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53:45 人气: 20 评论: 0
本文作者介绍了Yubo的发展历程并亲身体验,通过与画音的比较分享了自己对Yubo产品的思考,一起来看看~
最近国外有一款比较火的新社交产品,名叫「Yubo」。
2016 年,Yubo 的 1.0 版本发布。
开发它的是一个来自法国巴黎的 15 人小团队,公司是 2015 年成立的。
截止目前,Yubo 已经在全球拥有**过 2500 万用户。
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语国家。
数据上,平台上已经累计建立了 2 亿个社交关系,发送了 10 亿条消息并有 3000 万视频直播室被启动。
去年底,Yubo 完成了 1230 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现在准备扩充团队并推进国际化战略。
特别的是,Yubo 有一个限制,它只允许 13 到 25 岁的年轻人注册使用。
产品定位于陌生人社交,细分切入点为 Z 世代人群,主打视频聊天室和发现新朋友功能。
从官网产品截图可以看出,产品的核心模块包括了视频直播室、匹配感兴趣的人、发现群组以及私聊。
实际体验上,视频直播室有点像多人视频通话和直播的结合,你可以看成微信多人视频通话和抖音直播间的结合。
只不过,Yubo 在视频直播间能容纳的人数更多,且人人都是主角。Yubo 的产品口号是「make new friends」。
从产品形态和价值主张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帮助年轻人发现并结交同频人、实现社交扩列的产品。
虽然注册是开放的,但如果填写的出生年月**过了 25 岁,那么进到 App 里面是看不到任何内容的。
显然,我已经**出了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范畴。
为了真实体验一把,我特意把出生年月设置成了 2000 年,瞬间伪装成一个 Z 世代的 00 后。
这种人为设置的产品规则,在产品中构建起了一道社交边界,让相似的人聚集到了一起,且增加了话题型。
看到 Yubo,很多人都**联想起前段时间刚发布的「画音」。
「画音」主打的是视频短信,把消息内容本身封装到视频里,在 5G 时代构建新的 IM 工具。
消息本身还是「短信」。
而 Yubo 的形态比视频短信更进一步,进入视频直播室后就直接开聊,而且是面对面的聊。
消息本身更像是「视频电话」。
所以,在 Yubo 的首页「Live」能看到很多以头像组合为主视频直播室,优先体现的是「人」,而非「主题」。
就像你在学校下课时间,很多三三两两的同学聚拢围在一起讨论着不同的主题。
如果你感兴趣,就可以直接加入进去。
在视频直播室,彼此间都能看见对方,同时也支持文字沟通。没有主播、没有观众,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观众。
点击右上角菜单,还能看到视频直播室的成员信息,包括了昵称和所在国家。
混在一堆美国 00 后的视频直播室,我顿时觉得有点尴尬。
期间有个小姐姐还表达了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朋友的欢迎,其他人同样也很热情。
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英语的产品。
此外,这种体验也像联谊**上的社交场合,比如 houseparty,能在直接交流后结识新朋友,建立更进一步的连接。
所以,Yubo 的第二个模块就是基于好友关系的私聊。
相比之下,「画音」是一款从 IM 切入社交的产品,基于的是已有社交关系的迁移。
而 Yubo 主打的是视频社交,目的是帮用户发现并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也就回到了 Yubo 的产品主张「make new friends」。
除了区别,二者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线上社交尽可能的还原线下的真实体验。
面对镜头,很多人**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一方面担心表现,另一方面担心颜值。
所以在国内的各种需要上镜的产品中,滤镜和美颜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见过的都知道,美化程度,直接**出你的想象。
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是没有滤镜的,也是没有美颜的,我们也并没有像面对镜头那般紧张和不适。
本质上,我们紧张和恐惧的不是与人交往和互动,而是镜头本身。
不管是「画音」还是 Yubo,都在试图还原线下见面社交的真实体验,只不过,方式不一样。
在接受度上,国外的用户显然比国内用户接受度更高。
因为实际体验中我发现,在视频直播室大家展现的都是真实的一面,没有滤镜、没有美颜。
虽然 Yubo 提供了简单的滤镜功能,而且还有一些特效,但使用的人非常少。
相比画面,他们更关注交流和互动本身,目的是进入社交环境并认识新朋友。
所以,在 Yubo 上经常看到类似以下的画面。
按我们的话说,心真大。
除了视频直播室,Yubo 上还有一个类似交友产品「探探」的功能,就是左右滑动来选择喜欢和不喜欢。
这项功能的目的也是帮助 Yubo 的用户过滤和筛选感兴趣的朋友。
不过说实话,真心觉得国外小哥哥小姐姐们能稍微美化一下自己的照**,哪怕是姿势摆的好看一点。
找了半天才找到这张是我觉得还不错的,至少画面感还可以。
其他的,额······
Yubo 上聚集的都是年轻人,作为平台来说,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交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他们的产品理念里,维护社区规则、保护年轻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交环境是核心原则。
为此,Yubo 也做出了一些不错的解决方案。
比如,前面有提到他们的用户群都是 13 到 25 岁的年轻人,为了防止伪装者进入,他们和一个第三方机构合作构建了一套识别系统。
根据用户填写的出生年月和上传的照**,Yubo **调用 YAS(第三方机构)的人脸识别接口并进行评估。
如果评估失败,系统则**进行特殊标记,并**限制使用。
不过,这套系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数据样本太小,且评估的精度不是很高。
比如我,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看照**说二十来岁也绝对有人信。
此外,在互动内容识别上,Yubo 推出了 AI 机器人自动识别系统,**根据用户在视频直播间的发言或动作进行判断。
如果检测到非允许范围内的内容,则系统**提示用户并在一分钟内自动关闭直播室。
还有,为了保护年轻人的隐私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Yubo 在产品中增加了敏感内容提示。
当用户发布的内容涉及个人信息时,Yubo **和用户进行二次确认。
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上可以看出,这个弹窗保护机制每天**被触发 20000 次。其中有 12% 的用户在提示下选择不发送隐私信息。
说实话,这种体验设计还是非常不错的,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介绍过一款工具产品「Notion」,很多人使用后反馈非常好用。
那款产品的开发团队只有 30 人。
而 Yubo 的团队现在只有 15 人,却支撑了一款**过 2500 万用户的产品,而且做得还如此出色。
这家 base 在巴黎的公司虽然不大,但是团队给人的感觉却非常好,做出来的产品也是非常**。
如果你实际体验一下,**发现很多让人称**的小细节。尤其是一些交互的处理上,真心觉得值得国内很多公司和产品去学习。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小团队工作也是比较幸福的一件事。
做好一件事情不在于人多,而在于团队合力下的生产力水平和质量。
国外有很多这种小而美的团队,但做出了大而好的产品。
不管是在人员控制、筛选以及产品打磨上,能看到背后的耐心和用心。
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当做一款艺术品去打造。
值得学习。
现在墙内还是能正常使用 Yubo 的,但毕竟服务器在海外,所以速度上**偶尔有些问题。
至于 Yubo 的中国版什么时候出,或是 Yubo 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就留给时间吧。
不过,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下,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至少在视频面对面这件事上,我们还需要克服的东西还有很多。
对于一款新产品,我始终持开放态度,多去体验、多去感受,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保持好奇、保持观察、保持思考。
唐韧(Ryan),微信公众号:唐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Juliye Care产品总监,《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写过代码、做过产品、出过一本书,有过 4 年的创业经历,也在大厂服役过,如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