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03:55 人气: 15 评论: 0
本文分析了配送到家模式与上门自取模式的模式特点与二者的异同,并认为B2C生鲜平台运营初期要在两者中取其一,做好再扩大。
在B2C生鲜电商(本地化)运营初期,在运营推广时,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是配送到家还是上门自取?
如果B2C生鲜电商平台是走配送到家模式,需要自建配送团队,或者找第三方配送团队来合作配送。不管是哪种方式来做这件事,都需要确定平台的下单时间、配送时间,确定平台辐射的区域,预估日订单量、每个订单包含的产品的重量等。
比如,平台走的当日下单,第二天送达模式。那么,平台的下单时间基本上为当日22点前,配送时间为第二天上午。覆盖区域可以为整个市区(南北走向10km,东西走向10km)。预估日订单量300单。每个订单包含产品重量在10斤以下。
若一上午(从8点-11点,合计3小时)配送完成这300单,也就是一个小时配送完成100单。即使按每个配送员一个小时配送5单算,需要有20个配送员进行配送。
如果自建配送团队,这20个配送员的日均支出工资合计约3000元(每人150元)。而300个订单的销售额,按每单39元算,合计11700元。那么,仅配送员的工资支出这一项,就需要占总销售额的25.64%。每一单的配送费高达10元/单。
如果想把配送费用的占比,缩小在10%以内,那么每个订单的销售额需要在100元以上。客单价100元的情况,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尤其是本地化的生鲜电商来说,困难太大了。这不仅仅是品类的问题,更是消费者平台认知及购物习惯问题。教育用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与第三方配送团队进行合作,初期**降低整个生鲜电商平台的配送费用。
对于第三方配送团队来说,不管是美团的团队还是饿了么的团队,亦或是本地的其他配送团队,协商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合作方式:
(1)按每单的配送收费。比如,规定普通订单,每单收取6元的配送费。若一个月订单达到3000单,需付费18000元给配送团队。
(2)按月收费。若一个月低于多少单,收多少钱;**出多少单,另算钱。比如,若一个月未达到3000单(含3000单)时,按4元一单收取,合计收取12000元,也就是不管这个月是否达到3000单,都收取12000元。若**过3000单,那么按每单5元收费。
这两种合作方式,所产生的配送物流费用,是小于自建配送团队的费用的。比如,第三方合作配送团队,每单6元算,若想把配送费用占比,缩小在10%以下,客单价达到60元/单即可。这个价格,是B2C生鲜电商平台,努努力,就能够达到的。
因此,对比自建配送团队及第三方配送团队的费用使用情况,在生鲜电商平台运营初期,如果平台选择配送到家模式,选择与第三方配送团队合作较为适宜。
B2C生鲜电商平台的上门自取模式,是指客户在平台上下完单之后,不要求配送到家,可以去店面自取。
B2C生鲜电商平台,配送到家模式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家里有人”。如果是按当天下单,第二天上午送达模式,若第二天为工作日,家里没人,配送到家只能将下单的产品放在门卫或其他地方暂时储存。但是,生鲜产品,有的是需要冷藏,有的需要冷冻,在北方,冬天还好一些,如果夏天的话,需要冷冻的产品放在暂存的地方化冻之后,很容易引起客诉。
因此,上门自取模式,是解决以上痛点比较好的方法。
店面可以是自营店面,也可以选择小区的便利店,甚至有部分B2C生鲜电商平台,直接选择本小区的业务群的“群主”或“团长”的家或者车库作为取货地点。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选择让客户取货方便、快捷又值得信任的地点。
店面自取模式,需要给店面(或店长,或团长)一部分费用,作为店面处理客户自取订单时的费用。如果是群主或团长的话,可以按照每单结算费用,也可以按照每单下单金额的多少给提成。
店面自取模式流程(订单产品已经在分拣中心分拣、包装完毕):
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若店面的人流量大,且客户取货时间点较为集中时(主要为中午或晚上下班的点),由于客户取货时间点和店面集中售货时间点店冲突,店面员工的配合意愿**很差,导致客诉问题频出。
专柜模式的出现,其实是上门自取模式现有方法中最好的一个了。
专柜自取模式流程:
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客户家里上班没人,下单产品无处放置问题;也可以解决店面员工对于取货和售货时间点冲突,造成的配合意愿差的问题。唯一的缺点是整个专柜的投入费用比较大(有的小区需要建立常温取货专柜,有的小区还需要建立冷藏专柜)。
在B2C生鲜平台运营初期,与便利店(夫妻店)合作,打开整个小区的销售,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发展好了,后期可以建取货专柜。
在B2C生鲜平台运营初期,一定要确定好是走配送到家模式还是上门自取模式,不建议两者都做。若两种模式同时上线,除了对供应链要求高以外,不同模式的客诉问题的混杂,**让人头痛不已。
两者取其一,做好再扩大。
本文由 @五道口plu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