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36:24 人气: 26 评论: 0
编辑导语: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其实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起步较早,但发展的却相对缓慢。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与医疗物联网相关的政策,为智能医院转型和医疗物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医疗数字化,到底改变了什么?本文作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加深你对医疗数字化的认识。
很早就想写一篇有关医疗领域数字化的文章。
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是BAT大厂这几年的重要发展道路,不论是从增长,还是从提效角度来看,它都是势在必行的。
前段时间有不少读者问我一个问题,数字化医院与传统医院到底有什么区别,数字化给医疗带来了什么改变?是提高了就诊效率,还是接诊量的增长?它的建设价值如何体现?其实这些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前者折射的是医疗领域用户增长的大趋势问题,后者则是对2B企业是否**形成有效壁垒的质疑,其实这两个问题根源相通。就是数字化医疗到底改变了什么?
在我看来,其实在医疗领域,到了产品所在的层级,搬用其它领域的成功产品策略,基本是用不了的。如果要说数字化可以广泛地、深入地影响着医疗行业的任何一个点,我就认为一定是它对医疗领域是有价值的。目前来看无论防疫码也好,疫情期间的远程医疗、线上咨询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了数字化所带来的改变。
目前对于数字化医疗的用户构成,一是医院;二是对于就医流程便捷以及医疗资源配置到位的患者用户;三是医疗信息化以及互联网医疗的企业。
先从医院说起。在我看来,数字化医疗的主要战场是医院。因为医院的数据只**越来越多带着数据元剧增的属性、专业人工流失的属性,要知道医院的市场目标和触角是越来越广泛。实现大众化市场效应而采取的做法就是提效达到增长的效果,而提效的手段就是数字化。
而这种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就是用户分割。
为什么说分割?
我们来看,在体检资源智能排队上线之前,我简单统计过一个体检机构的全年当日最大接待量500人,相当于能承接一个中型公司的年度体检。而上线之后,通过检查资源的实时匹配可以有效提升体检进程,每日的接诊量提高到800人次,对于不太想把时间大量消耗在就医过程里的用户,无疑是好评的。
而另外的分割群体,就是不太适应数字化操作的用户。一个实例,我观察了在第一天同时开始体验数字化体检流程的用户里,最先产生反感的用户属于不太愿意学习新动作的用户;其次是吐槽交互细节问题而渐渐迷茫的人。但在我的观察里,这些用户也**被机构慢慢的消化掉。
对于数字化的医疗评价一目了然,本质上这些两极化的评价,是认知差带来的立场不同所造成的。
认知差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就医的行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低频的事件。比起事件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认知差的激化。对于年龄大的用户在就医的时候非常被动,就类似于没有绿码的老人无法乘坐地铁进一步激化认知差异之后,我们对于特殊群体有其他的解决路径,然后通过时间和后续的交互来渗透这一小部分用户。
最重要的是,数字化的改变使得这两类用户之间的分割线越来越明显。虽然数字化能便捷大部分用户,但是也需要专心处理那么一小部分多样小众的用户群体。
与用户的分割相对,数字化对医疗行业的改变就是两个字:洗牌。
互联网医疗已经已经过去十年了,可以说自从疫情之后,头部大厂在医疗领域非常的活跃。字节跳动新医疗产品的上线,以及医渡云、京东医疗的上市,看样子都是想要在医疗行业分一杯羹。
而数字化转型就是它们重要策略。
传统药企都在积极地部署数字化技术,以拓展医药业务领域。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有效提高业务的持续增长,这可能是对于传统药企来说是最大的实际感受。
不得不说,数字化的确具备太多竞争优势,比如销售逻辑单一,上限明显,有的花几万块,还是回归不了医疗价值的原点,销售的链路依然冗余。对接触过数字化营销的传统药企而言,数字化营销产品设计上的优势,都**被感知到。
在初见数字化的红利上,数字化+产品的组合,带来的是短时间极强的认知占据,随之而来是长期对生态发展的奠定。而短期内(指至少一整代产品周期),数字化营销是极少数同级别竞品的,这**导致什么?
导致传统医疗企业死路一条,直到极大差异化产品的出现,才能够打破了这个垄断的格局。
然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数字化的道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所以在同级别竞品出现之前,大厂**把大部分用户拦下来,最大限度地吸收进自己的**子里。以前,这只是互联网医疗领域内部问题,而现大厂把数字化技术带到医疗这个赛道上,随之而来的是数字化生态,然后这个竞争压力带给了中小企业。
所以对头部企业方向而言,数字化进化是一个极好的洗牌机**,也是它们最好进场医疗的时机。
在我看来,医疗领域即将迎来一波大洗牌的浪潮,中小型医疗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战术转型、业务模式转型、运营营销转型来转危为机,毕竟医疗领域最大的壁垒是行业经验的沉淀。
数字化的变革,一定是市场变迁的前兆。
曾经医院渠道信息化系统分天下的割据、再到微医好大夫的用户大迁徙、再到如今新生代医疗企业、字节、京东等大厂的批量入场,每一天用户池都在变化。数字化技术是第一个把多端、大小企业拉到同一个台面上,进行强行对撞的手段。
今后势必**产生不小的变化,而且这个大趋势不可逆。换句话说,如果接下来的产品,不考虑好自身的用户、定位,恐怕要吃更多的亏。
那怎么竞争?
需要提前明确的一点是,数字化的弱点,是除了技术以外,还有例如医疗市场体系、医疗政策体系和数字化技术的衔接,以及医疗产品力的塑造,其核心就是在医疗行业经验的沉淀。
比如,大厂团队体量太大了,在设计过程中夹杂了太多不同人的想法,根本无法用其他领域的一套方法论去对产品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医生直播就是很典型的一类。
在这个基础上,分不同赛道、体量的团队来说。
同数字化医疗赛道的同向竞争。只有不愁钱、不愁人、耗得起时间的刚入医疗领域的大厂,可以与在医疗领域多年的大厂做同向竞争,而且是后手竞争。
同数字化医疗的错位竞争。没有大厂资源但仍然做差异化方向的团队,要做好花一代产品做试错的心理准备,在第二代以后的数字化医疗产品上,要一次成功,所以必须做不同的底层框架,将产品底层框架做的足够大。如果在迭代速度以及差异幅度拉不开绝对差距的时候,不能颠覆用户认知,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只能被快速同化。
在医疗领域的中小团队。接下来,这些团队可能在一两代产品内是最难的,在行业内的用户即将被掠夺的大环境下,需要更加的关注用户分层以及产品的成熟度,找准定位,想清楚产品定位。
同时,产品需要不断的扩大市场占有量,然后再被未来市场压缩的时候起码还有一席之地。再利用产品的核心长板将医疗属性建立成更加的个性化。
在我看来,主打医药数字化营销的中小团队。短期内可能**有一波不稳定的红利。因为进一步来看传统的医疗企业目前并不**自己投资成立研发团队来研发相关数字化的产品,它们的重点还是**放在传统的获客营销上面,他们**将数字化的任务交给中小团队去试水,所以中小团队**有不小的增量空间。
以上所有竞争方向,都是一个原理,就是在用户还未形成认知之前,告诉用户还有不同的选择,就有机**破局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手段确实可以全方位的改善患者护理水平,降低医疗保健的成本,同时提高医护效率。
但是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建设的过程,而且是漫长的过程,不断根据用户数据的反馈去调整转型的策略。
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是拔高了行业上限,但对很多大厂的团队而言,这个是他们绝好进场医疗领域的机**,但恐怕要的是更不计其数的试错成本。
但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出现,仿佛让医疗领域从内到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也新增了医疗市场的竞争入口,医疗市场格局也开始改变了。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或许以前与数字化医疗产品有交集的团队,也需要对自身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市场做一个重新的梳理。
才能让医疗有更多的可能性。
罗福如,微信公众号:HPM New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海康博士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监,阿里高级产品专家。涉及智慧医疗领域需求产品化5年,致力于智慧医疗领域产品体验设计以及新商业模式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