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51:52 人气: 7 评论: 0
想创业想做生意想见投资人之前,先自己想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前几年,有一篇周鸿祎的“十页商业计划书”传播甚广,是这几年我看到的比较好的、系统性讲商业计划书撰写技巧的文章。因为网上非常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感兴趣的自己搜一下就好了。
而很多人之所以连个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写不出来,除去可能存在的语言逻辑性问题外,更大的可能性,是自己对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至于无法逻辑地表达出来。这年头,好的想法并不缺乏,关键是如何说服他人相信和支持你的想法。而说服他人的前提,是自己先想清楚。一旦思路清晰,相信你的商业计划书,无论以什么套路来撰写,别人读起来都不**觉得太困难。
我经常强调,我并不喜欢过度使用“创业”这个词,只因为这个词放大了做事的内涵和外延,很容易让创业者陷入自我感动加巨大压力的两个极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使用“个体户”和“做生意”这两个比较轻松的词汇。世界需要人去改变,但更多的是渐进的、细微的。以大多数人的资质和资源,能做出一桩不错的生意,让自己、家人和合伙人以及员工过得更好,就已经是**越了大多数碌碌之辈。
创业也好,做生意也罢,都有其共同和共通的地方。这几年折腾下来,无论是自己做项目,还是看了很多项目,抑或是接触了很多投资人,总结起来,只要你想做点事,对于三个问题,一定要有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则后边的过程,就**顺利一些。
用一句话说清楚你要做的事,而且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限定语和从句,一定是一句普通人也可以看懂的话。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大多数项目,连这一步都做不好。
看市面上成功的产品,尤其是2C的产品,都是可以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组说清楚的。微信是通讯工具,陌陌是陌生人社交平台,淘宝是电商平台,京东是b2c电商,头条是个性化资讯,知乎是问答知识社区,小米是性价比手机……
如果你无法用一句话说清楚你想做的事,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无法在用户心目中建立起具体而明确的形象,说得装逼一点,就是无法有效占领用户心智。用刚去世的特劳特老爷子的话来说,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
因此,这件事必须是具体而生动、简单又实际的。在当下,还要加上一句,就是这件事最好是从一开始就能赚到钱的。
每一个项目,从idea诞生到面世,以及后面的成长过程,都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斥无数的细节,但必须由明确的分解任务构成。因此,一个创业项目在诞生之前,绝不可以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想法,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执行方案。
这个分解过程,必须具备真实的可操作性,而不是那种“我想先融一个亿然后就可以做到这件事”的投机思路。同时,这个分解的过程,也代表了你以及你的团队的思维高度,对行业认知的深度,以及对项目各种可能性考虑的周全度。
从团队的搭建,到入手资源的获取,到后续的产品、服务研发,一直到推广、运营。。。任何线上线下产品和服务,大致都是这样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谋定而后动,说的都是事前规划的重要性。
如同现在大企业招聘员工,喜欢要985、211名校一样,很多投资人看团队,也要看是否具备名校名企背景。你可以认为这种思路比较低级,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学历、工作履历,筛掉了一大批智力、能力、进取心有限的不靠谱的人。
每一个生意、每一个产品,在这世界上都**有无数人想过要做,然后少数人开始去做,最后极少数人脱颖而出。这其中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
在商业计划书的路演过程中,投资人最关心的,也是团队的背景和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做这个项目的优势。如果一件事大家都可以去做,代表着这件事的门槛极低,相应的附加值也很低。
每个人的背景、资源、经验的区别,也是构成了职场与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差别。你要做这件事,我当然要看看你凭什么能做好这件事,如果你无法证明这一点,那恕我无法认为你在大概率上有做这个事的资格。比如说,我讲个笑话,从前有个英语老师,要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
如果一定问有没有人在人品爆发的情况下,突然杀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且打败了一群老炮,这种可能性,逻辑上是存在的,但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个低概率的事情,跨界使得这个概率低到了无法预测的地步,则一般人是没勇气去**的。顺便说一句,别看VC的中文是风险投资,但他们在做的,全都是希望投包赚不赔的项目。
因此,想创业想做生意想见投资人之前,先自己想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实在不放心,就找几个好朋友聊一聊,不要怕被喷被嘲笑,因为相比起面子,你的时间精力这些里子更宝贵。
作者:判官,十四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
本文由 @判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