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05:43 人气: 8 评论: 0
无论是对产品还是运营来说,用户分析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做好用户分享能帮我们明确产品规划、运营的方向,在正确的方向上一马平川。
很多人,看到规划两个字可能不自主的就觉得头疼,觉得这个东西太虚、太飘、太概念、忽悠人的。
让你列个完整的功能清单,可以。
问你为什么要列这些内容,如果你回答“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沉淀的”,那我来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为什么是现在要做这些工作,为什么这个工作比那个工作更重要,能回答上来吗?
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并没有去认真思考,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有清单没思路,团队的每个人认知都不一致,大家在拼全力的做着布朗运动。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回答就是:做任何规划,我们要有一个核心目标,而用户分析就是获取这个核心的有效途径。
产品、项目既然存在就要有价值。
一个产品的常规价值就是帮使用者(可能不是C端用户)去解决问题。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我们这个产品的用户,他们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问题,这是考验我们产品最核心价值的本质。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用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要干嘛。
你可能**说,我从来没做过用户分析,我负责的产品照样如何如何?
那我问一下,现在有两个相反的功能方向,你要向哪个方向走?当前开发资源有限,先做哪个功能,砍哪个功能?你心中有个产品目标吗,还是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就是开场的问题)
你说,凭感觉做啊!
这时来了个质疑,凭什么先做这个,我就觉得应该做那个啊,你这产品规划的有问题啊,balabala~
请问这时你怎么办?难度要去网上开个帖子吐槽你眼中的“奇葩”同事? 朋友,朋友!这些就是没做用户分析的后遗症啊!
用户分析,我认为是以定性的方式,去对产品的用户群通过各种维度的标记切割,辨析各种不同的用户,并进行分析。
公司与团队的精力和资源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不可能100%覆盖所有用户, 因此我们需要将用户进行划分,识别出核心用户、次核心用户、普通用户、无效用户等。
识别划分后,在根据的不同重要程度的用户去做痛点分析,先做重点用户。
重点用户分析后,再根据情况做次重点用户的分析、普通用户分析。
接下来,整合分析路径中,我方的产品运营的手段,形成运营演化路径与产品演化路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综合提炼了哪些产品运营的手段。
这些产品运营手段在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支撑,在什么时间这些支撑需要到位。
当前我们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些支撑还要做哪些工作。
各自的先后顺序是怎样,能开始做了吗?
到这里,才能说是一份达到合格线的规划方案 这些分析能给我们带来这些好处 有了对用户群的定性分析,就可以思考接下来的产品与运营规划,形成逻辑明晰的商业进化路径。
而逻辑清晰的运营与产品的商业化路径,上可以争取到公司决策的支持、投入资源。下可以让团队的所有人有一个统一而清晰明确的目标,让大家有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动力。让大家相信自己当天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有成果的,能够激发大家的在相同方向上的积极主动性。
毕竟我一直相信,很多人消极怠工的原因就是自己内心不认可所做的事,比如:
最后表现出来就是“消极怠工,摸鱼内耗”。 一句话,目标不明晰、思想不统一,革命队伍是要出大问题的!
这个角色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场景下是不同的,但我认为无论ta是什么职能角色,对这个用户分析负责牵头的必然是需求主导团队。
因为不同的角色,在分析用户的时候,他思考的侧重点就不一样,对用户的划分维度就**不同,所认定的哪类用户是核心用户就**不一致。
那落地到每一个具体的产品上 个人建议要看当前的产品项目在公司内是怎样的一个定义。如果商业变现的压力比较大,则由运营角色牵头负责,产品、技术角色参与;如果还处在产品培育期,则可由产品角色牵头,其他角色参与。
有一个选项很容易就**想到,去买商业的咨询报告,或者找个咨询公司提供咨询调研。 这个方案可以获取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信息,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没有那么好的资源投入或者钱的投入。
而另一方面,如果你自己没有任何想法,那么就算是咨询报告放到你面前,除了各种图表看起来很专业,你其实并不知道要如何使用它。
我们来简单地想象一下,真实的结果是一个100分的答卷,而你至少要回答到60分,这个用户分析结果才能对后续流程有正确的参考价值。可是以你现在能力和资源,你只能做10分出来,剩下的90分是空白。
在产品开发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做原型法。它的本质就是拿着你不成熟的思考结果(方案),去和目标用户去一步一步的沟通交流,获取他们对方案的的反馈,思考这些反馈的深层次原因,并将这些反馈再一步一步地优化到方案中,最终获得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用户调研分析其实也可以使用类似这样的逻辑来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以某些业务维度划分用户。比如按照年龄、产品的使用场景、服务生命周期等维度去划分用户。先列一个简单的方案出来,这个方案建议导图word Excel都可以(核心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材料表面)。 这是基于你个人的认知所产出的东西,它可能只是10分。跟真实的结果相差90分。
然后,有目标的找关键人给他们去看你的分析结果,听他们的意见,思考他们的意见背后的逻辑(这是关键点),逐步完善。 这个路线的建议可以是这样:
虽然不是100分,但它已经足够支撑你去做做方向性的,战略性的规划了。有了这样的用户分析,依据它就可以产出第一版的整体运营规划、产品规划了。
这些信息、材料就可以传递给你团队,也可以将其汇报给你的领导,在这样的汇报和传递过程中,你又将碰到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你的运营方案、产品方案、商业规划等,**一步步的逼近完善,逻辑严谨、可行性越来越高。团队也在一次次碰撞中,一次又一次的明细目标,统一思想。大家奔着相同的山顶一起努力。
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是什么呢?
只有向正确的方向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害怕在正确道路上一直跌跟头,我们只害怕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马平川。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本文由 @skyknow_小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