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35:43 人气: 8 评论: 0
美(aesthetics)是一个涵义极其丰富的概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致的说法。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主张对美学特征进行客观测量,以客体所具有的性质(如有序、对称)解释美。而现代美学倾向于从人们的心理体验出发,把美与快乐的事(包括感觉的、想象的等)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欣赏事物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不一定要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那么对于交互产品来说,什么是美呢?很多研究者交互式产品的“美”主要反映在愉快的用户体验上,用户对产品美观性的判断可能更强调刺激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主要是视觉)性质。也是说美主要表现在产品物理外观的吸引力上。 Tractinsky(1997)对ATM界面的实验结果显示,可用性评价与美观度评价呈高相关。由此,人机交互领域开始了对美观度的探索,如了解美观度与可用性的关系探索,提出“美观的更好用”;了解美观度的量化方法,由单一的“非常不美观—非常美观”维度发展到多维度的测量,如视觉清晰性和丰富性。美观度也被纳入到用户体验的范畴之中。在用户体验过程模型(见下图,Michael,2006)中,用户体验成分被分为工具性属性和非工具性属性两类。工具性属性是与功能实现、效率相关的产品属性,反之是非工具性属性,美观度隶属于非工具型属性。用户对两类产品属性的知觉及产品引发的情绪反应共同作用产生对产品的总体评价。
(Michael Minge, 2006,用户体验过程模型) 用户对美的知觉是基于对产品的整体视觉印象形成的。与可用性不同,产品的美学特征是外显的,更容易被观察到,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形成对产品美观度的评价。而可用性是产品的内在属性,用户需要实际的使用体验才能更好的评价产品的可用性。 大量研究发现产品的美观程度对用户总体满意度有重要的贡献。与容易使用但不太美观的产品相比,人们对美观但不太好用的产品更为满意。如Cyr等人(2006)对某手机网站的“城市向导”进行实验。实验设置某个情境任务“如设想你刚到旧金山,你的朋友建议你在手机上选择一家餐厅,并告诉他这家餐厅的地址”。让用户在没有时限条件下自由浏览网页。任务完成后要求用户从美观性、易用性、可用性、愉快感和忠诚度五个维度对网站进行评价,并对用户进行访谈。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用户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观性以主观可用性、易用性和愉快感为中介变量影响用户对手机网页的忠诚度。 综上,我们在整体把握产品的用户体验时,把界面美观性纳入考虑范围。运用美观性弥补产品的不足,提升产品整体的用户体验水平。
来源:新浪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