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28:16 人气: 7 评论: 0
产品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产品都是定制的,每一个产品方案,都是在一个特别具体的环境下产生的。
周三了,想了一想,还是恢复产品经理的职场故事这个专栏吧,毕竟,我们都身处职场当中,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还有那么大的悲伤。
希望,我的这些职场感悟或者是方法,能确实帮助到你。
做产品的时间长了,自己也**忘记做了几年,什么时候开始做产品的,都要去想一想,掰手指计算一下。
我算是比较早一批的产品经理,也是野路子的一员,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没有leader,甚至没参加过培训课程,也没看过几本产品书。
那个时候,还没有产品专业的书,有书的时候,书的帮助也不太大。
所以,其实我很羡慕现在的产品经理,不论怎么样,学习方式比我们多了很多,但也挺为大家感到担心的。
因为,学习,是以牺牲思考作为代价的,过渡依赖学习,只**让我们越来越迷茫,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弱。没有可以学习的目标时,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习惯了学习以后,遇到未知的问题,条件反射的就是去找标准答案。
但是,产品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产品都是定制的,每一个产品方案,都是在一个特别具体的环境下产生的,我们所学习的标准化解决方案,是不能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
很多功能,对于产品新人而言,成了所谓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完全不考虑背景因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
其实,功能虽然是同样的功能,但我们“自己”和这个“大家”是不一样的。
“搜索”功能,也是一个被“标准化”的功能,很多社区或者内容型产品,都**默认在第一版本实现该功能。
实际上,内容数量不足时,搜索,是一个可以导致用户流失的功能,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1分钟内搜索10次: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没有找到相关内容”,只是一个程序处理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用产品的语言翻译一下,就变成了“你的需求,我无法满足”。
过早引入搜索功能,等同于像用户宣布:“这款产品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出门左转,您走好”。
其实,产品,没有标准答案,任何一个产品方案都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环境,量身定制的。
内容不足时,我们需要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用一种设计方式,将内容少的事实转变为,这是一个精致,高质量的内容,需要把缺陷,转变成亮点。
内容过载时,为了避免内容被淹没,**用另一种设计方式,对内容进行分发,让合适的人看到合适的内容,尽量让大多数人都感到愉悦和满意。
每个时代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我的新人年代,没有办法学习,但却极大的培养了思考能力,而现在的时代,学习极为容易,但却容易丧失思考能力。
是成为功能的印**机,还是产品的设计者,其实选择权依然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产品行业目前流行的很多概念,都是在我中高级阶段出现的,大概是5年前,这些概念如今被用各种方式解读,翻译成了不同的版本,出现在不同的文章还有课程当中。
但,希望你能明白,概念,知识还有方法,都是存在演变的,过去的终点,只是现在的起点,他们远远不是真正的终点。
“用户无法改变,产品要顺应用户的习惯”,就是一个比较早时间的概念。
我们知道培养用户习惯的成本非常高,这里的培养,其实就是改变用户习惯的含蓄说法,培养的目的其实就是改变。但当时的环境,不倡导改变用户习惯,却不是因为成本问题,而是因为“抢时间”。
5年前的互联网市场,机**比现在要多很多,而且投资圈的热钱,不断进入互联网,其实,我们不担心成本,有太多成本可以挥霍了。
真正的原因,是“圈地”,快速扩大自己的市场,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成本都放到抢占市场的模块了。
就结果而言,抢占市场是正确的判断,在竞争不是那么强烈的时间,快速打下一**自己的地**,实现规模效应,再去慢慢经营。
有一些倡导用户体验的团队,试图培养用户习惯的产品,最终输给了时间,其实他们的想法挺好的,但周期太长了,千幸万苦改变了一小部分用户的习惯,准备放大市场时,才发现市场已经没有
多少可挖掘的空间了,都被其他人用粗糙的手法,掠夺完了。
所以,严格上来讲,其实,用户不是无法改变,而是不需要改变,产品是商业化的载体,改变用户的习惯,对产品没有任何帮助,但却要付出很多的成本。
即使是现在,互联网创业的主要策略,也是,不去改变用户习惯,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满足他们,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市场规模上,快速拥有自己的地**。
其实,并不是没有改变用户的案例,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们总是遵守一些,改变一些,拼多多就改变了一部分用户的购物习惯,从直接下单改变成了拼团下单。
只是,有时候,我们固执的认为“不改变”是信条,在改变当中,寻找那些没有改变的事实,从而否认“改变”的存在,毕竟拼多多还是没有改变人们购物的诉求,也还是让用户买东西。
所以,通常,我不太愿意去和“信条”争辩,我也相信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其实都有自己的“信条”。
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不需要去“改变”其他人的理解,难道不是吗?
关于真需求和伪需求的命题,提出的时间比“用户无法改变”还要早,大概可以追述到web互联网时代了,**过十年的历史。
当时的环境下,因为没有什么竞争,大家各自做各自的,而且往往都是在一个需求里,垂直深入,不成功就成仁。
如果这一个需求是“真需求”,就意味着大概率成功,如果是“伪需求”则意味着大概率失败。
过去了十多年,互联网市场还有社**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任何一个市场,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能很容易找到3-5家乃至更多的竞争对手。凭藉一个需求获得成功,就不太现实了。
现在的产品通常都需要用多个需求构成一个集成策略,不再是用一个需求撬动市场了,而是用多个需求组合成一款产品,撬动市场。
这也意味着,真需求和伪需求的零和关系,被打破了,在市场上,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既不是真需求,也不是伪需求,而是那些不那么真,不那么伪的需求。
胜在量多,成本低呀。
做增长的产品经理应该**有所感悟,这个月,我们借助用户猎奇的需求,带动一波数据,下个月,或许要借助用户晒的需求再带动一波数据,下下个月,可能就**用到其他的一些需求再来带动数据。
为了带动数据,或者为了达成产品的某种诉求,不断的尝试新的需求,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成功不**是革命式的成功,失败也**是死亡式的失败。
需求已经从战略级武器,转变为弹药级武器,成为了一个“快销品”。
所以,其实现在用“真”和“伪”来看需求,不太合适,他更加细化了,也可以量化了。
我比较喜欢去衡量需求的价值,将需求数值化,那些数值较高的,就可以尝试,数值较低的就冻结起来,也许未来某一天,随着环境的改变,数值就变高了。
如果给数值化设置一个0-100的区间,100就是真需求,0就是伪需求,但大量的需求,是集中在1-99区间的,绝对的“真”和绝对的“伪”,只是极小概率事件。
9年产品生涯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这最近的三年,因为有了《枯叶咖啡馆》这个公众号,接收到了很多的信息,包括大家对产品的理解,对产品的想法。
其中有一点,我的感触特别深,而且,也特别为大家担心。
“成长,一直都是属于自己的任务。”
熟悉我的朋友,在公开课或者产品问答里应该都听我提到过这个概念,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跳出公司的束缚,在公司之外,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最近三年,至少**过400位产品经理和我交流过工作中的问题,有领导不作为的,公司不平等的,还有搅屎棍搭档的,你能想到的糟糕的情况,或许我没有接触过,但我大部分都听闻过。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公司按照我们所想象的去运作呢?
作为职场中的一员,确实存在种种糟糕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太依赖公司了。
这几乎是所有问题的根结点,就像坐车一样,开车的是一位陌生人,一旦不小心刮蹭了一下,后面做他的车,心理都是提心吊胆的。那种随时**翻车的感觉,一定不好受。
有时候,我**认为,大家太依赖公司了,但成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任务。
我们可以想一下,周末的休息时间,是否还“在”考虑产品问题?然后再想一下,已经离职了,没有工作,有一个月的空窗期,这一个月,是否还“能”考虑产品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离开了公司,甚至无法进行产品层面的思考,因为没有产品了,就像研发的,“找不到对象”了。没有了需求来源,没有了市场倾向,没有了业务,连用户都没有,原型自己画着画着都不知道在画什么。
离职的时间里,职业生涯,仿佛被冻结,只有加入新公司以后,才**被解冻。
事实上,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将个人的成长与公司密切捆绑都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
逻辑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的成长速度被公司捆绑,就只能平行选择,或者向下选择,大厂可以选中厂,中厂可以选小团队,小团队还是选小团队。
逆向成长,从小团队到中厂,从中厂到大厂,就需要我们的成长速度,大于公司提供的成长速度,也就是要比在公司内成长的更快,才有可能向上成长,才有可能从外包公司进入大厂,或者从野路子进入正规军。
只有自己成长起来了,足够优秀了,才有机**进入好一点的,高质量的团队,也只有自己专业了,才能认识同样专业的产品人。
今天和大家聊的“点”,可能**和大家的惯性认知有一些冲突,但我们权当参考。
用户可改变,或者用户不可改变,需求的真伪,或者是需求的价值衡量都只是解决某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合理的应用就好。
但,成长,却是**影响我们一生的问题,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公司也好,我也好,都没有办法为你的成长买单。
所以,希望这些话,能对你的未来有所帮助。
下一个周三,我们再来聊聊,团队,管理,还有老板。
下周三,不见不散。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9年经验产品经理,3年产品总监经验。擅长数据增长,商业模式。曾孵化过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创业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