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27:01 人气: 27 评论: 0
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和C端产品非常的不同,本文基于B端产品的特点,分享了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经验和方法,包括发现和选择竞品、企业分析、产品分析、总结和反馈四大模块。
在我刚入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往往**搜很多竞品分析材料来学习,我发现各个网站或社区的竞品分析几乎都是针对C端产品的,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介绍和材料非常的少。
现在做了几年的B端产品,发现C端产品的竞品分析和B端非常的不同。
其中,C端产品的信息更容易获取,分析门槛较低。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C端产品的用户,可以直接接触、使用产品,甚至很多刚入门的产品经理也**试着选几款App进行竞品分析。C端产品竞品分析的维度主要是“看得到”的功能模块、界面设计,“感受得到”的使用体验,“查得到”的目标用户和盈利模式等。
但对于B端产品而言,通常我们都不是产品的使用用户,无法直接接触和使用产品,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学习系统、工单管理系统等。在分析内容上,B端产品除了功能和设计外,还包括服务方式、使用场景、技术特点等。
所以,B端产品竞品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容易获取,分析门槛较高,如果不是真正在具体的B端业务中工作过,是很难有途径、有方法进行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的。
我做了三年的B端产品,在此期间做过很多次竞品分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此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在发现有哪些竞品之前,必须对自己负责的产品足够理解,知道产品是为谁在什么情况下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在企业管理或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只有对自己的产品足够理解了,才能更准确的找到它的竞品,才能保证后面竞品分析的价值。
如果你是第一次进行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可以借此机**尽可能的找到竞品去分析。但是在B端产品的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销售反馈过来一个竞争对手,当下就需要对其进行竞品分析。
所以,竞品分析的对象不一定非得一个或多个,重要的是掌握分析的维度和方法。
选定了要分析的竞品之后,不要一开始就去对比产品,要先了解企业的主要业务及其特点。
一个就是公司官网,通过官网足以让我们基本了解这个企业的主要业务和发展方向。
另一个就是公司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营销频率和内容质量,还能了解到企业的一些热点事件。
很多人可能觉得竞品分析就是分析两个产品的差异,其实产品分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B端产品分析需要获取的信息、分析维度和C端非常不一样,B端产品的信息不容易获取,也不**有产品可以让你随便使用。
以上是产品分析的主要内容,但内容不仅仅有这些,根据不同的业特点以及客户关注的内容,可以在分析的时候有所调整,总之是要在对销售产品有用的内容上分析出差异,知己知彼。
做好了前面三步,但没有做最后这一步,那可以说你做的竞品分析对产品发展、企业发展没有发挥作用和价值。
总结和反馈这部分需要面向销售和研发,分别输出竞品分析结论和反馈。
对于销售而言,需要在客户那里体现出自己产品的优势和价值,甚至需要在技术参数上进行控标,这个时候售前或销售就需要知道自己产品相对于竞品的优势在哪里,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产品优势,从而赢得客户。
所以,面向销售输出的竞品分析最好是一个表格,可以清晰呈现产品差异,凸显出自己产品的优势。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销售话术,即能够体现我司优势的一些表达话术,供销售参考。
竞品分析很大的一个作用是学习竞品好的点,可以把竞品的一些内容考虑进产品迭代计划中。所以,需要B端产品经理将竞品的技术特点和实现路径等信息反馈给研发同事,供他们预研和评估,便于了解技术可行性。
记住,反馈之后一定要及时跟进,得到技术研究结论,从而推进产品规划。
以上,就是B端产品完整的竞品分析流程和框架,大家可以直接套用。不过不同的行业和业务差异,在分析的着重点和一些具体内容上可能**有不同,这个就需要大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去积累,最终形成适用于自己业务的竞品分析模板。
关于B端产品的竞品分析内容到此结束,个人拙见,欢迎交流,谢谢。
本文由 @弦子的Xi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