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13:18 人气: 9 评论: 0
本文将结合需求目标和【心流】设计模型,探讨如何优化自学产品中做题体验,同时对产品的可拓展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样的:
如下图所示,想要优化承载做题操作的相关界面,以及操作交互(分为主下图观题类型和客观题类型):
通过体验分析,目前发现各阶段流程中存在如下不同的体验问题:
(1)推题逻辑缺乏变化和挑战
可以理解为,任务的难度与当事人的能力无适合的匹配机制:
(2)学生可能无法完全投入做题任务
无法完全投入的因素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3)部分界面不易理解操作
当用户对某项事物无法拥有掌控自如的感觉时,则难免**产生一种被动感受,**担心事态朝向“失控”的方向发展。通过流程体验发现如下各环节中存在不同程度另用户感到难以掌控的问题:
期望可以通过优化提升用户学习做题时的投入度,从而提升其在产品内的学习效率。
(1)匹配用户水平,利用变化和挑战减少做题的枯燥感
优化推题逻辑,根据学生作业和考试水平定档,推送与档位匹配的难度题目,避免因题目太简单导致的无趣感或题目太难导致的挫折感。
(2)提供【投入】准备,营造学习的仪式感
(3)降低流程复杂度,保障用户对任务的驾驭能力
本次优化**兼容如下两个用户学习场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梳理出本次优化的需求内容,然后我们需要继续探讨需求内容是否契合目标人群的痛点?又能否为产品带来更多更高的价值和利益?
若不能,我们则需要思考如何调整需求,来平衡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冲突;若二者可兼顾,我们则可以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如何将需求目标转化为用户行为,使其能够高效顺利地使用我的优化设计”。
为贴合学习场景的使用感受,首先我们需要确立一个设计指导模型,假设我们采用下图的【心流】设计模型:
关于模型的思考,请参考文章《塑造【心流】体验,学习产品也能让用户上瘾》。
根据模型指示,当目标用户【学生】进入任务流程【做界面】时,为了保障其能够投入任务【做题】并获得激励反馈【让学生觉得有趣的东西】,我们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图中的两点诉求:
那么,我们按照前情分析中的优化目标来进行逐一的方案探索:
(1)匹配用户水平,增加推题的变化与挑战
对标问题:推题逻辑缺乏变化和挑战。
解决思路:提供游戏化档位机制。
思路分析:假设采用**题段位制,根据**题段位判断当前用户对各难度题目的掌握熟练程度,从而推送对应的题目组合。遵从由易至难的原则,使用户能够面临更多变化和挑战,刺激挑战欲和成就感。
(2)营造仪式感,帮助用户进入状态
对标问题:学生可能无法完全投入做题任务中的主观因素。
解决思路:提供仪式感设计。
思路分析:仪式感是一种可有可无,但是却消耗时间的行为。在设计仪式感时,是为了让人对时间、精力的付出通过仪式感获得一些心理上的感受。仪式感也是人内心获得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这个感觉是仪式感赋予的心理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仪式感设计更多地满足用户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来帮助用户更好的投入当前的任务。上左图为潮汐提供的视觉仪式感引导,上右图为网易云提供的互动仪式感引导,此外还有深呼吸引导、白噪音、轻音乐和冥想等听觉引导方式,可作为我们仪式感设计的借鉴。
(3)兼顾“整体检查”场景,提供对应区分设计
对标问题:主观题作答时题目收起交互较累赘,用户“整体检查”需求未被满足。
解决思路:提供看题模式和检查模式两种区分设计。
思路分析:学生的使用场景是在PAD上看题,在本子上书写作答。在此场景中,学生需要注意书写在本子上的作答有没有同步到PAD上,因此书写内容需露出一部分在PAD上,以便于学生确认同步无误,部分学生在书写完毕后也**做整体检查的需求。因此,看题阶段必须保障题目内容的完整清晰露出,书写阶段则需提供书写同步感知,及完整预览已同步内容的便捷操作。
(4)明确操作提示,调整蓝牙笔状态交互
对标问题:蓝牙笔连接成功时,连接成功提示意义不大,点击后可更换蓝牙笔的操作也没有明显提示。
解决思路:将连接成功后的“已连接”文案调整为“更换笔”,持续3S后自动收起。
思路分析:连接蓝牙笔是一种必要操作,否则用户将无法执行书写作答的操作,但更换蓝牙笔是一种低频场景。因此,连接成功时展示的“更换笔”提示可以使用户明确该按钮可承载的操作,之后收起隐藏仅露出图标避免低频操作长期停留在界面对用户形成干扰。
(5)归纳主次关系,弱化低频操作按钮
对标问题:报错按钮样式过强,有在引导点击的感觉,但实际上报错是一种非常低频的操作。
解决方案:弱化按钮样式,降低低频操作的干扰。
(6)完善操作引导,提供指意明确的操作模式
对标问题:根据产品经理反馈,标记按钮使用频次较低,且按钮状态交互不易识别,操作指引不清晰(哪些地方可以标记,哪些地方不可以标记,都必须用户尝试后才能知道)。
解决思路:调整为指意明确的模式化,使用户明确当前可执行的操作范围和内容。
思路分析:标记模式中仅展示支持手势滑动标记的区域和相关操作,解决操作指引不清晰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用户更专注于当前任务,减少使用时的迷茫感。
(7)增加便捷手势,用主次视觉引导操作
对标问题:缺乏快捷手势操作,且切上一题与切下一题的视觉表现相同(个人认为切下一题的频次和优先级永远高于切上一题)。
解决思路:增加快捷手势引导(每个设备/账号ID仅出现1次),调整上/下题按钮视觉主次关系。
思路分析:弱化切上一题按钮的原因是后续准备加入答题卡,答题卡切题效率要远高于反复点击“上一题”按钮。
(8)降低理解成本,培养检查习惯
对标问题:在未到最后一题时提交按钮不可点,因此在最后一题前该按钮属于干扰信息,且规则复杂,对用户而言有一定的理解成本。
解决思路:参考竞品,将提交与答题卡进行融合,使检查答题卡并提交成为最后一环的必要操作。
思路分析:融合答题卡与提交功能,保障流程的线性统一,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答题卡功能能够更好的兼顾“快速跳题检查之前题目后再提交”的需求,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先检查是否漏题再提交的习惯。
以上提出的优化点,着力于结合需求目标和设计模型,期望在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够保障用户全情投入到下一个用任务环节中。
本文由 @愚者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