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58:07 人气: 19 评论: 0
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基本就是个非标品,花样繁多,没些个实战经验真的不容易说明白,但盈利模式的套路就简单多了。
每年BAT的产品笔试都有2-4个问答题,经过我两年N次的实战经验及偷偷翻阅资料,我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主观题永远逃不了这道题。
用公司正在发力的赛道包装出一个背景,然后让你做三件事: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盈利模式。
显然,我说谎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仅仅是考验一个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就好像如果连数学考卷的第一道大题都不**做,还想要什么自行车?!
我先定一个小目标:讲清楚什么是互联网常见的盈利模式。
仅涉及两方,企业和用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是最传统的盈利模式。
1.直接销售
无论是to B业务还是to C业务,企业创造价值,使用者为得到的价值买单,直接的商业模式是简单且高效的,这也是罗胖说的点的商业模式共性:进货—加工—溢价—卖出—挣得利润。
例子:自营商城(to C)、卖企业级软件(to B)、卖点卡(游戏)
2.增值服务
游戏中的增值服务尤为明显,卖**秀、卖装备、卖喇叭、卖卡包。增值服务先对用户有所限制,限制其时间、人数、功能等,再通过付费,使部分用户拥有更大的权限和更全的功能。
例子:初始免费游戏、爱奇艺**、****
3.剃须刀+刀**(耗材)
直接销售中,有一类hin有意思,单独列出,是通过耗材赚钱。主体商品的利润率并不高,但耗材的需求是高频的,黏住用户后通过利润率较高的耗材赚得利润。比如打印机的价格可以便宜些,但你打印需要消耗大量的墨盒,供应商可以在墨盒处赚到钱。
例子:吉利剃须刀、惠普打印机、冰柜、小米净化机
涉及三方,平台、生产者、消费者。平台搭台唱戏,选手支付“场地费”。
1.佣金抽成(服务费)
佣金抽成的逻辑是:促成双方交易,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回报。
情况一是:之前就能达成交易,但效率不够高。比如农民地里的蔬菜,要如何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呢?就有了各类代理和生鲜电商来提高效率。
情况二是:之前有需求,但无法达成交易,比如滴滴出来之前,我想去某地,就无法求助于某辆私家车达成。而打车平台的出现则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交易的商品不仅限于实物(天猫),也可以是服务(在行)。
平台的商业模式可以表述为:造桥,修路,设卡,收税。平台的出现,促成了交易的达成或高效达成。创造价值的同时,把属于它的那部分抽成拿走。
涉及四方:企业、用户和乱入的第三方广告主(有意省略了广告联盟,起到广告主和流量主之间中介的作用)。
流量变现的逻辑是:先获得大量流量,然后把流量通过多种方式变现
1.流量+广告
广告变现的方式很多,启动页广告、百度的竞价排名,feeds流广告。时下流行的内容创业,自媒体们免费提供优质内容供用户赏玩,再加个广告链接,也相当于广告商间接帮用户们付了费。
详情可查CP家族:CPC、CPS、CPM、CPA、CPT。
2.流量+二次分发
当你拥有一个入口级产品,如早年的浏览器,导航网站,近年的应用中心,自媒体。你就可以通过导流到第三方获得收入。简单的流量售卖,只是这样的入口越来越少了。
3.流量+数据
互联网上的用户到哪儿都不是白走一趟的,别人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云彩,他们却用实际行动留下了宝贵的用户行为数据。这层数据做简单的数据清洗后是可以直接出售的,但显然愿意这样做的人并不多,人们更愿意做深度的数据加工,然后出售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
4.流量+衍生物
形成一个**级IP后,通过电影、游戏、电视剧等其他渠道赚钱。
比如当年的《爸爸去哪儿》,凭借过年时的大电影就狠狠捞了一笔。什么?举的例子太老了?额…近期很火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收获了大量的拥趸和……迷妹,自从上映之后我每天**朋友圈,都能脑补成功杨洋迷妹舔屏幕的样纸。(不要太帅好伐!)
以上仅仅是列出一些常见的盈利模式,供参考比对。
了解这些常识,和真正深**一个行业,确定清晰的商业模式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爸爸,一切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毕竟你得先花三年五年赚一个亿,才有机**成为首富嘛哈哈哈哈哈加油!
作者:潘潘,公众号:Hey潘潘
本文由 @潘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