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00:37 人气: 9 评论: 0
在译言上看到一篇培养同理心的文章,觉得比较实在,跟大家分享一下:
“你总是没有耐心坐着听。”
“你总是只顾着解决问题。”
“你就是不明白你说那话的时候有多伤人。”
“你就是不了解。”
这类话语,以及其他在人际关系中无数次说出或想到的批判,往往指向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于对方缺乏同理心。这篇博文将阐明同理心的性质,同理心为何那么重要,以及提供九条实用的方针,以应对这个对成功的人际关系造成阻碍的问题。
同理心是正常运作的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不管是私人场合,如婚姻、爱情、友情、亲子关系,或者是专业场合,如经理与职员、专业人员与客户、师生、同行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对别人的处境产生同理心,**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以致沟通公开、真诚,因而促进人际冲突的解决以及建设性的变化。的确,Daniel Goleman 最近进行的有关情商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人的情商,有时比智商来得更重要,而同理心又是情商的一个中心成分。 Carl Rogers针对同理心在心理治疗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所作的初步研究,甚至已经为开发测量个人的同理商数的自我报告清单铺平了道路。
至于这些清单确切在测量什么,以及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以增加同理能力,目前还存有显著的争议。有些研究人员将同理心视为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的情绪反应,而认知叙说的依据,主要或完全是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心态。但是,这两个极端,都无法捕捉到同理心蕴含着情感上和认知上的成分的概念。在这篇博文中,我将**向你形容这样的一个综合的叙述,目的是要告诉你如何才能有同理心。那么,同理心是什么?
同理心的美德
首先,我们要分辨同理心为心态,以及同理心为性格。 两者有所关联,因为性格具同理心的人,往往**在论及别人的处境的时候,**产生同理心的心态。
同理心的心态,涉及了和另一个人的主观世界里所发生的事产生共鸣。你对一个人产生同理心的时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称那个人为你的同理心的“目标”),你不仅知道你的目标正经历什么样的事,你也感觉得到他的感受,同时又如同Rogers 所说的“不失去‘如同’的特性”,意即:不失去你作为观察者的客观角度。比方说,你的朋友刚失去母亲;你虽然没失去父母,但是你还可以对他有同理心,因为你**知道失去父母亲的感觉。如果失去了一位在你的生命中扮演那么重要的角色的人,你可以想象你再也见不到他/她,和他/她倾诉心声,或者感受到他/她的爱和支持。所以,即使你没有失去你的父亲或母亲,也可以想象这个经历**如何。这就是“设身处地”的意思。这么做,也能让你感受到这样的损失,如同它发生在你身上一样,但又不失去‘如同’的特性。这里的情感反应,包括了一般上伴随着丧亲之痛的躯体感觉,如:肚子胀气、喉咙有压迫感、眼泪盈眶。你可能也**产生一些和这种悲伤情绪有关的一些行为倾向,例如:试图做些什么以纠正情况,同时断然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能改变亲人之死的残酷事实。
尽管如此,有些人就是无法和别人的经历很好地产生共鸣。他们虽然能理解他人的处境,但是他们没有所需的情感反应。又有些人甚至可能也不理解对方的处境。的确,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说是比别人更富同理心,意即: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更频繁地产生同理心。
请注意,我说有些人更富同理心,意思不是说有些人所经历的同理心比别人更强烈。作为一个性格特征,同理心比较像是怀孕,而不像**重。人们不是怀孕得多或少,他们只能说是怀孕或者没怀孕。反之,人们可以**重得多或少。同理心不论及程度。你可以有同理心,或者是没有同理心。如果你缺乏同理心所需的认知、情感或行为上的成分,就是缺乏同理心。因此,一个人因为别人的坏消息而情感上感到难过的时候,若是他不明白或不了解这个坏消息是什么,就是没有同理心。相反的,明白并了解发生的事,但毫无感觉,也是缺乏同理心。因此,如何产生同理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更频繁地得到同理心所涉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协同作用。
请也注意,同理心不只是认知、情感或行为变量的清单;它是这些因素的平衡,以致一个人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方式倾向于相互支持。因此,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因此,你想起你的朋友感到痛苦,引发了你自己痛苦的感受,这些感受接着**影响并转变你的思想,尤其是你对于发生的事的评估(“怎么**这样?这样的好人不应该这样受折磨!”)。
况且,能正确地被称为具同理心的人,是倾向于产生同理心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偶尔产生同理心,不**让一个人成为有同理心的人,就如一个人若只是偶尔说实话,也不**让他成为诚实的人。这是因为,一个具同理心的人,和诚实的人一样,有了产生同理心的习惯。意思是:当别人受苦的时候,他们倾向于为对方的处境感受到同理心。这并不意味着具同理心的人遇上这类事的时候,必须感受到同理心,如同诚实的人每次都必须说实话一样。但是,如果缺乏同理心成了规则而非例外,很明显地,这个人不是倾向于产生同理心。
除此之外,同理心和诚实的比喻,也揭示出另一个事实。同理心和诚实性一样,可以视作一个道德上的美德。根据亚里士多德,美德涉及了认知、行为和情感因素的平衡。道德上有美德的人,是一个面对欲望和行为放纵的时候表现出合理约束的人。同样的,一个具同理心的人利用她对于他人的处境的认识,给自己对于这些处境的情感反应提供信息,并依据这些受到启发的情感来行事。举例说明,知道了某个人为什么无家可归(例如,失去工作,无法交房租而被赶出公寓,没有住址以致无法找另一份工作,等等),**对于一个人为了无家可归的人产生的悲痛提供信息,也**激励他帮助这个人处理他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也主张,一个人要通过实践才达得到美德。因此,人们要学**诚实、勇敢、公正,就要通过说实话、做出勇敢的事、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同样地,要有同理心,就必须实践。要成为具同理心的人(意即,培养同理心的美德),就要努力的对别人有同理心。
所以,问题是:一个人怎么得到同理心的美德?接下来,我**利用以下从我私人、学术及临床的经验收集而来的九条方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具有同理心:九条方针
1. 把焦点放在别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上
之前提过,对别人产生同理心,有一个认知上的成分。意思是,你必须有某些知识,才能和对方产生同理心。首先,一个人不是简单地对另一个人产生同理心;一个人必须为了某一件事而和对方产生同理心。这件事,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同理心的“主题”。同理心的主题,一定是和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相违的事件或处境。我所说的“福利”,指的是促进幸福(快乐、没有痛楚或苦难)。我所说的“利益”,指的是认真持有的欲望、目标、生命计划、权利。我所说的“需求”,指的是食物、衣装、安身之处。(非实体的需求,如爱、亲密、自由、友情、归属感,我将之列为“利益”。)任何一个影响他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物,也算为同理心的有关知识。
因此,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失去了亲人,这个事实就算是有关知识。但是,如果你也知道这位亲人是被人醉酒驾车撞死的,这个事实也是有关知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实解释了损失。的确,逝者被这样一个随机、无必要、又意外的行为所害,强调了这个事件对目标**有多么具创伤力。因此,同理心的主题必须是违反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件或处境,这也包括了任何和这个逆境有关的事实(或事实宣称)。
2. 融入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这种融入他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能力,也需要有采用他人的价值观的能力。举例说明,我们大多数的人**理解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如果这个亲人是宠物(像金鱼)呢?在这里,就算你自己不**哀悼一条金鱼的死,你可能还是**知道失去你爱的人的感受,因此你的同理心也可能**延伸到目标的损失。这个例子的主题,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失去亲人,这是一种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的,一个人不需要是同性恋,也可以和一位伴侣不忠的同性恋者产生同理心。因此,同理心涉及的,是横跨多种人际关系和文化地融入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的能力。
同理心的这个价值维度,是同理心的情感成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单了解同理心的主题的有关事实,并不能体**目标的主观世界;你无法感受到他的经历。要有同理心,你就要为目标的处境感到“心疼”。在这里,你不只是处理事实,你也是在评估这些事实。你评估的是目标的经历有多糟:他的煎熬、他不被同行接受而感到的苦痛、亲人之死、意识到一生最爱的人对他不忠的痛楚、生计不保的恐惧、不断遇到坏运气的挫折感、等等。要达到这个地步,就必须先辨认出目标的不幸如何违反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你在这里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若面对相同的处境的时候,感受**如何。现象学角度上,你还是和那个人有异,但是在心理角度上,你和那个人同在,面对着一样的逆境。从这个角度上,你可以意识到目标的经历,因为你和他共同度过这个不幸。它的糟,从这个共同的人际现象学观点,现在对你明显的揭示出来。
3. 暂停你经过考虑的批判
光是说出宣言,或者关于“恢复过来,继续走下去”的陈词滥调,不**让你接近目标的主观世界。你不**感受到痛楚或苦难,或者肌肉的紧绷。如果要如此感受,就得先摒除你的分析与批判,你也不能专注于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同理心是反实际的。如果你面对目标的时候一心只想解决问题,你就不**和他共同感受到问题的真正或主观的感受。你**错过和他产生同理心的机**。况且,承受苦痛的人甚至不要听他们倾诉的人帮忙解决任何问题,至少暂时还不需要。他们可能只是要一个人知道他们的经历。解决问题,可以在同理心建立了密切关系和信任之后才进行。
这不代表你必须同意或接受你的目标的观点或价值评估。尽管如此,在产生同理心的过程中,你必须摒除你自己的评价、分析、评估,以便从主观角度看到目标的主观世界。当然,如果目标的主观世界变态或邪恶的话,这可能**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对非礼儿童或集体谋杀的人没有任何同理心。
4. 和目标建立连接关系
暂停的价值判断,同时将自己设于目标的主观角度,是产生同理心的必要条件。这种心理上的做法,被女权主义心理学家Blythe Clinche 称为“连接性的认识”(connected knowing)。Clinche 说:
连接性的认识的中心概念是想象性地依附,意即:从对方的眼中,以他的观点看待事物。……你必须暂停你的怀疑,把自己的观点置于一边,并尝试理解个中的逻辑。你最终不需要同意他的想法,但是你在处理的当下,就必须……“给予承认”。你要对这个想法有同理心,并且跟产生这个想法的人感同身受、一同思想。
要取得这样的知识,就要费尽心思,以便看得到目标所说的话当中的真相。“我看得到你从你和旧爱的关系恢复过来是那么的难,也知道你还是那么爱她;我感受得到你多么渴望再和她在一起,想到她和别人在一起,让你那么心痛。”这就是在和目标的价值观产生共鸣。这些价值观,即一厢情愿的爱、妒忌、绝望、权利被剥夺感,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因此,你可以通过共同采纳这些价值观,和对方建立一种连接的关系。
这和Clinche 所谓的“分开性的认识”(separate knowing)有区别。“分开性的认识”,意思是面对目标的时候心存怀疑,以便反驳他所说的话。“我不能想象她这么对你,你还能那么爱她。你现在需要的是一位好的律师,以防她把你的钱给夺走。”你若是采取后者,你不是产生同理心;你无法进入目标的主观世界,反而是从外面分析、批评、剖析他的经历。你可能也**使他疏远你,也反过来使他不愿和你透露他的主观生活最私人、亲密的细节。但是,若是采取前者,即连接性的认识,你将能够进入目标的主观世界,因为你**如同这是自己的主观世界而思想、感受。最终,你或许不**接受目标的想法,但是你**成功地探索其细节,因而得到一个更有启发的观点,让你从中能分析、批评事物,并且提供建议或忠告。
我要强调的是,分开性和连接性的认识,都是认识的方法,因此它们在适当的场合中,各有它们的价值。分开性的认识利用的手法,包括魔鬼代言人和逻辑驳斥。它的主要媒介是逻辑性的辩论。因此,它运用于进行批判性思维,是恰当不过了。相反地,连接性的认识,适于产生同理心。他的主要媒介不是辩论,而是说故事。就如Clinche 所说:
她不是试着去评估她所观察的角度,而是试着去理解它。她不是问:“这是对的吗?”,而是在问:“它的意义是什么?”她问说:“你为什么这么想?”,意思是:“你经历了什么,让你采取那种立场?”,而不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此事?”她寻找的是概念背后的故事。分开性的认识的声音是辩论;连接性的认识的声音是叙述。
因此,要有同理心,就要向目标发问能促进说故事的一些问题。利用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说你是失败者,这是什么意思?”,“你没被邀请参加婚礼舞**,可以说说你的感受吗?”,“你告诉她你的感受的时候,她说了什么?”,不**批判或挑战对方所声称的事,相反地,它**促使目标发展他们的叙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
5. 利用反射
请注意到,最后这几个问题属于开放式,意思是它们不能以“是”或“非”来回答。这类问题因此促进对话,也帮助建立理解。另外,一个能更深一层地促进同理心的理解是一种称为“反射”的技巧。反射首先被心理学家Carl Rogers 提倡为辅导中表达同理性理解的一个方式。反射,是将目标的想法或感受,以反射(非重复)的方式再说给目标听,以澄清对方所说的话。“听起来像是你没得到加薪,所以感到很失望。”“看起来像是你犯错的时候,你觉得被别人在负面地批判你。”这类问题不只**帮助目标促进她的叙述的发展,也向她表现出她的话已被听到。它们也帮助问者和目标建立伙伴的关系,以便探索目标的主观世界,从而促进双方对目标的叙述更清楚的理解。这**增加连接与进入这个主观世界的潜力,而不是从外在观点看待它。
6. 聆听目标
反射的目的,是通过融入目标的叙述中嵌入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来加强目标自己(以及反射者)对于叙述的理解。如果反射办得到,那就是好事;如果反射无法为目标已说的话增添任何事物,反射就欠佳了。因此,目标如果说:“我讨厌那个混蛋!”,而你接着说:“听起来你不喜欢你的父亲”,等于是在认知或情感方面都没有为谈话带来新的事物。它最多只**迎来一句“不然咧?”。相反地,“听起来像是你感到你的父亲在你需要他的时候却不在”,可能**开发新的途径来扩大叙述。的确,即使反射是错误的,也可以帮助澄清事物。不过,太多不准确的反射,可能**造成对目标产生同理心的前景被毁灭。因此,若要作出有用的反射,仔细聆听目标的叙述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积极的聆听(包括之前提到的发问开放式的问题),才最有可能窥进目标的主观世界,以捕捉到目标的话中的深层含义。所以,如果你习惯上**对别人唠叨或训话,而不是聆听他们,那你可能不**有同理心,除非你尽心尽力克服这个习惯。
7. 适当地使用自我披露
不仔细聆听的一个方法,就是花时间说你自己的事。的确,如果别人很少有机**谈论自己,并且认为你对自己比对他们更有兴趣,他们就比较不**很开放地跟你分享他们的私人主观世界。尽管如此,自我披露,若和叙述有关联,又不过量的话,可以是跟共同价值观连接的有用,并且强有力的的方法。的确,自我披露如果能够将你自己的主观世界接近目标的主观世界,也能点缀与加强同理心。“我记得我爸爸告诉我说,我永远不**有出息。我知道我的感受有多糟!”自我披露自己的经历,可以强调目标对于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它可以通过表达出涉及共同的理解、利益与价值观的共同经历,促进你和目标之间的共鸣。
8. 在自己和目标的主观世界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亚里士多德曾告诫我们,在有关情感上的事物中,要在过量与缺乏之间寻找“中庸之道”。比方说,道德上的美德,如勇气,避开了胆怯与愚蠢这两个极端;友善,避开了无礼与奉承这两个极端;自律,避开了麻木和自我放纵这两个极端。相同地,作为一个道德上的美德,同理心也可以被视为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离目标的主观世界太远,以及离它太近。的确,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生命中的问题上,你不太可能与目标的主观世界够接近,让你对目标的问题感到同理心。另一方面,如果你太过投入于那个主观世界,你**失去Rogers 所谓的“如同”,因而模糊了你和对方之间的区分。因此,跟目标的主观世界产生共鸣的关键,是避开这两个极端。假设你刚经历一次混乱的离婚,现在正聆听着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也正经历相同的离婚。如果你开始将你的朋友的叙述视为自己的叙述,又开始把自己的悲痛情绪投射到他的叙述上,你的朋友的主观世界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主观世界,你已经不再能够有建设性地理解你的朋友的处境,因为他/她的处境已经成为你的处境。你就**迷失在那个世界中,并且无能地和你的朋友一起淹没在其中。另一方面,如果你面对你的朋友的处境,以一句冷漠的“克服它吧”来作回应,因而无法和你的朋友建立连接关系,你就是离你的朋友的主观世界太远,不可能有所作为。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距离,而且要如何达到这个距离?
我们在这里用一个比喻,可能**有用处。当你将一个艺术作品以艺术来看待的时候,你必须采取正确的角度。你不能太过参与其中,也不能太过客观地看待它。美学家Edward Bullough 将这种个人参与的平衡称为“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并且主张,“欣赏和制作两方面最可取的事物,就是在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距离。”他的意思是:艺术的消费者和艺术家本身必须努力亲自靠近艺术品或艺术过程,但又不太过于靠近,以致他们无法将艺术品或艺术过程视为跟他们自身生活中的状况分离。他举例说明,他叫我们想象一次海上危胁生命的雾。在我们被恐惧压倒的那一刻之前,我们将这个现象“与我们实际、真实的自我脱离关系,方法是将它置于我们的个人需求与目的之外,总之,就是‘客观’地看待它。”这样,笼罩着你的纱,虽然将事物的轮廓模糊,并将它们的形状扭曲成怪诞的东西,但是它仍然成为了美景,而不是**将你吞噬、消灭的事物。可是,这种情感经历的客观化,并不非人性化。Bullough 说:“距离不意味着一种与人分离的、纯粹知性上的关系……相反的,它形容的是一个私人的关系,它往往高度情绪激昂,但又个性奇特。这个关系的奇特性,在于它的私人特征已经被所谓的“过滤”了。
至于同理心的距离,同样的过滤也适用。比方说,你的成年女儿告诉你说她的婚姻不愉快,她的丈夫有多么以自我为中心、又有多么不敏感。正当她开始叙述的时候,你发觉到自己逐渐生气,正要叫她和那个“混蛋”离婚。但是,你反而改变自己的角度,更深地意识到了你的女儿的感受,她的绝望、被忽略、梦想幻灭的感觉,对之产生共鸣。你因此转变你的愤怒,远离实际的专注,以便把注意力放在跟所涉及的人类的共同价值观连接。因此,这个经历虽然让人高度情绪激昂,但是实际上让人分心的事,也就是批判与解决问题的评估,已经被过滤出来了。
9. 要练习!
当然,强烈的情绪一旦被引发,要如此过滤谈何容易。不过,这就是为什么同理心需要练习和毅力,才能培养正确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同理心是作为人类的美德或优势。
所以我鼓励你,当一位朋友、家人、伴侣、同事、客户或者其他和你有关系的人只是想和你倾诉的时候,就要练习应用这几条方针。生命的主流当中,不难找出这样的场合,所以要找机**练习同理心,也**非常容易。练习不能造就完美,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它的确**帮助你变得更具同理心,也**反过来对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译者:搬那度
原文作者:Elliot D. Cohen Ph.D.
出处:http://select.yeeyan.org/view/538142/45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