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39:26 人气: 8 评论: 0
创新是很多产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如果付出相同的投入,创新的产品意味着高附加值,同时创新的产品给人很高的成就感,但是也要避免盲目创新,把握好创新的尺度。
2018年5月,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联想集团将被从“恒生指数50只成份股”中剔除,因利润逐年下滑和股价萎靡不振,这已经是联想集团第二次被剔除恒生指数了。
曾几何时,联想手机和电脑的全球销量曾夺得世界第一,几乎每秒售出五台联想产品。现在在手机领域已经找不到联想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华为小米等后起之秀。现在联想除了利润的下滑,目前主打产品都是PC笔记本和电脑配件。但是看看华为、小米这些科技公司,虽都不是做电脑起家,但是在手机、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上都已经形成了联动优势。
依靠组装电脑起家的联想,在PC电脑时代是毫无疑问的霸主,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让联想慢慢走向了下坡路。
由于联想电脑是整合供应链的组装模式,并不需要太多的核心技术研发,只要把品牌打造起来,做好营销和渠道就能赚钱,但是这种模式只能保障已有业务的良好发展,但是由于没有建立核心技术壁垒,却失去了未来。
同样也是和硬件相关,2004年以游戏起家的盛大网络在中国如日中天,因为代理了互联网时代最著名的游戏《传奇》而火爆大江南北,创始人陈天桥也因此被媒体诟病,毁了一代网瘾少年,在这个背景下陈天桥提出内容整合+智能硬件的战略,也就是小米的战略。陈天桥自己也认为游戏不是“正道”,但娱乐是正道,于是提出盛大要变成集大型游戏、休闲游戏、电影、音乐以及其他互动内容的综合供应商。
就是打造一款盛大盒子,整合各种网络和广电媒体资源,将客厅变成家庭娱乐中心。这次创新,对当时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讲,简直是异想天开。当时盛大只不过是一个软件和游戏运营商而已,还缺少硬件和内容能力,于是陈天桥花了10亿美去整合产业链资源,但是在一年之后由于政策的原因,在花费巨额投资之后,这个项目不得不终止。为了这次创新,陈天桥花费了10亿美金,买了一次教训。
以上两个案例中为什么不创新也不行,创新也不行呢?产品思维的创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创新是产品人安身立命的砝码,因为失去创新,那么偶然的决策失误,足以戳过重大的历史机遇,导致自己的产品轨迹被改变,比如联想错过了智能生态转型,只能留守电脑业务。
其次随着社**趋势的发展,商业市场和消费者习惯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不能通过创新产品,消费者很有可能抛弃我们的产品。
但是过分的创新也是一场冒险,因为过度的创新是消耗大量的内部资源,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动摇公司的根基,比如上文讲到的盛大的例子。那如何拿捏好创新和过度创新呢?
首先要看自己的产品在什么层级里进行竞争,比如同样是互联网,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欧洲发展就比较慢,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趋势,跟上创新能力,哪怕自己的行业做到了全国第一,也并不代表产品有多大的竞争力。
不同的行业,创新频率是不一样的,产品人要分析自己所在行业的创新频率,比如在芯**领域,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意味着从事芯**和通信技术的行业从业者,面临巨大的创新压力。
还有的行业创新频率非常低,传统的农业,养殖业,食品行业,涉及到吃的问题,除非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否者很难有实质性的创新。
可能不是所有的产品人都能够在创新速度很快的行业,分析自己行业的创新节奏之后,应该要保持一定的行业领先节奏,初入一个行业,不要想着做出一个重大的创新来,因为重大创新往往意味着失败。
产品思维的而小儿快跑的微创新才能帮助我们走得长远。
在框架内创新顾名思义就要对框架内的所有细节了如指掌,而这里的框架指的就算产品所在的行业、特性、资源、空间等相关因素。
在框架内思考的思维方式,对每个人都适用,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和总结,思考优化点。
有些人肯定**说了,我一直在做某个行业,僵化的做一些事情,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总是有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早就想不做这个行业了,哪还能在框架内创新呢?
原来大家之所以认为在框架内创新很难是因为一个产品做久了就有了思维定势,比如我们通常认为便利店就是买日用品的地方,那能不能取钱呢?一般人的肯定**脱口而出,取钱应该去银行呀,但是在日本的7-11便利店,还真的有自动取款机可以取款,这就是思维定势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如果要在框架内创新,那么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势。
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主要来自于对内部框架内所有核心要素进行拆解,然后找出拆解后的元素之间是否有改造空间。在《微创新》有介绍主要有5种方式进行创新。
(1)减法策略
减法策略指的是删除一项产品的某个基本部件,而不找替代物,比如对传统电视机的遥控按钮做减法,就变成了简洁的智能电视遥控器。比如对博客的字数做减法,变成只能输入140个字,那么就变成了微博。
(2)除法策略
除法策略就是把一个产品分解成多个部分,然后将分解后的部分重组。比如原来过去我们认为充电宝一定是要配套有充电线才能充电,但是有一些厂家把充电宝和充电线进行拆解,然后将二者组合起来,缩短充电线,变成了自带充电线的充电宝,这样消费者就不用拖着很长的充电线到处跑了。
(3)乘法策略
乘法策略将产品的组成部分,选择某个基本部分加以复制,而后将其改造成乍看上去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看到手机的双卡双待,就是通过乘法策略复制一个SIM产生的创新。
(4)系统任务统筹
给产品中的某个部分分配一个附加的任务或功能,让它在发挥原本作用的前提下完成新的任务。比如我们看新闻在某城市高峰期间,一些乘客打不到车的情况下,就想到了通过APP叫同城物流车来选择出行。
(5)属性依存策略
属性依存策略指的是拆解产品,找到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属性,让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空气净化器一般看净化效果是通过参数来观察,但是有一款空气净化器是通过空气质量的大灯来指示,大灯由红色变成绿色代表空气逐渐改善,给人很直观的感受。
余额宝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货币型基金,在余额宝诞生之前,过去货币基金的必须到银行或者证**公司开户,赎回还需要T+1的周期,对用户来讲很不方便,很多年来购买货币型基金只属于有理财能力的消费者,群众基数不高,但是余额宝横空出世,推出一个月,就募资百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这就是因为余额宝在货币基金的框架内做了微创新。
在购买门槛和赎回方式优化了用户体验,购买上只要开通支付宝的消费者即可购买,而且1元起购,大大降低了购买门槛,支持T+0赎回,一天的账期由支付宝自己垫付,让消费者能像流动资金一样使用余额宝,可以说是余额宝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而如此影响如此重大的创新,就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对货币基金的全流程进行拆解,最后找出改善点,并且成功的实现出来。
青蛙王子,微信公众号:guatalk,qq:141819194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