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34:34 人气: 5 评论: 0
编辑导语:当数字经济到来,数字科技取代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成为全新发展方向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多地去让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并且让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尽可能多地发挥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趋于明显,正在成为一种全新趋势。一直以来,人们始终都将金融看成数字科技的唯一母体,并且很多的玩家将数字科技的应用场景首先聚焦在了金融场景当中。
尽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字科技发展的困境,甚至让一些数字科技玩家躲过了金融监管,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一味地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所谓的数字科技或许真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避风港,纵然是躲过了监管,依然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玩家的上市的搁浅,正是这一现象的直接证明。说到底,只有真正将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关系真正厘清,才能让数字科技的发展彻底摆脱金融的阴霾,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提供了启示,这种新经济形式的广泛性、多元化等特点告诉我们,所谓的数字经济并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属,而是一场影响到诸多行业的深度变革。对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数字科技来讲,必然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取之于金融,用之于金融的存在,而是一个有着非常深度和广泛的全新物种。
在数字科技正在遭遇严峻考验的时刻,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将数字科技应用,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厘清它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找到一个适合数字科技的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数字科技才能真正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并将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彻底摆脱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阴霾。
尽管人们试图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甚至有人还想要借助数字科技之名行金融之实,但是,我始终认为金融,并不是数字科技的唯一底色,同样也不应该是数字科技的唯一应用场景。简单、粗暴地将金融与数字科技深度相连,所谓的数字科技只能走入死胡同。当下,数字科技正在面临的发展困境,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当人们开始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于数字科技的所有看法都在围绕着金融展开,而我们思考数字科技的落地和应用场景的时候,同样是以此为原点发散出去的。不可否认的是,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金融进化的断层,减少数字科技发展的震荡。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一味地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那么,金融就成了数字科技的唯一且有效的应用场景,长此以往,金融便**成为数字科技的唯一底色。
对于数字科技来讲,这种仅仅只是将它的功能和作用局限在某一个方面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种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的作用将**极大地限制数字科技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最终,数字科技非但无法支撑起数字经济的发展,甚至还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类似互联网金融的死胡同里。
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多数字科技玩家遭遇到的发展困境,正是将金融看成是数字科技唯一所导致的。
欲要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厘清金融与数字科技之间的关系,真正将数字科技看成是一种更加普适,更加基础的存在,进而建构起与外部更多行业之间的联系,最终,让数字科技成为支撑起数字经济的“骨架”。当数字科技摆脱了对金融的依赖,它的功能和作用才算是跳出了唐僧的“紧箍咒”,真正能够发挥出“上天入地”的功能和作用。
当我们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联系的时候,它的本质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而不是一种技术形态。所谓新的产业形态,其实就是金融新的代名词,很多的数字科技玩家表面上以技术自居,实质上在做着金融相关的买卖。
当我们将数字科技看成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的时候,它的表现就是一种产业,是独立的。这个时候,数字科技与金融开始深度绑定,很显然,这将**极大地限制数字科技的应用空间,极大地限制它的发展潜能。
跳出金融对数字科技的束缚,真正以一种更加本质的目光来看待数字科技,它才不**沦为屈指可数的一个,甚至几个产业形态,而是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当中,从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力。
我想,数字科技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追捧,或许并不是因为它是金融的专属,而是更多地因为它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吧?所以,以技术的形态,而不是产业的形态来看待数字科技,才能让数字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当我们以技术的形态来看待数字科技的时候,它也不再是铁板一块,变得更加纯粹。同样地,它不再对互联网金融噤若寒蝉,而是可以与互联网技术产生联系,并且可以与新技术产生关联。这个时候,数字科技又变成了一个承接互联网技术和新技术的桥梁,从而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一个封闭的,不流动的系统,它应当尽可能多地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才能让它的发展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以金融为底色的金融科技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建筑了一个以金融为终局的“独立王国”,甚至在某些时候让金融的功能和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前车之鉴之后,我们可以断定,建筑了一个以金融为底色的数字科技的“独立王国”,只能让数字科技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之所以**有如此判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下无论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在发生一场深度的变革。以产业互联网、新经济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同样需要一场新变革,而不是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不断建构自己的“独立王国”。
现实的情况似乎与之背道而驰,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数字科技玩家是在用数字科技的手段不断强化金融的原有地位,不断建筑金融的高墙,而不是让金融更好地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
如果按照这种发展方式持续下去,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金融是无法在新的时代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的,无法与新零售、新制造等新物种产生联系的。很显然,对于金融来讲,它的功能和作用是无法得到发挥的。
笔者始终认为,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看待数字科技,真正将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存在,将它与外部世界更多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真正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可见,一味地将金融与数字科技相连,无论是对于金融本身来讲,还是对于数字科技来讲都是不利的。这是当下的数字科技发展之所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跳出金融的陷阱,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数字科技,并且寻找数字科技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让数字科技的发展告别俗套,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对于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绑定,笔者更加愿意将数字科技定义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数字科技的正确发展道路要比仅仅只是将其与金融深度联系更加长远和有效。那么,数字科技如何才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呢?
对标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条相当清晰的发展脉络,即互联网技术之所以成为人们生活的“毛细血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应用场景足够广泛和普遍。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找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子,纵然是现在最古老、最传统的产业,我们都可以找到互联网的蛛丝马迹。
对于数字科技来讲,我们需要以同样的方向来发展它。通过将数字科技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当中,彻底摆脱对于金融的依赖,最终让数字科技变成是一个不再是金融的专属,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应用到各个场景当中的存在。
当我们可以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当中都可以找到数字科技的影子,当数字科技真正成为一个全新的发展驱动力的时候,所谓的发展才能真正沿着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的方向迈进。
当互联网时代落幕,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诋毁和反思互联网模式为代表的新论战。在这场论战当中,人们忘记了当初对于互联网模式的拥戴,仅仅只是把互联网看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存在。很显然,这种极端、**面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应当正确、客观地看待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过程当中,数字科技应当发挥出自己的桥梁和纽带的功能和作用,将自己看成是互联网的继承者和新技术的孵化器。对于互联网的优质资产,数字科技应当继承,让它可以在新的背景下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新技术,数字科技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孵化器的角色,尽可能多地将新技术可以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发展得更好。
现在很多的数字科技玩家,对于自身的定位是优化和改造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因此,它们对于自身的定义是一个改造者或者赋能者的角色。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很快地找到盈利模式,甚至可以快速地赢得资本市场的注意,但是,这种以改造者和赋能者的身份来定义自身的做法,其实将**极大限制自身的发展。按照笔者的理解,数字科技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有别于互联网的美好的生活方式。
这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数字化生活和数字化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在数字科技的身上找到解决方案。很多人用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等“新”名词来定义未来的新产业,其实,这种定义只是阶段性的,数字科技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一味地将金融看成是数字科技的底色,只能将数字科技的发展带入到新的死胡同里。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待数字科技,并且去寻找数字科技的发展方式,才能让数字科技的发展跳出金融的牵绊,真正进入到更大的发展过程当中。
如果我们将以金融为底色的数字科技的发展看成是小溪小河的话,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科技应当是跳出了金融牵绊的大江大河。当这些大江大河持续汇聚,最终才能造就一个以数字化生活为代表的新生活的大海与大洋。这时,你才**发现,数字科技的海洋里水大鱼大。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