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17:14 人气: 28 评论: 0
这两天借着飞聊的风学了个新词:“产品蝗虫”。定义:指那些并不是因为自身需求来使用你的产品的人,而是带着好奇的观光者、寻找项目的投资人或来做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那么本期我们就来讨论了「产品蝗虫」是否受欢迎的问题~enjoy~
「产品蝗虫」给一款新产品带来的利弊有什么?@问多多
“产品蝗虫”定义:
指那些并不是因为自身需求来使用你的产品的人,而是带着好奇的观光者、寻找项目的投资人或来做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
对于一款新产品(例如:当初的多闪、子弹短信),“产品蝗虫”带来的利弊都有什么呢?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从题目给出的定义来看,产品蝗虫是一种不恰当的说法,蝗虫对于耕作者来说是一场灾难,何谈利弊?有利弊之争,多是中性特质,难以一言蔽之,所以我觉得可以姑且称为「产品看客」。
(4)利的地方在于
在产品冷启动阶段,拥有这么一群「产品看客」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裂变往往是从第一批看客开始,考验也是从第一批看客开始,连看客都没有的产品等于宣告出道就是死亡。
这批看客可能出于各种动机和理由,可能是各种社**角色,但他们注册使用产品的那一刻,他们就是用户,你就必须关注他们,无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是他们往往怀着猎奇的心态去进行体验,而他们的体验决定了产品入市的第一印象!
这个第一印象有多重要,举个例子:就好比永远有一大帮人在某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守着豆瓣评分决定自己要不要去买票。所以,与其纠结蝗虫的概念,不如正经去对待你的用户,人是感性的动物,好的东西,让他们惊喜的东西,让他们爱不释手的东西,你觉得他是什么角色重要吗?
那么,想方设法扩充第一批具备看客心里的用户,千方百计利用这批看客去完成产品的冷启动,制造话题,制造裂变的时机,优化他们的产品体验,引导这批用户留存,给出较好的产品口碑将是成功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这些看客如果引导得当,转化成初期种子用户,对于产品的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快速调整产品方向甚至修正产品战略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2)弊的方面在于
如果产品体验存在明显短板,第一批产品看客**对于产品产生质疑,负面效应也**得到指数级传播。如果引导失当,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另外,**存在一部分怀有别的目的用户存在,这些用户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污染真实数据源,扰乱产品决策分析,需要认真进行甄别和筛选。但放到任何产品的目标用户基数来说,这批人绝对数量不**很多,也决定不了一款真正优秀产品的生死走向,毕竟好的产品和好的体验才是根本。
「产品蝗虫」只是新产品的极少数体验者,其实影响不了一个有明确用户定位,或者能明确的用户需求的产品。
往往因为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站在较高专业水平上去体验产品,所以他们**对产品的团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汲取好的反馈加以修改,所以对于成熟且理智的产品团队利大于弊。
利偏多吧:
弊端:
本质是没有蝗虫用户,无非是新用户的转化率不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体验一款新产品,一开始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拼多多,许多用户刚开始使用这款产品就是为了薅羊毛,用户在薅羊毛的过程中发现拼拼多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拼拼多满足了用户低价购买商品的需求,趣头条也是如此。
我的评论也**过了15个字,我能不能薅天天问的羊毛?如果薅成功了,满足了我挣钱的需求,我可能下次还**回答问题,慢慢的我可能**形成在天天问社区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这种用户是“蝗虫用户”吗?
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之所以叫“产品蝗虫”,说明这些人可能**对产品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款好的产品,通常需要不断迭代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微信、抖音和小红书,很少有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大众的喜爱。而产品在前期快速迭代过程中非常注重用户的反馈,真实用户的使用情况可以使产品不断改进和优化,而“产品蝗虫”过多可能**影响产品的定位,甚至影响到真实用户的感知。
因此我认为“产品蝗虫”不利于新产品的成长,甚至**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在产品早期还是应该低调一点,培养更多的真实用户,才能不断沉淀,厚积薄发。
产品蝗虫应该是比较特指那些并没有深入体验便开始评论的“产品经理”吧。
手机里数百个APP,把玩一小段时间就抛掉,实则没深入体验算不得用户。做出的分析、建议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参考价值,因为只体验表层,缺乏实际思考。
一款新出的产品,因为大家都是同行,捧的少,杀的多。一出产品的论调就是:抄的XXX,这不是就是xxx,**5毛必死。
当然也有小部分**真的深入去研究,集体讨论其深层的逻辑和思考,把自己想成创造者。这部分我觉得不该称作蝗虫了,他们对产品是有另一层的价值的。
所以按我定义的蝗虫,我更倾向于对产品并没有什么益处,坏处就是散播“谣言”,引来更多蝗虫,体验几小时就跑,继续散播“谣言”,产品的优点反而因为没有深度体验用户而被“谣言”埋没。
以上,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启动之前,产品要具备可以冷启动的内部条件和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蝗虫”用户就是造成外部生态崩溃的巨大因素。懵懂时期,至少对我来说,在刚上线产品的时候犯过一个很大的错误,把伪核心用户当成了核心用户——觉得和你沟通交流多的、在群里活跃的人就是核心用户。
曾经和一个伪核心用户深入交流过,他说:同样的产品我用过好几百个,我更在意的是怎么在这个圈里里面**存在感,如果这个产品的失败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效果,我觉得也是很好的,毕竟这样的产品每天都**出很多。
产品蝗虫:《GROWTH HACKER》中将这些用户定义为“产品蝗虫”,女性私密型产品流入很多男性用户;得到项目团队认可以期望拿到一个年薪百万的offer;怒**存在感带着其他人搞**一个产品……诸如此类。
产品蝗虫对于自增产品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对整个玩家群体和生态造成伤害,对游戏的口碑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的行为对产品的决策造成影响的话,那**导致游戏向一个偏离预期的方向发展,造成了还不如不听用户的话的尴尬境地。
如何鉴别呢?
个人觉得,产品蝗虫对新产品的利弊需要分产品来概论:
对于一些以广告和流量为主要营收手段的APP来说,产品蝗虫这类用户流量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高质量的用户了。因为这类APP的主要推广手段除了信息流广告以外,就是依靠福利补贴活动推广来裂变的,产品蝗虫用户也不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活跃用户。
但是对于依赖用户质量的,比如逼乎来说,大量产品蝗虫的存在是非常不利的,**影响整个产品的氛围。逼乎开发注册之后,很明显的就是干货内容显然不如抖机灵和福利内容了。虽然大部分用户不**成为内容的输出者,但是显然可以成为内容是否高质量的评判者,劣币驱逐良币。
而对于某些社交类产品来说,大量的产品蝗虫简直就是毁灭性的的,**极大程度的毁灭用户的产品体验。
“产品蝗虫”有点侮辱人的意味,我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表示强烈抗议!!
下文将使用“这部分用户”代替这四个字!
言归正传,我觉得这部分用户对产品是利大于弊的。
以上为部分精选回答,还有很多精彩回答囿于篇幅未能精选,大家可以戳链接查看呀: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p6o98.html
PS:认真答题认真思考的小伙伴们都棒棒哒~送你们一朵小fafa。
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到天天问和大家交流一下呀:http://wen.woshipm.com/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3期:钉钉一个B端产品,为什么广告老是针对C端人群呢?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2期:在付费阅读这件事上,微信团队想清楚了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1期:为什么老说“万能的淘宝”而不是“万能的京东”?淘宝你咋这么能~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0期:朋友圈广告爱用美女图?还能艾特好友?搞什么呀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8期:产品老司机站住!教教产品新人你的“套路”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5期:小红书的这道面试题,你的回答是……
精选问题每周有,欢迎食用~配合回复味道更佳(∩_∩)
本栏目由天天问小编 @Tracy 编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