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09:30 人气: 14 评论: 0
知识产品不再只以书本形式存在,互联网赋予了知识产品更多的可能性。十年知识产品,终归是价值观的考验。
《认知盈余》的作者克莱·舍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观点: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 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些人多出来的认知利用互联网进行分享和创造,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简单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分享成本骤降,有知识、有闲暇的这批所谓认知盈余的人,就**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来分享、“创造”知识,改变过去大众简单“消费”娱乐信息的模式。
《认知盈余》出版于2011年,可以这么说,这几年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都和这本8年前的书有关系。
不论是教你写十万加的新媒体作者,还是教你营养搭配的营养师,本质来说,都是认知盈余。
一个有趣的问题,互联网的历史已经**过30年,既然认知盈余是基于互联网,那么为什么知识类产品直到最近几年,也就是17~19年才开始大爆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知识类产品的进化过程。
最早知识类产品以Wikipedia为代表,而在中文世界里,Wikipedia的模仿者众多,但最后存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原因很简单,Wikipedia乌托邦式的自由主义精神和大洋彼岸那些秉承实用主义的商业风险投资几乎格格不入,因此发展式微,而最大的赢家可能是本身就是手握重金的巨头搜索公司,比如百度。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搜索是知识产品的重要使用场景,用户习惯向搜索引擎发问,并期望从中找到解决答案。
迄今为止,百度知道,百度文库以及百度百科等六大知识类产品是百度最为成功的知识类产品,累计生产**10亿条内容,其发展也是国内知识产品进化的缩影。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百度知道诞生的原因是起初百度发现自己搜索列表中,有不少网民搜不到的信息,于是百度想了一个“提问-回答”的方式去挖掘这些内容。
对于十几年前的百度来说,互联网的内容远未达到过载的状态,恰恰相反,当时的互联网还非常贫瘠,此时的知识类内容,更多是充当了内容提供者的角色。
不客气的说,当时的知识还只是内容的填充物,并没有发展成参天大树。但从现在来看,当时的知识类产品对于百度意义同样重大,打造了搜索的内容护城河。
知识类产品对于任何搜索平台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护城河,后来的360和搜狗,在追赶百度的同时,都自建了自己的知识内容产品。包括刚刚涉足搜索的头条,更是先打造内容,通过海量内容反向插足搜索,改变了内容的传统形态和形式。
一个很典型的道理,在知乎兴起之前,Quora和Wikipe代表了知识连接互联网的所有可能性,但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强势,造就了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等产品**金十年的辉煌历史。
举个例子,当时百度知道的悬赏分相当于互联网流通的货币,甚至有专门买卖积分的网站。
我刚刚上大学,宿舍楼长的自我介绍里就有一句话,百度知道的重度回答者,可见知识类产品对那一代人的印记。
现在知识类产品百花齐放,严格意义来说,是传统知识体系遭遇互联网碎**化用户习惯的错位后留下的真空期。更进一步来看,现在的知识付费离知识层面更进一步,也更具备广泛的社**意义和价值。
以前,知识更多掌握在精英人士或垂直领域研究者的手中,知识获取有一定门槛。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等知识产品的产生,让每一个用户都能贡献知识,产生价值,这种知识更多是长尾和民间的智慧,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形成一笔巨大的数据资产。
欧洲中世纪后新教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和当时宗教结构有关系。在中世纪,教**掌握了上帝的“解释权”,因为教**代表了上帝,教徒要向神父忏悔。而路德教派的核心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也就是绕开了教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
过去提起知识,一般都**联想到大学、图书馆、教授这些高大上的词语,鲜有和互联网联系到一起。但如今互联网上的知识内容已经多到数不胜数,从问答,到百科,再到MOOC。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未受过教育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所有必须的技能和知识,如今火爆的在线教育,不就是互联网知识类产品火爆的一种侧面印证吗?
传统的媒体人以“看门人”自居,认为真相在我这里,你要么接受我的真相,要么走开。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真相的认知也更像是一场场场景对话,也就是不断叠加、迭代,去伪存真的过程。以海量无限的信息去逼近一个最终真相,这像极了互联网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理念。
不要小看数字化的力量。未来是比特的时代,一切资产都**数字化,还记得被烧掉的巴黎圣母院吗?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有人调侃育碧的《刺客信条》因为游戏制作的需要,完整的复刻了巴黎圣母院的形状比例和大小,如今要游览巴黎圣母院的话,估计只能去游戏里参观了。
但事实上,百度早就和巴黎圣母院进行合作,把整个巴黎圣母院内部的全景图,包括已经被烧毁的玻璃窗花等等都已经录在了百科现在线上的博物馆。这中间用到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让很多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文博之美。
目前为止,有**过300家的博物馆在百科的线上博物馆里面都有入驻,都是类似于AI的全景模式。
再举个例子,谷歌早在2012年,就策划了一个谷歌艺术计划(=Art Project)。
这个计划是谷歌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利用谷歌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且以**高解析像拍摄馆内历史名画,供全球网民欣赏的一项服务。
这中间技术手段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技术手段降低了知识传播的难度,视频、AR、全景、图表等表现形式不断降低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门槛,让更多用户看懂知识。
百度的长项还是在技术层面上,每年有大量的人力投入、资源的投入到这些知识产品中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图谱。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进化,那就是世界正从原子时代向比特时代进化。
过去所有的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书,比如大学,而现在都是无形的数字资产,大学变成了网上大学,知识幻化成了短视频,百度知道,秒懂百科。以后我们的技能,经验,知识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变成数字资产永久保留。
知识类产品的崛起是伴随着整个人类文化向数字化迁移,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类产品的爆发和增长也是必然的。
也就是向上打通牵线院校和专业机构,打造专业的垂直内容,成为可沉淀,有专业度的知识平台。这也是平台的巨大价值和潜力——搭建一个向上沟通,连接用户的渠道。
以百科医典为例,普通用户要获取准确权威的医疗内容其实非常困难。因此百度做了一系列产品的升级,包括整个健康中国的行动计划,联合了海内外顶级的医疗资源,共建权威的医疗科普的平台。
百度根据用户的大数据分析来获取用户的需求,从而反向定制化生产图文、视频、问答等多种形态的内容。比如,找到国内关于高血压这个学科里顶级的专家,然后编写整个如何治疗,如何鉴别等。
跟全国160个顶级专家,包括上百位院士、学**主委以及行业顶级权威专家都产生了深入合作,这些合作的单位里面有包括中国抗癌协**、国家皮肤中心、北京协和、北医三院、华西医院等等,顶级学科的顶级专家编写的词条,自然很有说服力。
如果要下定义的话,我觉得未来的知识还将有三个方向。
一是形态**更加丰富。新的交互方式将**成为新的知识载体。
举一个例子,过去读书知识借阅,无法交流,而现在无论是kindle还是微信读书,都可以标注,甚至查看别人的评论,批注以及阅读过的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将从“找资料”延展至“找服务”的整个流程,用户在查询完所需的知识信息后,还能进一步获取到连贯的服务。
例如在百度App平台,智能小程序正在作为载体去串联知识与服务的闭环体验。如果用户准备去天坛公园,在百度百科“做功课”的时候,在百科就能查到门票价格是多少,还能直接点击“购票小程序”完成购买。
在母婴领域,孕妇在孕期**有许多不确定的问题需要解决,跑趟医院往往需要提前预约,很多人都拿不到号。在垂类知识平台“宝宝知道”上,孕妇可以通过线上付费提问与妇产专家沟通,很多疑问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
针对不同的细分人群,知识服务也在串联线上线上,向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促进行业创新。而与此同时,知识平台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在服务上,服务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商业化,增强消费者与知识供应者之间的服务黏性,将是知识平台实现商业长跑的新路径。
像百度知道就做了这种探索,以“VIVO手机怎么截图?”的问题看,该问题由VIVO官方客服回答,还将提供如何换新手机、VIVO还有什么新服务等关联答案,催化潜在客户。
此外,知识的终极比拼还是价值观,套用一句流行语,没有价值观的知识是没有灵魂的。
在这个随便一P就可以换脸,随便一写就可以十万加的时代,更加考验人心的底色和价值观。
比如,前不久很火的人工智能算命,以及心理测试题,表面上看天花乱坠,但其实背后都是粗糙的代码和非常随机的数值,然而很多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在未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更加挑战人的价值观和底线,不夸张的说,伦理学可能是未来十年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公众号:科技唆麻(ID:techsuoma),科技唆麻,不飞不快。
本文由 @科技唆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