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01:37 人气: 14 评论: 0
前段时间笔者参与一款IOS游戏的开发,体验了不少游戏。鉴于本人天性爱好萌物(注:“萌物”指令人热血沸腾、心生怜惜的可爱事物),为大家推荐几款设计得颇有特色的萌系游戏,看看他们如何抓住用户的心。
迷你农场 TinyFarm
这是一款饲养动物为主的农场经营类游戏,此类游戏同质化还挺严重的,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像素堆叠的牧场,TinyFarm淡雅的水彩画面好似清风拂面,洗涤心灵。
游戏里的动物都圆滚滚的,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配置了萌萌的叫声。戳一下游戏里的小羊,它们就发出懒洋洋软绵绵的咩叫,笔者瞬间得到了治愈。所谓绵羊有三好,音轻体柔易推倒。
游戏中所营造的清新柔软的氛围,在界面上一脉相承:
Nanna’s Cat
IOS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或许就是塔防了。说起塔防,大家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field runner》或《植物大战僵尸》吧。除了炮台与僵尸,有谁想过萌猫能蹦跶在如此硬派的世界中呢?Ninna’s cat就是这么一款另类的塔防游戏。主角是一群天然可爱小猫,为报答饲主的养育之恩看守宅院,与恶魔作战。
诚然,游戏icon及**头介绍那浓墨重彩的绘本风格深深欺骗了笔者,直到瞅见似曾相识的炮台卡牌,才从梦中惊醒:没错!这货真的是塔防!而且难度还不低。
复古味儿的小猫插画,配上一些斗篷,头带类的小饰物,每只的性格或沉静或热血,也算有模有样。所有的小猫都和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的哟;如果挑战失败,他们还**垂头丧气。游戏的3D建模基本还原了设定,看猫猫们迈着萌腿跌跌撞撞去造炮台,哪怕对这类游戏不感兴趣,笔者还是沉浸其中。
和风物语
有一款萌系的社区类游戏最近很红,身边几个三十岁以上的男性同胞都在玩,笔者询问原因,答曰:“因为可以造很多好玩又可爱的房子。”凑近一看原来是“和风物语”,有报道称这个模拟经营类游戏的每日在线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了。
如此受追捧,原因何在?抛开游戏性不谈,单从设计角度,这也是一款成功的作品。既然称之为“和风”物语,游戏中随处可见浓浓的日式风情:作为体力值的饭团、经验值的樱花,出没的忍者npc……甚至连假面**人战队也能找到。建造物更是异想天开:日料店顶上是巨大的天妇罗,电影院顶着爆米花和胶**……这种实物与房屋混搭的**现实主义风格是该游戏的惊艳之处;随着升级,房顶元素还**变得精致丰盛,无怪乎朋友爱不释手,总是催促笔者上线一起升级房屋。有了优秀的美术资源,用户粘性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同类型游戏多受CityVille影响,建造物绘制得中规中矩,“和风物语”的美术设计则摆脱了框架束缚,有了更多发挥空间。
叠叠猫 mewmew tower
叠叠猫的玩法就如字面意思:把猫尽可能地叠高,不倒下就可以了。虽然是个迷你游戏,但紧跟着推出的扭蛋、仿真玩偶、包袋等一波接一波,这在IOS游戏中较为罕见,可见该游戏魅力之大。
笔者觉得叠叠猫的成功之处有二,一是玩法足够简单,连5岁小孩都能上手,玩家容易获得满足感;二是设计师描绘的猫咪有着日系四格漫画的韵味,寥寥几笔,抓住了神采。最爱揪起大肥猫的感觉,把它叠上猫背就**表演一秒钟变猫叔——肥脸变成(-“-)的淡定表情,与其庞大身躯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叠的是线条粗犷的大叔,应该又是另一番风景吧……(题外话:还真的有这款恶搞app)
该作还有漫画小剧场,延续了质朴温馨的单线条画风。
PandaDog Gameparty
作为一个人气卡通品牌的小游戏集合,几位卡通主人公的耍宝甚是抢眼,但笔者觉得Pandadog最大的萌点是……提示信息!在这套游戏里几乎没有文字,一切靠充满原始想象力的提示图来展开。拿游戏解锁条件来说。每个小游戏有2种难度,普通难度需要花500游戏币解锁;困难模式需要在解锁普通难度的基础上,再花500游戏币解锁。如果换成文本框,可想而知**是这种情况:
上图逻辑清晰,很多游戏也是这样设计付费对话的。但对于一款卡通特色游戏来说,未免太没亲和力。看看PandaDog的设计师如何用萌系武器融化这些生硬的描述:
把游戏币的概念包装为“核桃”——小动物们都喜爱的食物,同时核桃有着坚硬外壳,可以砸碎物体(比如鸡蛋什么的……)
把游戏解锁的过程包装为:小鸡破壳而出。每个未解锁的游戏都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蛋,只要玩家的“核桃”足够多,就能把蛋击裂,帮助新生命出生。多么有活力的想法!而要砸开一个困难难度的深色鸡蛋,玩家必须先使普通难度的小鸡破壳。
于是下图就是游戏中的实际效果:
游戏氛围保住了,付费隔阂消失了,复杂说明简化了,玩家还**为诙谐的设计**心一笑;这就是设计的魔力,看似轻松的界面,细细品味才知设计师用心良苦。
其实无论是用何种方法,保持一颗温暖的心灵才能激发萌意灵感, 只有先把自己萌杀,才能萌倒别人,每个萌系游戏的背后说不定都有一位可爱的设计师哟。那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