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8:58:09 人气: 4 评论: 0
不要信息漫灌,去除信息聒噪,寻找变化的痕迹,发现机**的沉淀。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这场疫情可能**改变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行业的运行轨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大事件必将带来大水漫灌式的信息浪潮,给人压迫的窒息感,至今疫情稍微缓和的情况下,咱们去除信息聒噪,来看一下有哪些沉淀下来的有价值信息,我结合物流行业来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本次分析主要的几个结论:
疫情从爆发到持续再到缓解,国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居家不外出,再加上疫情防控政策下的社区封闭,这不是几天的忍耐,而是长达几个月的持续,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需求是需要满足的,原有线下的需求大量转移到线上,线上商**、生鲜、医药等需求的大幅增长,商流带动物流,业务量激增(含o2o即时配),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
有商流就有物流。
从电商快递来看,短期内,疫情对物流运输中转环节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详细分析原因),但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必将**让电商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需求**随着企业复工正常逐步增加,业务量后续一定**变为同比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O2O平台在商**、生鲜品类上的需求爆发,即时物流行业的订单量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相关的饿了么、蜂鸟即配、点我达、美团配送、达达快送等订单量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其中背后有着大商流平台支撑的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达达优势明显。
末端即时配网络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生鲜、餐饮、快消品消费实现线上化,更是电商巨头对存量用户的争夺,不管美团,还是阿里、京东,它们战略的背后布局是希望进一步稳固自身业务根基,基于其高频的特点,拉升电商平台整体用户活跃度。
在疫情过后,消费行为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深化,促使网购更常态化,电商和o2o的发展必将再次带动快递和即时配的高速发展。
从这次疫情看到,作为基础设施的物流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在非常时期,物流是一个国家经济流通、社**流动、生活保障最不可或缺的基础依赖。
凸显了劳动密集的问题,加速行业自动化无人化建设进程。
疫情当下,各行业都受到影响,物流也不例外。国家邮政局在2月8日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1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169.7,同比下降12.0%,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40亿件,同比下降11.5%。虽然春节期间订单量增加,但是行业整体还是受疫情影响。
主要因素如下:
为促进快递网络尽快恢复,行业内各大平台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经过此次大考,我想**带来新一轮的自动化设备需求,推动场内操作朝着无人化少人化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直营体系的顺丰、京东、邮政,在此次疫情下表现突出,业务量不降反增,凸显了企业实力和口碑,后续**加大场内自动化建设力度,以进一步增加优势。
“无接触配送”火爆,无人配送、快递柜迎来风口。
先来说一下派件方式,正常情况下,目前末端配送主要通过3种方式实现。
在疫情的持续发酵下,为避免人员接触交叉感染,“无接触配送”一词横空出世,瞬间成为行业热点。行业内各家平台和企业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方案。
啥是“无接触配送”?
“无接触配送”是快件物流末端配送服务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武汉疫情引起特别关注之前,出于快递“最后一公里”高效投递、收件人隐私保护以及用户安全等因素考虑,“无接触配送”已有广泛实践,在快件物流末端借助智能快递柜、快递驿站、代收点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来完成物品寄递。
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将“无接触配送”定义为:“物流配送人员通过智能快递柜、驿站、代收点或用户指定地点实现寄递物品投放,避免与收件人直接接触的一种配送行为。”相较于通常的快递服务要求实现门到门、用户签收来完成寄递服务,其核心在于“无接触”。
各快递、外卖、生鲜、即时配等末端服务企业的“无接触配送”响应:
“无接触配送”成为刚需,直指“柜递”方案,快递柜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政策到客户需求均出现了利好。
政策上1月30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发布**上表示,按照卫健部门的要求,对于进出武汉的邮件和快件采取定点收寄、定点投递的模式,由快递员与用户进行电话联系,优先选择投递到智能快件箱,以减少人员间的接触。
从此开始,各地政府、邮管局、商务局、防疫办等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通过无接触配送方式,优先使用智能快递柜。
但是由于大多小区采取了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的封闭式管理,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们被挡在了小区门外,社区封闭导致限制快递外卖进入。2月1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管局、中国邮政集团联合发布紧急通知,“在设立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区域,邮递员、快递员做好进出登记备案、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工作后,应允许其优先将邮件快件通过指定路径直接投递到智能快件箱。”此后各地推出了快递柜布设和点位的鼓励政策来推动快递柜的适用。
2019年主要城市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快递入柜率大约11%,其中顺丰和中邮速递易占比约70%,丰巢占比约44%,中邮速递易占比约25%。根据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末端平台化、集约化发展成为趋势,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到15%。
快递柜龙头在疫情下也纷纷提供支持政策:
虽然“无接触配送”和快递柜作为疫情期间鼓励派件方式推广,但是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阻力,如智能快递柜目前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还存在相关服务标准缺失、场地进入阻力、资本压力以及消费者投诉压力等痛点。在人力成本不断提升、快件业务量逐年走高的情况下,强制要求快递小哥们必须用短信、电话来确认快件是否入柜,确实存在难度。并且这与《邮政法》和《快递条例》中明确规定和要求的必须送货上门有所冲突。
这些看起来都是一座座大山似的阻碍,但是可喜的是我们从国家和邮管局的表态上,能明确的看到希望,去年首个快递柜管理条例发布,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将智能快递柜纳入城乡公共设施范围。我们可以相信只要符合消费需求,得到老百姓认可,符合市场规律,任何一种新业态都有可能获得国家和法律认可。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上门”方式必将被淘汰。
本次疫情对快递柜的使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国民心理产生了影响,快递柜作为“无接触配送”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有意识的选择此种方式。快递小哥们为避免职业暴露风险,也有意向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习惯正在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政策上的推手作用将是明显的。如果政策上能解决入场和租金过高问题,快递柜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注:关于快递柜的详细分析,作为身处其中的资深研究者,我**专门写一篇专题文章,来具体分析一下快递柜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此就不多加赘述了。
传统门到门方式进一步被淘汰,柜递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无人配送迎来发展契机。
除了末端配送的“无接触”,更大的痛点和趋势方向在于“无人化”或者说“去快递员化”,这将是一个颠覆性的**大价值市场。
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无论电子商务怎么发展、快递如何调整、仓配如何进化、零售如何演变,末端配送的场景是必须环节,也是目前问题和痛点最突出的环节,再看一下成本,最大的成本便是上百万的快递员、配送员,如果能把这一大笔成本降低或省去,价值和颠覆性可想而知。当前通过模式改变,也需要考虑到就业问题。
无人配送带来的相关发展机**:无人机、无人车(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配送新模式。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无人配送利好的连锁反应,各家企业纷纷跟进。
除此之外,百度、高仙机器人、酷哇机器人、智行者、驭势科技等十几个无人车企业,均有无人车投入到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的抗击疫情相关工作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的战斗中,不只是无人配送车,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驾驶消毒车等其它无人化车辆的需求同样巨大。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文远粤行 Robo-Taxi、百度Robo-Taxi等,这两家企业已经在国内开展试点。
末端配送叠加更多的增值服务,智慧社区服务再一次被重视。
社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人群管控节点,病毒把人们从公众场合“赶至”社区,社区成为集中的人群触点,商业价值凸显。进入2020年,社区商业仍面临诸多瓶颈,如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等,均面临教育市场和改变“用户习惯”之难题。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为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和建设社区便民点和相关服务设施,借助此次政策推动和客户习惯的“强制”培养,社区服务相关的商业**逐渐凸显出来,也许**出现相应的“独角兽”。
本文由 @张小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