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17:42 人气: 20 评论: 0
随着技术的进化(比如AI),仍然**不断出现更有效的匹配方式,和更好玩的社区模式。再加上社交产品的自然老化,和相对碎**化,这一切造成了,陌生人社交没有终局。
社交至少有3种:熟人社交、男女社交、兴趣社交。
头条的第一款社交产品「多闪」,是在做熟人社交。内容消费升级到视频,这个头条**对了,那社交沟通的方式有没有可能升级到视频呢?不知道,可以试试。这就是多闪。
多闪做大规模补贴是必然的。因为熟人社交产品的同边网络效应极强,我的朋友都用微信,我为什么用多闪?只有用大规模补贴把大家全拉上来,不仅你用,你的朋友也在,这你要再不用,就不是网络效应的问题了,是我这个App确实没有微信好用。多闪现在的日活应该还有几百万,代价是抖音强导量。
头条的第二款社交产品「飞聊」,目前看是在做兴趣社交。兴趣社交的介质是内容,是异步社交。这么看的话核心应该是内容分发的能力,这倒是头条的强项。人人**了,豆瓣老了,贴吧在走下坡路,这是飞聊的机**。但目前还没看到,飞聊的内容分发能力到底强在哪儿。
现在兴趣社交最强的,应该是快手。内容分发上,不是用结构化的小组,而是用视频流分发。同好交流上,不是用IM,而是用直播。快手是目前最大的直播公司了吧,100亿的流水,对比下上一波传统秀场直播,都活的不太好。
熟人社交、兴趣社交都比较寂寥,竞争者一般来自大公司,主要也是这个领域对各方面的要求很高。相比起来,男女社交就比较热闹了。
19年,男女社交最大的两家,陌陌股价一直下跌,探探则因为违规下架。另一边,Tinder的年营收达到了3.67亿美金。17、18年冒出来的产品里,有的还不错,有的已经没了声音。
在这个节点上,我想咱们可以再**一下男女社交这件事。
熟人社交主要是聊天,兴趣社交主要是看内容。男女社交就干一件事——匹配。
所以男女社交的命门就是,匹配的效率。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就是不同的人群,对效率的定义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对16-18岁的人来说,匹配的「多」,比匹配的「准」重要。因为对这个年纪来说,认识陌生人并不是为了干嘛,只是想扩扩列,聊几句,排解下寂寞,获得点认同。
所以你**看到UKI搞了一堆匹配场景。
但过了这个阶段,匹配的「准」,就要比「多」重要了。男女社交有个特点,就是得站在女性用户视角去看问题。因为多数情况下,社交中女性的话语权更强,尤其是冲动型社交。那对妹子来说,什么样的匹配才算「准」呢?
古人早就有了论断:潘驴邓小闲。
在男女社交里面,又分成了两个派别。匹配派和社区派。匹配派主要解决潘+小。社区派主要解决邓+闲。
匹配派的进步,是介质和算法的进步。
最开始的时候,是纯随机。不知道你们经历过,随便输一串qq号,然后加好友的时代……
然后有了粗粒度LBS和性别、年龄,你可以加到跟你在同一个城市的qq好友。
手机出现后,高精度LBS出现了。据说能精确到「-3cm」,精确度大大提升了匹配效率。但男多女少+**的标签,让陌陌的女性用户大量流失。最后依靠一对多的直播模式,站稳了脚跟。
探探的分发是图**+LBS,且沉浸式交互非常棒,匹配效率又提升了一大截。所以你现在,在各个陌生人社交产品里,几乎都能看到探探的身影。
后来出现了声音。声音分同步和异步,异步的比如「吱呀」;同步的比如「Soul」。
对于异步匹配来说,声音匹配效率很差,因为特征值太少、粒度太粗,什么萝莉音御姐音的,就那么几种,所以这种匹配就比较水。而同步的产品,基本等同于随机匹配聊天,回到了男女社交的原始时期,只不过之前是文字聊,现在是语音聊而已,效率也很差。也正是因为这一点,Soul前置了一个性格测试。在这提一嘴「音遇」,音遇的问题在于,过于游戏化了,导致根本没形成匹配。
视频匹配有没有呢?有,同步的视频匹配出来过一波,好像都死了。原因也是基本等同于随机匹配,效率极低。
异步的视频匹配,没有成熟的产品。原因是,视频虽然更真实,包含更多信息,但生产门槛也更高,这种产品的大多数视频还是一个人拿着手机自拍,只是增加了捋捋头发,拽拽衣领啥的。另一方面,看完一个视频要十几秒,一张照**只需一眼。
目前来看,匹配派上,效率最高的,仍然是探探式的图**匹配。这点从文章开头的各公司营收也能看出来。
社区派主要解决邓和闲。在社区里,你有两种途径追妹子,花钱和花时间。如果说匹配只完成了夜店搭讪,社区则提供了夜店的环境氛围和种种游戏。
社区派的起源,是唱吧、全民K歌——KTV的线上化。
社区派的集大成者,则是陌陌:狼人杀、K歌、玩非诚勿扰、拍卖,以及各种小游戏。通过这些社交场合,男生不断的显示自己的诚意和耐心。自己乐意花钱、花时间泡妹子,妹子不断得到荣耀感,最终二人组成CP。
有些社区里,货币体系甚至是封闭的,就是我打赏给你的金币,你并不能提现**民币,只能把这金币继续打赏给别人,但是还是有人持续的送。因为送礼物首先是社交游戏,收获的是荣耀感,或者说:有面儿,妹子在这里面,并非为了赚钱。
匹配派效率高,但一旦进入到IM,用户一定往微信转移。
社区派的问题则是匹配效率太低,新用户很难融入。目前各家的解决方案也非常类似,就是运营众包,引入家族。各家族为了自己的壮大,**拉拢新用户,这样能一定程度提升新用户的留存,代价是给家族一定的分成。
商业模式上,匹配收人头费,社区收社交费。人头费的逻辑可以参考探探,社交费可以参考全民K歌和语玩,二者都只赚了整个社交闭环的一部分钱。
现在匹配派和社**派已经在相互融合了,比如几乎每个社区派里都有类似探探的模块,但基本都是功能堆砌。
这两个问题,回答好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机**。
而随着技术的进化(比如AI),仍然**不断出现更有效的匹配方式,和更好玩的社区模式。再加上社交产品的自然老化,和相对碎**化,这一切造成了,陌生人社交没有终局。
孙金龙,公众号:金龙聊运营(id:jinlong946),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运营方向,欢迎多多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