才能为公司做什么贡献,而不**在意求职者期望获得什么。很多朋友一再强调自己特别需要一个好上级,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这些想法很正常和合理,但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关注的只是公司的利益。这么说虽然有点冷酷无情,但事实就是这样。
这就好像一个男生向心爱的女孩表白,一直在强调自己多么需要这份爱情,多么渴望得到女孩的爱,但从不提自己**为对方做些什么。这样的求爱成功率肯定不**高,女孩也不敢和这么自我的男生在一起吧。
所以,求职时也要有同理心,想像对方在寻找和期待什么,用事实做论据,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非虚幻的描述。
比如,从零组建10人团队,策划过参与人数高达100W的线上活动。这就是客观事实,即使没有任何粉饰的语言,只是平铺直叙也**让人觉得有说服力。
相反,在简历中反复表达自己学习能力强、认真踏实、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等等,这些务虚的自我评价毫无价值,不**有人关注这样的内容。因为只需要动动手指,这些优点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在招人的过程中,不断有朋友询问自己为什么没被录用,差在哪里。道理很简单,不一定是自己差,而是有人更合适。如果有同理心就可以推测出,我面对的不是几份简历,而是几百份简历,录用者需要有足够的理由从中脱颖而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到做公司决策,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有同理心的意识,就离目标**更近一些。
具备「同理心」,同时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勇于**研的精神,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去理解某个垂直行业,去感受某个特定人群的特征属性。能做到这点,即使先天不是业内人,后天也可以补上,让自己的弹药库储备充足,成为做决策的依据。
想起之前有一位前辈考问我:
作为一名运营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我回答:
对人性的理解。
因为任何行业都需要理解人性。如果你觉得这是废话,那我可以再具体一些,就是「同理心」。
大家好,我是《**级运营术》作者韩叙。在起点学院做导师的这些年,经常收到运营同学的反馈:缺少体系化运营知识与方法,没有人带,走了很多弯路。
因此,特别想把我这十几年来总结的运营方法,仔细、全面地分享给需要的同学,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运营能力。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我和起点学院联合打造《互联网运营实战训练营》这门运营体系课,课程内容包含“系统提炼的运营方法论、深度拆解的运营案例、精细设计的运营实战项目”希望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运营工作,掌握运营底层思维,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去。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运营知识与方法,以及和我当面学习交流,扫码即可报名,还可领取给大家争取到的专属优惠~
了解课程详情:**/网易运营总监级导师亲自带班的产品体系课!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在从业的近10年里,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