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59:24 人气: 13 评论: 0
我看到有人写文章说为何有些人可以工作一年可以获得十年的经验,我觉得有些夸张,从我的角度来看,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是有可能的,十年,可能就很难,因为十年肯定就要上升到产生直觉的层面了,并不是经验可以涵盖的。这个有点卖油翁的意思,无他,手熟尔。(不知道现在的教材年轻人还知道卖油翁的典故不)。
有些东西是可以通过练习得来的,而水平则还要掺杂天赋和悟性的部分,这些无法量化,所以我们只能谈经验。如何通过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我觉得是完全忽略天赋实现的,从我自身来说,从事的行业也跨了很多,所以在经验速成方面,还是非常有经验的。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之前还从事过工程、地产、矿产和投资,大家都认为我就是一个互联网人。其实在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HR都完全看不懂我的简历的,我上过矿山,去过工地,即曾和开大车运输的司机同出同入,也在商学院和企业家学员谈笑风生。这是一段很复杂的经历,好处是,可以方便让我理解很多行业的逻辑,并串联起来。坏处则是,你很难在某一个领域积累成为顶级的专家。所以我一直说,如果你不能在一个行业做到顶尖,那就在很多行业做到一流好了。比较幸运的是,最终还是进入了自己有天赋的营销品牌公关领域,也算在行业内做到了顶尖。
所以,如何能够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呢?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加班。一般人一天工作八小时,集中精力可能也就是四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在放空。如果你达到12小时的努力工作,基本一年就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了。这个观点似乎很无厘头,但实际上,这真是你可以做到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了。感谢那个时候,我是独身一人,甚至都没有建自己的团队,除了工作心无旁骛,而在我组建了团队和有了家庭之后,显然就有效率的下滑,因为你开始有所依赖和寄托。只是因为之前打下了太深厚的基础了,之后才能显得游刃有余。
很多人都**告诉你工作要用心,事实上,很多人把努力当做用心,但他仅仅是努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十年只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的原因。他并不**思考工作内容的本质和逻辑,只是单纯的执行,这样是不**有成长的。如何抓住工作的本质呢?其实这和企业或者商业模式是一样的,非常简单,三个字,人财物。人怎么调配,资金怎么流动,东西怎么管理。你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基本就摸到了你工作的本质,也可以分析出企业的本质,也可以看到商业模式的本质。不管是什么行业的企业,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你搞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基本就可以发现,你所有的工作,公司所有的决策,包括各种方向制定业务开展什么的,全部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的。你弄懂了这个问题之后,你就可以说,了解了这个行业。这和时间倒真的没有关系,和悟性和细心程度有很大关系。
其实前面讲了三倍的时间,相应的,你要填满这多出来的部分,其实就是你在单位时间多赚的经验。我能够高速的成长有很大一个原因和企业也有关系,从我工作开始,我负责产品的对手就是百度**小米这样的巨头,以及猎豹搜狗这样的跟班,你基本不**有太空闲的时候,必须随时面对其中一家或者几家联合的攻势。这种巨大的压力,**激发很多的潜力,也**增加很多的经验,因为紧迫的你没有时间思考,而之前有经验的同事也**分享给你标准的应对方案。当你形成习惯,反应几乎就是直觉式的,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你十年工作**养成的那种东西,我也称之为公关感觉,就是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干或者问题在哪里,然后再细化和创造更好的方案。不过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是,在同级别的竞争中,技巧的意义是比较小的,资源和渠道是第一位的。投机取巧的事情只存在于由高打低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很多人夸夸其谈技巧的时候其实是透露出了缺乏经验,我靠资源直接硬吃你,比如某公司的全网屏蔽,你技巧文案什么的直接就是0价值,因为你根本发不出来。
不过当你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在同等类似资源下左右战局。我之前做到了一点就是打谁谁回应,说明打的点很准确。我印象中去年“企鹅”游戏平台的三次声明大概都和我有关,还有一句话打的雷总暴跳如雷找到新浪高层拍桌子加黎总发声明啦,至于什么某巨头多名高管连续致电大骂媒体删稿啊,傅总发朋友圈加微博骂街啦,方舟子回应从没听过XX啦,友商登门道歉啦,无赖及时退款啦之类的就比比皆是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年写雕爷牛腩,雕爷写文回应一群人很激动我却无感的原因,实在是习以为常,意料之中。某度市场的XX曾表示他们14年轻松了一些,我说那是因为我换部门负责游戏去了,企鹅压力肯定大了。
这种高密度频次多对手的竞争给人的成长是特别快的,因为你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再去用在其他人身上。我的下属经历过半年到一年的工作后,基本也都是行业的成手了。我出来创业后,这些人基本都被近乎翻倍的薪水挖到了某度。所以千万不要抱怨工作辛苦,你辛苦一阵子,后面就**舒服很多。
写文章的人很多,写出来的不多,我算是写出来的人之一。为什么?并不是我文笔多好,而是大家都是分析师观察员,我则是实际在操作的人。很多人经常说我很忠心,出来以后还给公司站台,其实我是给自己站台,因为那都是我做的事情。所谓成交思维就是一切都是基于成交的,你能做出成交和结果,比如说你抨击谁或者分析谁,他回应了,说明这是有效的一个结果。如果石沉大海了,其实就等于没有成交,那么这个操作可能就是错的。你做营销了,然后销量很火了,这是成交,不然你去谈什么文案营销技巧都是扯淡。很多人都说是集体的功劳,但实际上个人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集体代表了整体的水准,而精英代表了高度。同样的产品,几家公司都再出,你卖的最多,说明你营销做得最好。而不是虚妄的去比较深配置、文案或者定位什么的。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就好像随身wifi,百度**小米都有,卖的不如360的零头,技术资源差很多么?其实并没有。后来我负责儿童手表的时候,一样卖的很好,一个月也是几千万销售,运气不**接二连三。创业以后做产品,没有任何大平台支持和资源支持的情况下,这四个多月也卖了两千多万。我非常认可史玉柱说的那句话,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做成了,然后你又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经验运气实力,都很重要,而在这背后,就是成交,只有成交才算数,不然做的再好,也没什么卵用。你记住每次成交的经验,忘记每次不成交的经验,记住成功的感觉,直到养成成功的直觉,就一年顶别人三年了。
三十岁之前,要靠努力和拼搏积累,三十岁之后,其实就是靠资源硬吃。所以三十岁之前不要过得太舒服,尤其是在自己还没什么天赋的情况下,跟对人做对事拼对命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实米公司的同僚也很拼,但对比一下现在大家的境遇,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这篇文章大概也是我这几年工作经验增长的一个真实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一些人看到不要生气。
本文作者:@万能的大熊,微盟副总裁,知名自媒体人,朋友圈营销第一人,微营销第一社群大熊**创始人。再来一块黑糖、燕教授代餐、zerolab神仙瓶创始人。品牌公关营销大师、电商O2O专家、智能手机硬件达人、很懂移动互联网及手游。**联系1096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