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03:35 人气: 5 评论: 0
本文结合蚂蚁金服,总结分析了什么是新零售、新金融、以及蚂蚁金服的三板斧与护城河。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就**结束……”
2016年云栖大**上**一言,语惊四座:
“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需要新金融……”
马老板在身体两侧升起双掌示意别慌,而后竖起两根食指,话锋一转立马给出了治病良方。
其实,将马老师这句话连在一起来看,这背后的逻辑就已经了然:
新零售需要新物流,新物流需要新金融。而供应链金融这一金融创造正好似砂锅将这三味药材囊括进来,施以武火快攻,辅以文火巩固,药汤之效,“世纪顽疾”药到病除,至于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在下面**有介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脱胎于2010年成立的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蚂蚁金服从2014年起在不断的互联网金融实践中壮大了自身。以蚂蚁金服为主治医师,我们或许在免费(微费)观看和亲身参与一场波澜壮阔的“世纪诊疗”。
不过在那之前,让我们先来自己观察一下新零售、新金融这两头“房间里的大象”吧,先来把这两个最近经常听到、看似遥远、实在近旁的概念明晰一下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阿里巴巴拥有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而它却也正是第一个提出新零售概念的玩家。
2016年**先生之后,新任集团CEO张勇先生也对新零售作出进一步阐释,强调数据驱动的人、货、场重构。
自2016年开始,新零售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新零售是对传统零售行业中的生产、流通及销售等主要环节进行改造与升级,将互联网作为基础,并利用目前主流的技术手段(如AI及大数据等),其结果是线上、线下及物流等深度的互动,对零售行业进行重新构造生态圈。
图:新零售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使品牌全、准、快地了解消费者,赋能人、货、场重构(贝恩公司&阿里研究院,2017)
上面这张图来自贝恩公司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新零售下的品牌变革》报告,从中不难看出,新零售,就是所有零售环节逐步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过程。
从阿里巴巴过往的经验和刚刚过去的收购饿了么、整合口碑、组建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当阿里花大力气整合资源并重新为一门生意下定义时,它就是在准备孕育出一场“新物种爆炸”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所谓的“新零售”概念。
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思路,新零售需要新物流,新物流需要新金融:
新零售不仅是供应端独立效率的提升,与消费端的互动效率也应得到极大拉动(《新物种爆炸》,2017),未来零售产业变革的逻辑是从B2C走向C2B和C2M,因此链接供应端和消费端的供应链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交互,突出数据能力,增强对消费需求的柔性响应),而这一切需求直指向对于一种综合、迅捷的新式金融服务的迫切渴望。
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下一步是“怎么做”,新零售新物流呼唤新金融。
**先生对“新金融体系”曾发表了如下见解:
“新金融体系要改变过往的‘二八原则’,去帮助、支持那些没有获得很好金融服务的80%长尾人群,为人们带来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此可谓新金融之一“新”,蚂蚁金服的新在于找准了利基市场:从服务商业生态内外的小微企业开始的供应链金融产市场。
之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读到过麦克米伦爵士的一篇报告,当中提到了企业规模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中小企业似乎从来不是大资本们青睐的对象。
是不是感觉像极了中国当前的情况(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融资困难,非正规金融手段使得金融风险雷声滚滚,但大企业将增发货币量鲸吞殆尽)?
然而这篇“应景”的报告却成文于遥远的1931年……
如此看来,我在文章开头称之为“世纪顽疾”仿佛不为过了。
那么这个生意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已逾2800万户,此外还有近62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央行行长易纲用“56789”来形容民营经济,即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这个生意有搞头吗?
当然有搞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只有1545万小型和微型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过80%的小微企业没有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可用性和融资便利性仍然很低。
于是,阿里巴巴找到了被忽略的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这一颠覆式创新的突破口,并以自身电商平台生态为试验田,以蚂蚁金服为武器和工具,筹划了针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颠覆式创新,一场后发先至的决斗。
简单回顾一下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这个提法:
“颠覆”是一个过程——一个资源较少的公司能够成功地挑战市场上现有的业务(1995,Harvard Business Review)。这是因为市场上现有的大公司专注于为他们最苛刻(通常也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改进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出了某些细分市场的需求而高昂的价格劝退了“长尾”客户群,或者直接忽略了其他细分市场的需求。
被证明具有破坏性的闯入者往往是那些充分瞄准被忽视的细分市场的聪明人,他们通过提供更合适的功能、价格组合获得立足点(通常是以更低的价格)。
既存的大玩家在要求更严苛的领域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往往不**积极应对。
然后,新进入者登堂入室步入高端市场,提供现有主流客户甚至高端客户所需的性能,当主流客户开始大量采用进入者的产品时,就出现了“颠覆点”。
合上教科书,回顾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你**发现它活脱脱就是一场生动的颠覆式创新的模型实践。
图:颠覆式创新轨迹图
t1:
2007年5月,阿里巴巴开始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合作,推出“e贷通”。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的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兄弟企业、关联企业组成“联贷联保联合体”向阿里巴巴申请贷款,阿里巴巴将企业的信息递交给银行,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个尝试让阿里巴巴找到了被忽视的市场切入点——小微信贷——它专注于为低端市场提足够好的服务。
t2:
2010年和2011年,浙江省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阿里巴巴开始对其信贷业务进行扩张。
阿里小贷一般给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在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上的交易积累信用信息,实现无抵押快速贷款。
同时,支付宝也在2011年5月拿到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用户数量庞大。
2012年9月,阿里巴巴联合**、平安集团成立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这次布局为阿里巴巴在第三方支付、信贷、保险等金融构架的初露端倪。
t3: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成立,次年6月,网商银行正式成立。
不满足于单纯的信用贷款,蚂蚁金服开始了供应链金融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基于阿里巴巴的产业生态业务和体系,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范围涵盖了支付、基金、服务、众筹、产业金融、理财、保险、银行以及征信,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而在新零售供应链模式模式中,供应链参与各方的数据信息更多的留存在链路内,新零售供应链金融设计出面向上游供应商、上游品牌商、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各类供应链融资金融产品供上下游客户选择。
蚂蚁金服为供应商和用户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包括用户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内的闭环生态平台。
用户方面的布局主要在于其拥有上游公司用户、下游消费用户及背后的同业用户等主要的用户。对于数据的布局主要是其自建物流系统的差异化竞争,构建了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如为个人消费用户提供消费信用及分期服务产品,为合作商户提供增值理财及货款等金融服务。
正是基于拥有消费用户及供应商的大量而精确的数据,蚂蚁金服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供应链金融体系包括了花呗、理财投资、订单及应收账款及库存融资和担保、保险等业务形式和服务。
图:“人货场”重构逻辑图(《云上银行:阿里打造的银行有什么不一样》,2019)
按照第二部分中的“人货场”的逻辑图,以网上银行为例,它也对应着形成了新金融的“人货场”的重新布局。
紧接着,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生态金融,遵循着这条路径,蚂蚁金服从以前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金融,逐渐转向升级为整个产业链升级发展的产业链金融,再进一步探索由产业链相关方共同组成的整个生态不断升级的生态链金融。
那么,何谓新金融的第二“新”呢?
根据蚂蚁金服的实践,这第二“新”,新在对于金融科技的灵活使用上。这一点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这只蓝皮蚂蚁究竟有怎么样的能耐呢?
下面就来看看蚂蚁金服的三种关键能力:
金融竞争本质在于风险定价能力,蚂蚁金服可以可基于海量的、非线性的数据构建各类模型,来优化决策,辅助判断风险。供应链金融建模对金融风控的创新应用,使中小微企业基于交易历史等供应链数据能够获得更灵活高效融资的可能性。
但风险控制模型是高度场景依赖型的产品,每一个数据维度都有可能影响模型的准确那么脱离了原有场景的风控模型是否有效?传统金融机构的独立严格的风控机制下,其能否信任蚂蚁金服的风控模型产品的能力输出?
这背后所依凭者有二:
一方面阿里巴巴从长期的攒下来丰富的数据积累;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就是非常重视、理解业务的公司,阿里巴巴的强运营能力和强公司文化可以证明,无论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还是“新六脉神剑”中的“客户第一”、“因为信任,所以简单”的价值观,当然还有那句经常被内部员工调侃的“拥抱变化”无一不在体现着这一点。
大数据作为一种核心资源和分析基础一直备受青睐,蚂蚁金服当之无愧地拥有行业内最大体量和最丰富维度的数据。
一方面,背靠阿里巴巴商业生态,蚂蚁金服从这一“强数据、强场景”中积攒了足够的养分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通过“收钱 ”将海量线下商户在线化,找到了其他竞品没有的数据源,蚂蚁金服的业务也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阿里巴巴的数据积累和信用体系建设始于2002年,这种能力充分减少了结构性授信对核心企业的依赖,同时数据质押提高了贷款效率。
当然,商户的经营情况不仅受到其自身经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交易对手、产业链上下游等因素的影响。
在阿里的生态内,通过积累大量关联数据,蚂蚁金服可以从各个维度了解供应链的整体状态的一种能力,其可用于判断需求方向和需求量,目标客户资信评估,风险分析、警示和控制,或者用于精准金融和物流服务。
将数据化授信的决策能力输送到各个场景中,结合金融能力和场景,从而推出体验更佳的产品,蚂蚁金服的这个能力其实是力求满足小微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场景需求形成个性化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逻辑则是多样化的数据、场景化的设计:
蚂蚁金服适配丰富的场景,在阿里系内部包括天猫、淘宝、优酷、淘票票、口碑等线上、线下场景。
蚂蚁金服可以把这些场景匹配给金融机构。比如说,众安保险推出的退货险,其实就是就是在淘宝、天猫购物场景下,对支付宝用户提供的场景保险。
还有一个在物流场景下的例子:
阿里近年来进军物流行业,其快速发展可在未来实现对物流和仓储的管控,减小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起到更强的风险管控作用。
继“物流宝”计划后,2013年5月,阿里又开展“中国智能骨干网(CSN)”项目,并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服务。
2013年12月,**又以1857亿港元的巨款投资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其中网商银行通过与菜鸟的合作,将原本只有大宗商品、数码家电才能使用的供应链金融,也能全面支持生鲜品类。
“护城河”的概念,最早是由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出现在1993年他给股东的信里。
在他的定义里,“护城河”像是一个强大的威胁来组织别人的进攻而敛积财富。
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负责人帕特·多尔西的著作《巴菲特的护城河》,是第一本详解巴菲特“护城河”**的专著,其书中将构成“护城河”的能力或者资源分为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等方面。
从这几大方面,蚂蚁金服手持3柄板斧,在新零售、新金融领域挖凿出了自己的护城河。
正如蚂蚁金服自己说的,“我们是一家有牌照的技术公司”。
对于蚂蚁金服来说,最关键的无形资产莫过于技术、数据和牌照。
单纯从金融角度来看,蚂蚁金服国内的金融牌照基本都拿完了,国际的牌照也在通过收购和入股当地合作伙伴等方式在获取,毫不夸张地说,蚂蚁金服已经是是全球范围内金融牌照最多的玩家之一了。
客户转换成本指的是用户从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转向另一个供应商时所产生的一次性成本。
如果说中国目前有什么平台敢于自称是商业基础设施,我想一定只有蚂蚁金服一家吧——
无论是消费端还是供应端,都在蚂蚁金服上积累了海量的买卖数据,数据对应的可以转换为信用,而这沉淀在平台上的数据是没有办法跨平台进行迁移的。
因此,比如一个消费者愿意放弃芝麻信用所带来的诸如免押金、简手续的好处,一个“码商”愿意放弃“多收多贷”带来的信用增殖等等,他们所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不可接受的。
当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更多人使用而增长时,就**发生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微信,其不断增长的使用者为买家和卖家提供持续的价值。
而作为一个平台类产品,蚂蚁金服有着十分明显的跨边网络效应,即供给方和需求方任何一方的效用都**随着另一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我们将供给侧的效用定义为资金成本、不良率等,这时保持供给侧数量不变,需求侧的数量越多,风控模型越准确,单位成本越被摊薄,供给侧的效用越大。
而需求侧的效用若定义为融资需求满足率、融资成本等等,这时保持需求侧数量不变,供给侧的数量越多,融资需求越容易被满足,丰富的场景产品提供了多样的成本选择,当然成本不可能永远在下降,需求满足率也不可能出现120%的情况,所以在到达一定的效用水平后,需求侧效用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甚至**变成一条直线。
图:蚂蚁金服的跨边网络效应
互联网企业通常具有的规模效益暂且不谈,仅仅从自身的现金流支持方面,支付宝的对资金来源的支持作用不容小觑。
分享一个有趣的数据,根据易观智库2016年的一篇报告,在2015年春节期间支付宝钱包就96.69%的用户访问量雄居中国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市场榜首,其市场号召力和统治力可见一斑,从而能给阿里集团的金融事业带来巨大的资金来源,保障了阿里供应链金融的现金流。
在高中的物理学中曾经接触到一个“熵增原理”,它与“能量守恒”、“人文主义”可以并成为高中时期塑造我三观的巨大影响来源。它讲的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很容易因为熵增导致走向死亡,要想抵抗熵增的唯一方式就是开放并从外面注入能量。
蚂蚁金服的“护城河”从来未曾让其变得更加封闭护食,蚂蚁金服是所有金融机构中,无论互联网还是传统机构,最具开放性的一个,这种开放性同时体现在用户端、商家端和企业文化方面。
开放的前提是拥有完备的数据从而在底层做到了**越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开放的目的也是做大网络,网络越大边际成本越低价值越大,用户效用越高,黏性越强。
基于这样的愿景,蚂蚁金服麾下的网商银行在2018年启动了“凡星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在未来几年内“与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为3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这种人人参与的普惠金融特征就是其开放性的一个体现。
这篇近期阅读的思考总结于2020年的第一天敲完了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新桃换了旧符,难免让人多想很多事情。
我们这一代也许遭遇到了许多诸如逆全球化、前人挖坑、保护主义等等至暗时刻,但是却也被给予了一张入场**,能够亲自参与到浩浩汤汤的时代洪流中,能够亲自建设这个后代人史书中要花最大篇幅、最饱满的笔触来书写的国度,一想到这里,自己的心情也就豁然开朗起来了。
作者:高昂,微信公众号:高昂(gyf-gaoang)
本文由 @高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