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57:24 人气: 10 评论: 0
医疗健康产业涉及的角色与关系链条众多,围绕它们展开的赛道也不在少数,那么在这个产业中如今还存在着哪些机**点,还可以从哪里入局呢?
今天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医疗健康整个产业的分析,赛道众多,看看哪些方面还存在着机**。对于医疗行业感兴趣的朋友请着重看下。
医疗行业核心环节是一个典型的多边市场,即围绕患者、医生、医疗机构的关系链市场。在核心环节之外又有药企、医疗器械厂商、检测服务机构等多种市场角色。
我们常说的医疗,从患者就医行为的触发动机来看,主要分这么2种:被动消费性医疗,主动消费性医疗.
一般前者包括:常见病、慢性病、疑难杂症的诊疗、检查、治疗等;后者包括医美类、大健康类的医疗和泛医疗服务,比如科普、体检、在线教育、大健康类商品购买等。
多边市场的好处就是每一边都存在很多需求,整体市场需求体量非常大。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选择哪个医疗机构的哪个医生,最重要的决策因子还是信任,信任的背后则需要专业进行支撑。
所以从消费者(患者)角度来看,他需要很多服务,有线上,有线下,比如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在线问诊、在线购药等等,这里具体哪些服务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这些场景线上化能极大的提升患者的便捷度,这是毋庸置疑的,是好事。但是有个问题是,他为什么更愿意在A平台上去使用这些服务?而不是B平台?
这其中最核心的逻辑是医疗市场虽然是多边市场,但是他的核心依然是医院和医生,而线上化的服务中,医生影响用户选择的权重甚至大于医院。
所以拥有大量优质的医生资源,是赢得线上医疗市场的首要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平台充斥着庸医、黑医,或者你的平台的医生资质和能力普遍没有其他平台高,那么最后被消费者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最核心的首要原因,所以「好大夫在线」 在 在线医疗领域的后来居上,是一个验证此分析的很好的案例。
当然优质医生其实更多面向的是疑难杂症、大病上的,因此有此类需求的用户必然**更关注医生质量,而一些常见病、慢性病、轻症用户则对此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好大夫在线上重症类的疾病咨询占据很大的比例。
其次则是场景的覆盖全面性,如果你能覆盖你所定位用户所需要的一切医疗服务,那么也是对用户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比如平安好医生。
最后则是整个平台的服务水平,人很优秀,那么他提供的服务是否贴心?这也是能够给用户好感的关键因素,也是平台持续不断迭代服务质量的良好基因。
这一点虽然其在整个影响力上没有“好医生”来的大,但也是一个差异化的服务亮点,能赢得一部分对体验感要求较高的用户的心。比如丁香医生。
发现了没,其实这些条件就是每个平台的定位,有了定位,就有侧重,而那些定位重复、定位不清晰的公司早已被远远甩在后面。
患者线下就医的逻辑也基本上类似,但是线下大部分人更看重医院,其次才是医生,因此医院资质是第一选择,比如要看一个肿瘤的病,第一反应一定是先查一下哪个肿瘤医院最好?全国排名考前?然后选择前往就医,就医时再打听哪个外科医生动刀水平厉害,尽量挂那个医生的号。
所以你**看到,本质上,其实选的还是医生,只不过线上和线下决策的路径有区别,而线上因为更加的信息透明化,将线下的路径直接缩减了一个环节,提升了快速定位到理想医生的效率。
所以把握医生资源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点,谁有海量的医生资源,谁就可以提供海量的患者端服务。
我们前面说了,总体上来讲,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跟着优质的医生资源走的。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如何吸引优质的医生至关重要。
但是毕竟医疗是一种服务性质的行业,一个人从预约-就诊-诊后随访,除了医生写病历、开处方,很多环节都需要医院的资源进行支撑,比如线上预约、到医院后的登记、叫号、以及后续的付费和取药,甚至是检查和诊疗,这些都需要医院各种人员对患者进行服务。
那么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其实也是决定患者是否愿意来此就诊的考虑因素。
假如这家医院环境脏乱差、设备老旧、服务态度恶劣、甚至不支持移动支付付钱非常麻烦,你还**愿意来第二次吗?
除了可信赖之外,用户体验是第二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最最核心的赋能是整个医院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
为什么信息化能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
1)信息化在患者端带来的是每个环节的办事复杂度和流程步骤的降低和减少;
比如有了预约,我不需要到医院后还要排队挂号~
2)信息化、自动化在医院内部管理上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让整个医疗服务供应变的更加高效,大幅缩短了时间;
比如有了自动化发药系统,无需发药人员从药库找出对应数量的药,手动写上用法,并贴上标签发给患者~
3)信息化伴随的移动化让很多需要人为提供的服务变成了线上自助化,用户可以自行高效完成业务;
比如原先需要排队在机器上付款,现在可以直接手机上快捷的完成订单付款~
所以近几年,互联网医院的概念非常盛行,本质上就是医院要不断的进行信息化、自动化建设。
这是市场机制倒逼医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而那些不思进取的医院则**越来越门庭冷落,进而医生流失,恶性循环,直至最后无法继续经营。这种医院我也看到过几家。
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诊所这类基础医疗机构,其实是比医院在这些方面存在更为领先的理念的。他们中的很多价值型诊所提供的服务品质**比医院更多维,更人文,更细致。
当然诊所的服务体验也离不开信息化,只不过诊所的信息化复杂度比医院**小很多,但两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通过信息化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组织能效。
中国依然有大量的小诊所还在用纯人工、或是体验糟糕的本地软件完成医疗服务,市场的专业成熟度依然非常低。而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也是未来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继而是数据化,智能化。
医生对于医院而言,就像一个职工对于公司。两者的主要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
医院想要建立一套有层次的人才梯队,他需要制定合理的岗位、招聘合适的人选、进行培训,进而上岗,考核,晋升。
而对于医生来说,则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包括求职、学习、交流、考证、做科研、晋升、临床实践、甚至是扩大个人影响力(比如现在很多医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做直播)
这些服务中,两者的核心关系还是在于求职和招聘的关系,而其他的诸多需求则不一定需要双方来提供,因为现在也有很多第三方信息化平台帮助医院进行人才管理,也有很多第三方平台给医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而求职和招聘的核心在于样本量的大小,你是否拥有大量的医院岗位在招,你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来进行简历投递。
所以如果你要面向医生、医院提供服务,毫无疑问,人才招聘绝对是最能做成的一个业务。因为这是医院和医生之间的首要诉求。他的重要性和需求体量远比学习、交流、考证等要大的多。
药企、医疗器械厂商、检测服务机构、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这些我们统一称之为第三方服务供应商。
每家医院、每家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有差异的,比如体检和常见病的差异、重症和慢性病的差异、儿科和**科的差异、口腔和医美的差异。
服务内容的差异决定了资源方的差异,他们需要配置不同的能力。比如体检,体检需要各种体检设备,其对于医生的要求不高,但是高度依赖设备的专业性。比如重症疾病的诊治,既需要非常专业的医生,也需要专业的检查治疗设备,非常吃医疗资源。
所以本质上,市场机制的导向是这样的,不同的医院、诊所的服务定位,决定了其需要配置怎样的医疗资源。
这里面存在的机**是什么?
——如何帮助医院、诊所高效地匹配最适合他业态的服务供应链?(无论是药品供应、器械供应、医疗物资供应、还是外部检测治疗服务的供应。)这是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化,且依然存在市场机**的一个方向。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第三方医疗相关的服务商,但是如何高效的匹配依然没有被很好的解决,导致我们看到像诊所这种基础医疗机构面临着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药品供应商,找不到便宜或者可租赁给自己的设备方。
这表明,产业链路的其中一个环节并没有真正连接起来,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系统化的体系。
今天就先讲这4点,后面**再出一篇大健康(泛健康)领域的深度分析,告诉你哪些点还存在机**~
司马特小队,公众号:司马特小分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8年+互联网资深产品经验,多年B端产品管理经验。具有多个从0到1的大型B端产品的孵化、重构、迭代经验;主要教授产业互联网产品相关的硬核知识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