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06:15 人气: 14 评论: 0
APP改名,是值得打扰用户的事情吗?
最近由于公司一款APP产品改名,大家觉得应该将改名的通知告诉到每一位用户,于是有人立刻提出方案,在产品账户登录后弹窗提示改名通知,同时推送一条手机通知栏消息+站内信。
但这样直接打扰用户的方式真的合适吗?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也许我们可以思考的更多。
所以借这个案例,我们来探讨下产品与用户。
我们都知道,甚至不知道也开始习惯于,上公交地铁前先打开小程序二维码,去一个新的地点时打开某某地图查看路线和时长,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时先打开某团看有哪些美食娱乐推荐,出行时在某平台预定接驳服务,在抵达酒店时电联前台提供叫醒、送餐等服务。
用小程序二维码是为了出行方便,不用担心忘记带或丢失公交卡;打开某某地图是为了知道怎么去更便捷,不用担心当地语言不通或难以询问路人描述;使用某财富宝是为了赚任务毛利或理财赚钱。
不管是哪种产品或服务,广义产品,只有当他们对我们自己真的有帮助、有利益、能解决问题时,我们才**自发的去使用,来方便自己。
假如在着急前往**议酒店时,打开某某地图后先被迫强行看个广告,在景点门票现场排队后需要立刻付款时,弹窗告诉你一个与功能使用毫无关联的信息,还不知道怎么关闭,如果是我们自己,你觉得心情**怎么样。
所以广义产品的意义在于:
回到方案上,除了各大知名平台有着极大的品牌价值和大量用户群外,一般产品改名的过程对用户的价值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的2B产品。
就好比我们经常去一家夜宵摊吃饭,因为菜品味道好,吃完心情愉悦,所以一开始**记住餐馆的位置和门脸样式,好方便下次再去。
等去了2、3次后也就习惯性的往熟悉的餐馆走,抬头看一眼:李哥XX,串XX没错就对了,但平时提起去哪吃时,少部分人**记得餐馆全名,大部分只记住了门脸样式或者某个关键词,毕竟熟悉的位置、熟悉的装潢就足够了。
餐馆这时候改名,相比搬迁到新的地方,我们其实对改后的名字也不**太刻意去记,毕竟我们真正去的原因是因为菜品和服务,对于为什么改、改之前是什么**比较少的关心。
同样,产品对于用户是满足需要和解决问题的,APP产品改名确实是大事。
但对于老用户来说,更关心的应该是改名前和改名后,是否有服务范围上的变化,新改观或者操作的改变,是否需要新的学习成本,好在日后使用时更快熟悉,起什么名字并不是特别关心。
对于新用户,从运营角度应该是想更快让他们体验到核心服务所带来的核心价值,走完一个循环,知道产品能帮到什么、满足什么,从而筛选产品用户,减少用户流失率、跳出率,提升转化率等。
对于纯粹的名字叫什么、改名前是什么、为什么改名,真的**有很多人去刻意在意吗?我们还记得手机里使用了很久的APP名字吗?
再看下首页弹窗的意义,不管倒计时还是红叉关闭的弹窗属于半打扰用户的形式,在用户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时,临门插一脚的打扰应该是比较重要或紧急的通知,并且需要用户一定看到的,这里不讨论纯粹的广告盈利等。
因此这个信息应当是对用户有重大影响的,例如:
于是有人提出了,这次APP改名的弹窗方案不光是通知改名事情,还准备传递产品核心价值,例如:读书点亮生活、每年一起读50本书、上XX就购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外卖等。
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起到传递价值的效果,也确实需要让用户知道和体**,但不一定非要用弹窗这种占用用户宝贵使用时间、影响心情的形式。
同样的目的,也许其他形式**更合适。例如:在产品启动页传递价值和显示产品名、在每日签到时附带上一句话、在首页滚动消息提醒中做一个通知、或者在筹划下一次主题活动时再以新核心价值作为主题等。
综上对于APP改名方案,为了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无论老用户新用户,我的分析结论是不推荐登录首页的弹窗方式,但可保留站内信和通知栏的消息提醒。
虽然这不确保改名消息能触达到所有用户,但至少不**引起现有所有用户的反感,不**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和阻碍,不**对现有业务造成明显影响,风险可控。
再者如果真想让所有用户都知道这件事,也许启动页、首页的滚动消息栏来显示更改后的产品名和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文案**更合适。在确保不影响用户一般性使用的同时,将信息传达到位。
因此,相比于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有具体产出的工作,我们的职责不光是需要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设计一款新颖的界面、做一次高效的用户调研、完成一份丰富完美的文档或原型等,也不光是仅仅分析某种方案自身所谓的投入产出比,给出独立分析建议。
而是还能通过更宏观的用户+产品+企业视角,以整体性的理念综合分析一件事、一种方案、一个改变或优化:
与其“我认为”,我们更像是一群聆听声音并给用户带来“舒适”的人。
与其“改变世界”,我们更像是一群解决问题而不是展示个人奇思妙想的人。
你觉得呢?
本文由 @坑爹的杰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