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为何让互联网远离暴力?


时间: 2021-08-03 09:15:33 人气: 9 评论: 0

互联网的讨论模式经历了这样一种趋势——从圈子讨论变成了开放讨论,但开放讨论在降低用户参与门槛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误解与网络暴力现象。在这一背景下,重归圈子讨论是趋势所在。

不知从何时开始,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什么观点,都**有人跑过来评论几句,倘若立场稍有偏颇,持相反观点的人便**火速到达战场开始“撕”你。

网络暴力更是屡见不鲜:

哪怕是仅有个位数关注的小透明,只要发表一句关于某个热点明星的评论,就**有很多不认识的人前来评论;

如果哪个大V发布了不恰当的言论,立刻**有人排着队“问候全家”;

若你碰巧在某个明星的微博评论里说了句不该说的,那“黑粉”们**追到你的社交帐号,以十年为单位深度挖掘,把你曾经的失言挂出来。

喷子、杠精不知不觉成为了我们使用社交网络的一大困扰,不止在微博上,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任何可以被陌生人转帖和评论的社交产品似乎都是如此。

然而,在早期互联网用户的眼中,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似乎并非如此。

早期的论坛,譬如西祠胡同、榕树下,和一些高校BBS,都聚集了大批有才之士。

思维的碰撞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创意和作品,也成就了一批非凡的互联网用户。有些至今还活跃在科技、影视、文学各个领域,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能通过流传的作品感受到曾经盛景。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情况发生了改变:

信息流和无限度开放分享逐渐成为了社交资讯产品的新趋势,大量资讯无差别涌入的同时,人们也明显感受到了整个互联网信息质量的下降。

越来越多的优质用户受到驱逐,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键**侠”和“喷子”。

高质量的讨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公共平台上频繁发生的骂战。

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热衷于同陌生人战斗呢?

5月,纽约客的一位记者在《Group Chats Are Making the Internet Fun Again》一文中分析了这一现象,归纳出“圈子模式”与“开放讨论”两种模式,得出了开放讨论让互联网观感变差,而圈子模式能使之回归正轨的结论。

本文部分观点来源于此。

一、圈子模式vs开放讨论

在纽约客的文章中,将互联网的“观感变差”归结于互联网的讨论模式从圈子讨论变成了开放讨论。

这并不是说开放讨论不好,而是在没有合理的产品支持的情况下,开放讨论参与的人数“太多”确实**让人觉得讨论更加无效。

从产品形态来划分,早期的互联网模式可以称为是圈子模式。

每个圈子都是基于共同的兴趣专长扎堆讨论的独立生态系统,系统内部有创意的提出者、有内容的生产者、有围观叫好的观众、有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大家针对圈子所围绕的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友好相处,同时对于其他不感兴趣的圈子仅保持最基本的、善意的讨论。

在这种模式下,在某一个“圈子”内内容产出质量不足的人和讨论不友好的人,很容易被圈子内形成的规则(如群规、版规、论坛规)淘汰。

能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贡献者,也很容易在圈子内规则的激励下获得更多的发声机**(如论坛置顶、群公告、成为版主等)。

简单来说:“圈子就这么小,你干了什么事儿大家都清楚。”

而以Facebook、Twitter,微博为代表的信息流产品模式更趋向于广场社交,用户看到的是热点推送、商业投放、关注动态等一系列经算法整合过的内容。

每个话题下的讨论人人都可以参与评判,圈子的概念逐渐模糊。

关于每个话题的自治权正在瓦解,低质量内容贡献者可以依靠海量产出占据话语权,亦没有合适的机制保障高质量内容贡献者的发声机**。

此外,伴随圈子的概念逐渐模糊的,还有各种用以约束内容贡献者的规则。

内容贡献者不**因为低质量产出而被封禁继续发言的权利,也无法控制他者在自己的内容后留下不友好的评论。淘汰机制消失,平台过滤功能也随之失效。

简单来说:由于低质量内容的生产难度显然低于高质量内容,既往规束内容质量的机制失效。社交媒体平台的“众声平等”使得谣言、谩骂和不专业的声音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由此导致互联网的“观感变差”。

那么具体来看,圈子模式和开放讨论分别具备哪些独特的性质,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1. 圈子模式:以内容为导向,产出了一系列大神

我们说的圈子模式也是圈层模式,主要特征是聊天参与人因为某一特定的兴趣或特长而聚集在一起,大家都具备一定的层次基础。

早期的互联网社交产品多以论坛的形式存在,论坛内部**划分相应的版块,用户无论是发言还是浏览信息都需要先进入相应的版块。经过用户的主动选择,一个版块就形成了相应的圈子。

有能力的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适应圈子的交流方式,逐渐输出内容,混到脸熟,继而收获粉丝,成为“大神”,获取网络上的地位。

不擅于输出内容的用户能够从圈子获取想要的信息,为此也愿意保持自己在圈子内的友善形象。

圈子模式的好处在于,用户都是主动参与的。在沟通过程中,每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参与自己更擅长的主题,而不用迫于他人或热度压力尬聊,这样也就能够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另一方面,圈内人的聊天有自己的固有模式,例如缩写、黑话等,外人可能根本看不懂,这样也就形成了一定的门槛。在这样的氛围下,用户不太**被不礼貌的信息打扰到。

总之,在早期互联网模式下,大家都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做深度讨论,不**对不熟悉的领域做过多的评判。

2. 开放讨论:以算法为导向,将大神拉下神坛

以微博、Twitter为代表的信息流产品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用户的发言是完全公开的。无论任何话题,只要加个tag,所有人都可以发表看法,每个人能收到的关注度取决于算法的权重。

当然,在微博时代,也是有很多「大神」的。

很多自带流量的明星、关键意见领袖说话一呼百应,他们可以就任何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且拥有更高发言权重。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看到不恰当的发言,自然想要进行批判纠正,冲突因此而产生。

人性的虚荣加深了这一矛盾,每当发生网络热点事件时,所有的KOL都**被无关人员追着问「您对xx事件怎么看」,尽管事件可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大神当然做不到所有领域通吃,一旦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就很容易翻车,最后要么打脸道歉,要么死杠到底,无论如何都有失体面。

也就是说,一个圈子里的大神,到了别的圈子可能就暴露了知识的盲区,甚至成为无脑的“喷子”。

郭德纲有个段子:“我和火箭专家聊天,问火箭是不是用火柴点火,那专家多看我一眼都算他输。”

道理大家都懂,可社交网络上的大神每天要面临无数次的吹捧和挑衅,如何能沉得住气?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发言被更多人看到,有时就不得不努力蹭热点,甚至不惜以质量换流量。在这种环境下,不友好的言论就大大增多了,最终的结果是,社区氛围变得糟糕了起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开放讨论本身并不一定让高质量内容减少。通过吸纳更多不同维度的声音,反思与充分的讨论,一些话题下最终**诞生出比小范围讨论更有价值的内容沉淀。

因此,以 关注、转发、评论 Feed 流为基础的开放式讨论并不是真的让“内容变差”而是让优质讨论更难以获得展示机**从而“观感变差”。

二、彼之大神,我之“杠精”

那么,难道互联网应该只让“大神”发声么?

这显然也并非一条正确之路。

因为事实上大神所对应的“高质量内容贡献者”和喷子所对应的“低质量内容贡献者”之间并非是绝对的。大神和杠精之间的区别,可能只差一次出圈评论。

举个例子,微博上曾有过一场欧美饭圈和日韩饭圈的争吵。

前者认为后者追捧的偶像们是娱乐工厂的批量化产品,审美清奇,毫无个性;后者则认为前者对欧美偶像的吹捧不过是崇洋媚外的另一种具像化体现。

二者为此在微博上分立阵营对峙,撰写长文相互辩论,最终演变成混乱争吵。

而起因,只不过是双方阵营中的两个偶像,为同一部电影的不同配音版本宣传时拍的一张合照,被电影官宣配上“你更喜欢哪一版?”的文案,发布在了微博上而已。

在某种程度上,这亦是过度连接带来的弊病。

过度连接原意是指当移动互联网来临,每个人都变成了不**离线的终端,亲戚、朋友、同事一句“在吗”,就能把你从现实世界的任何场景中拉回去。

但从群体角度而非个体角度,移动互联网的过度连接事实上也经常在恰当的时间和不恰当的场景下把两个不恰当的群体连接在一起,造成“网络骂战”。

另外,《多啦A梦》第42卷有一个故事《一唱一和》也值得一提。

哆啦A梦提供了一个胶囊,把胶囊分成两半,两个人各吃一半,然后一个人说“一唱”另外一个人说“一和”,两个人就完成了沟通,无论要沟通的事情原本需要花多少口舌。

大雄通过这种高效率的沟通很快就写完了家庭作业,可惜交上去之后,没有吃过胶囊(处于圈子之外)的老师看到的只是一个大大的「一唱」。

《一唱一和》里,小夫和胖虎聊了三个回合以后,打起来了。原因是过度连接使得人性的阴暗面无处遁形。

开放式的社交网络,有时候就像一个过度连接的“一唱一和”胶囊,它鼓励完全不同背景的人,用最精炼的语言(140个字)、最快的速度(2小时1万转),讨论最为复杂的问题。

而现实是大家在没有做充分准备下的共同讨论,往往是鸡同鸭讲。

2019年年初有条新闻,有位家长用孩子**进入二次元群大闹,直言“你们害死我儿子了!”

群里原本一团和气的群友们面对毫不理性的入侵者立刻摆出了「尔要战,便战」的架势。

这种情景下当然没有循循善诱讲道理感化对方的可能性,家长既不能找到合理引导自己孩子的方法,群友也不可能说服家长认可二次元文化,最终只能演变成双方对喷,感情宣泄。

这位家长或许现实生活中也是有文化有正当职业的普通人,二次元群中的群友也绝非家长刻板印象中的“社**败类”。

但当两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圈子,在完全不了解对方话语体系的情况下带着冲动发言时,其“共同语言”或“共识”就只能是谩骂。

不同圈子的人在交流时,观点的输送方在表达时**将圈内基础默认为常识,而观点的接收方所能理解的内容则基于另一套常识,认知基础的差异导致了所谓的交流不过是观点的重复,本质还是鸡同鸭讲,那么实际交流的成果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复读机”。

“闯入**群”就像是一个圈子对另一个圈子毫无预警的闯入,而这样的跨圈冲突在没有明显圈子边界的开放式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微博)**更频繁的发生。

此外,上文提到,在同一个话题内构筑的“圈子”里原本也存在价值的分级。

在过去,圈子内的低质量内容生产者**逐步被圈子内的规则所淘汰。而在“过度连接”状态下,这些被圈子内淘汰的低质量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社交网络吸引圈外人的注意。

圈内人试图去吸引圈外粉丝本身也是一种过度连接。由于缺乏相应基础,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存在缺陷,这样的圈外人捧出来的不一定可能是圈内的“优质内容生产者”。

在饭圈(追星圈),许多“黑粉”便通过这种手段曲线获得自己在圈子内的话语权,将圈子内原本的高质量内容生产者淘汰出圈,劣币驱逐良币。因为“只有我这样的,才能为明星带来流量”。

因此,彼之大神,我之“杠精”。高质量内容产出者与低质量内容产出者界限模糊,甚至高质量产出者的真实素质都良莠不齐。单偏向一种思路寻找解决办法,自然不是最佳方案。

三、回归圈子,但开放式社交并非“一段弯路”

抛开网络不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中,所拥有的共识往往是少数。

即便是“爱”这一永恒共识,一旦开始深入讨论亦有许多不同观点,观点之间亦有冲突。

开放式社交过度连接的特质,让许多人有了“我所知道的常识便是世界的共识”这一错觉,这可能是开放式社交网站发展至今最大的问题。

让拥有不同共识的人重新回归圈子讨论可能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各大互联网产品,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并开始有意识地向圈子模式靠拢。

这里所说的圈子模式,不仅是过去的垂直论坛,也包含即时通讯工具里的群聊、或社交平台内置的群组功能。比如知识星球、即刻、微博群与**话等产品和功能。

Facebook在今年的F8**议上重点强调了其群组功能,在主页、Marketplace、Watch 等多个区域突出展示,并针对该功能推出了个性化的运营方式和更明确的商业模式。

扎克伯格称此举为“向微信学习”。当然,群组社交功能也成为微信与**最近几次大版本更新中的重头戏。

总之,回归简单的群聊模式,可能有助于让互联网变得更有趣,更友善,减少喷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放式社交已经走到尽头。

事实上,“喷子变多”正是互联网伟大之处的体现,因为互联网最伟大的贡献恰恰在于连接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受教育程度如何,无论社**地位如何,都能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充分讨论。

而连接是有效讨论与寻找共识的第一步,如若连第一步都无法实现则有效讨论无意义。

过去的圈子模式亦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参与讨论的人数少,又是少部分人掌握话语权,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内容缺乏创新,沦为互相吹捧与固步自封。

因此,圈子模式的回归亦需要合理的机制与开放社交之间形**员与内容上的交换。

社交网络产品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公开讨论和深度讨论中找到平衡,用产品引导更多的有效沟通以帮助不同圈子中的用户达成共识、相互理解,而不是引导他们之间相互“骂战”产生流量。

 

作者:二因斯坦,TRI轻作者;王健飞,**研究院研究员。公众号:**研究院(ID:cyberlawrc)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beOmK3kuqHHAqhAgEQHwA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2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