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55:51 人气: 23 评论: 0
当前在各行各业中,数据的重要性经常被提起,数据分析能力对个人而言越来越重要,如何让自己真正地具备数据敏感的能力呢?
最近和妻子讨论面试大学生时,有不少人在简历上写到对数据敏感的能力,但有问到具体的问题却回答不上来的情况。
数据分析是今天以及未来对各个行业都十分重要的能力。
今天来简单聊聊什么才能叫做对数据敏感。我将从求职的角度来谈论,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基于商业分析来讨论,希望对于正在或者将来需要求职的朋友有一点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数据的意义。
数据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一种资产,这个词相对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变得更加有价值。
亚马逊可以轻易地通过自家平台的数据,切入任何具有成熟供应链的产业,例如数据线,充电宝,耳机,音箱,手机支架等等。它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来提高利润,同时利用流量倾斜到自己的品牌,它的品牌「创业」从一开始,就是从1到N的旅程,而不是像大多数公司那样经历生死地从0到1。
而谷歌可以通过累积多年的搜索引擎数据,建立绝大多数公司没有的海量语义识别数据库,在谷歌智能音箱上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更加准确。
故我们在讨论数据的时候,应该要说是要讨论那些能够成为资产的数据。
能成为资产的数据是能规模越大越有优势,能够产生商业价值,以及可以被重新计算成为新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这些资产变得越来越有商业前景,但同时也让人们重新思考数据分析的定义。
大量重复和苦力的数据分析劳动被机器取代,它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并且表现比人类还出色。
那么人类的价值应该在哪里体现?
我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往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数据分析去发展,让机器帮我们节省出来的时间去思考更加深度,分析以前来不及考虑的问题。
例如,长期投资决策的分析不能依赖单一的数据模型,或者说不能依赖无法自适应环境的策略模型,可能涉及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环境等大量复杂的因素影响。
机器无法完成的任务,人类成为多种机器模型的连接和汇聚分析点,这时人的分析价值才能长久地体现。
所以说,我们不需要抵抗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反而需要跟上潮流更好地利用它帮助我们,至少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工具。
学习一门处理数据的编程语言是最好的方法,Python或者R又或者SQL。
如果不愿意学习Python等来抓取以及分析数据,入门的工具例如Excel操作和透视表分析也是一项加分项之一。
当然,我还是强烈建议你去接触并学习一门数据分析课程,掌握基本的编程能力。
原因有三点:
掌握了工具,还是要实际地用一个框架去分析数据,因为工具并不是目的本身,我们希望分析数据是希望把这种资产成为有价值的业务。
数据的分析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基于业务的理解作出价值取向,它往往决定了你的分析框架。
举个例子,我们需要分析一家电器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如果你重视价值投资,你可能**关注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如果你重视短期投机,你可能回去关注百度热点,微博热点指数,公司公告,成交量,换手率,KDJ等指标。
无论如何,你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你选取的数据范围。有了框架内的相应关键指标,更进一步地去分析这些指标数据的大小和增速。
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数据的具体变化,通过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之后,得出相对完整的证据去支撑你最终的决策观点。
举个例子,小米声称的硬件净利率不****过5%的新闻,不懂行的拍手称**,实际上硬件净利率并不是财报的标准指标,但从这个概念来看也有很多空间可以「调整」。
横向来比,其它硬件厂商的毛利率也一直不高,能够达到5%的企业其实也并不多,只有像苹果掌握这APP Store的优质软件生态,像三星掌握大量核心部件的企业才能从硬件上溢价达到高利润率。
再从小米本身纵向来比,它上市前两年的报表数据,硬件的毛利率分别是-0.3%和3.4%,还要减去销售管理研发等费用,实际硬件利润率就更低了。
也就是说小米卖硬件一直都不赚钱甚至亏钱,所以这样的新闻无法有效地支撑你的投资决策,也无法支撑你对其情怀的支持。
大小的变化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数据的增速。
一个行业的兴衰,处于什么样的生命周期,已经决定了你选取什么样的工具和指标去分析它的前景。
框架还是一样,从纵向比较,例如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放缓的原因是自身产品吸引力问题,还是行业生命周期转化了?
横向比较,行业平均水平,重要竞争对手的增速等,都能有助于你看懂当下的竞争格局。
对数据敏感的体现通过上面的过程也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你选取了一个价值指标,它的框架上有对应的关键指标,通过关键指标的横向纵向分析,它的大与小,快与慢都成为不同含义的语言表达,透露着你所分析的趋势观点。
敏感的含义在这里更准确地应该表达为,找到关键指标并且找出出有助于决策的证据。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为了把简历上的「对数据敏感」提供实际的能力支撑,你至少需要准备:
当有天别人问你为什么说你对数据敏感的时候,希望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作者:闻风(公号:独思有疑),专注产品思维的商业分析。
本文由 @闻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