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29:09 人气: 22 评论: 0
编辑导语:在经济学上,供给与需求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对平衡关系。那么,它在物流行业又是怎么应用的?作者从五个方面深剖物流行业的供需策略。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剖物流行业的供需策略。
传统上关于供需的定义已过时,以常见的产品举例说明。
不同交易平台的需求与供给是不一样的。
做好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交易平台优先级第一的事情。
所有的增长都来源于一个正循环:需求端的需求能很好被供给端满足,需求得以释放增多,需求增多后,供给再跟上,供给与需求就像左右脚一样,相互作用推着迅速增长。
所有的衰退都来源于一个负循环:需求不振,供给跑路,供给跑路后需求不能很好地被满足,需求更不振,持续下去恶性循环。
正循环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基建和滴滴打车,负循环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经济。
当进入正循环后,增长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是一条笔直的线性增长。
当进入负循环后,常常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感觉隔靴搔痒,效果不好。
总结:供需的平衡决定增长速度,在当前互联网形式下,不增长=死亡。
我的认知经历为:先认为需求更重要,后认为供给更重要,最终还是认为需求更重要。为什么?
常识来说,有了需求才有供给,供给是跟着需求跑的。所以一开始小河认为需求更重要。
但随着从业时间变长,发现没有好的供给,容易进入负循环难以增长,所以认为供给太重要了,比需求重要。
到了现在,小河发现任何公司的生存都依赖订单,用户需求才能转为订单!没有需求任何业务都等于零。
所以需求更重要,供给是工具,一可满足需求,二可以驱动需求。
激发需求的难度要远高于做好供给。下功夫做供给,总能把供给做出效果。但是需求不是下功夫能决定的,其决定权在用户。
网约车市场的需求是烧了上千亿才激发出来的。尤其是国内的大部分供给都是充足的,各行各业都有点供给过剩。
总结:需求和供给不完全类似鸡生蛋蛋生鸡,需求是鸡,供给是蛋,没有需求,何谈供给?
一开始既没有供给又没有需求,怎么办?若供给和需求必须要在同一个地方,如外卖和打车,那么地域维度是供需平衡分析的最大维度。
绝大多数成功的平台在早期,都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实现不断增长的供应上。
滴滴是这样做的,选择北京这座城市,先做司机端,再做乘客端,然后做匹配率。做好北京后,再在地域上开拓别的城市,最后做客单价增营收。
通过市面上绝大多数交易平台的研究,我们能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为:
第一步:选择市场。
选择维度:市场规模大,单一地域,易于运营。
第二步:做初始供应。
绝大部分平台的初期供应增长完全依靠销售:挨家挨户的线下地推。有一定量了后可以使用推荐和大使策略:刺激老供应,提供新供应。
第三步:做初始需求。
当发现供应增长很容易及供应没有被充分利用后,就要考虑做需求了。c端需求靠补贴,b端需求靠销售。除此外,供给驱动需求、口碑推荐、线上推广等也可以使用。
第四步:实现初始的供需平衡。
先计算出合理的需求端/供给端的比值,根据比值增加供给或需求。不同的行业此比值不一,同城打车为12以上,同城外卖为50以上,同城货运为2。需求端/供给端比值越高(供给资源越稀缺),越有可能一家独大。
某大佬曾言,“最好的消费平台最终**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它们能满足令人难以置信的需求。产品/平台的契合度如此之强,以至于这种需求给供应带来了压力。”
方法论上,按以上4步执行是行得通的。但是知易行难至道在微,好的团队/充裕的资金/良好的执行是成功的基石。
工具是供给和需求本身。供给可以驱动需求,也可以限制需求。需求可以激发供给,也可以调整供给。
直接可落地的调整抓手为价格、补贴、调度,根据需求可单独对供给侧或需求侧使用。
深入调整供给与需求需技术向、资源向的支持,美其名曰供给侧或需求侧改革。
互联网产品就是需求侧改革的典范。用户需求在一堆互联网“衣食住行游购娱”产品下得到了极大释放,本质是通过技术与平台用户享受到了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但需求侧改革已经到了瓶颈,因为C端产品的需求刺激已经到到顶,C端产品已蓝海变红海,接下来大势所趋下B端**有很多公司崛起。
供给侧改革,简而言之就是提升好的供给,淘汰差的供给,用好的供给留住更优质的需求。把整体供给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往上提升一个台阶,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
未来不同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要拼技术基建能力,这是提供良好供给能力的基本功。
供给与需求,你学**了吗?
作者:小河运营笔记,微信公众号:小河运营笔记
本文由 @小河运营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