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24:07 人气: 14 评论: 0
什么叫做“Re-Product(重塑产品)”:实际上就是从创新突破、把握市场脉搏、用体验作饵以价格筛选消费者。
蓦然回首,惊觉站在年前的最后一周。
在大家忙着准备“年货”,周遭世界拼命给你推送“干货”“私货”甚至是“洋货”的时候,我们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三篇“硬通货”。
作为本周的倒数第三篇推文,今天我们给大家准备的主题是“Re-Product(重塑产品)”,我们将**站在消费者、企业家和设计师的角度重新思考“产品”的定义。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对于“产品(Product)”的定义:
百度: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维基:产品(Product),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的载体。
相同的是它们都在强调需求,不同的是百度偏向于写实,维基侧重于写意。
整合一下: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用户需求(欲望也是需求的一种)的有形物体或无形载体。
简而言之:产品的本质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的一套解决方案。
多维展开:产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家和设计师联姻之后为消费者“量需定制”的使用体验;它要么是一段冻结的空间,要么是空间内所有感知的具现。
这样说或许比较笼统,我们不妨把视角拉回最近半个世纪:
1968年Sony发布世界第一台搭载特丽(Trinitron)电视影像技术彩色电视:KV-1310,把Sony一举塑造成全球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
1997年乔布斯重回Apple,2007年用iPhone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并于2010年携手 iPhone 4 宣告了苹果手机时代的到来;
1983年,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但市场却对戴森的新发明敬而远之,直到1985年戴森来到日本给G-Force找到了转机;1993年戴森在英国开设了研发中心和工厂,戴森牌吸尘器开始迅速占领英国市场,但直到2017年 Dyson 才凭借吹风机在中国一炮而红。
之所以拿这三个后现代“**级产品”举例,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品牌不管是消费者对于它们的定位“黑科技”、“潮牌”、“高端”,还是它们自己对于自身的设定:它们都曾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产品理念远远高于同类产品,很多产品虽然不是横空出世,但却能够在产品体验上脱颖而出;就像 Sony 重新定义了掌机和相机,Apple 重新定义了手机和电脑,Dyson 重新定义了吸尘器和吹风机。
还有一点比较让人在意的就是:在这个消费者忠诚度几乎趋近于零的时代,这三者的粉丝:不管是索粉、果粉还是戴粉,他们都有一种迷之“优越感”,以及若隐若现的“个人崇拜主义”;这何止是“忠诚”,这几乎算得上是“信仰”。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三家的产品是“真”的好,但重点不在这;重点在于这三者走得都是轻奢路线,在颜值上出类拔萃、在品质上体验**凡、在价格上无出其右;Dyson 的定价更是高于同类产品几十乃至上百倍,詹姆斯·戴森似乎拿到了史蒂夫·乔布斯的剧本,而且变本加厉。
是梁静茹给它们的勇气么?
不,是创新。
一旦他们的创新力枯竭,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像 Sony 和 Apple 目前被同类产品赶**,市值跌跌不休一样。
至于近两年如日中天的 Dyson 也迎来了它的挑战者,眼红Dyson 暴利的不计其数。
言归正传,在这里我们不准备探讨“罗曼蒂克为什么消亡”,作为近五十年来在各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级品牌”,他们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Re-Product(重塑产品)”:从创新突破、把握市场脉搏、用体验作饵以价格筛选消费者。
但事实证明,它们可以在短期内用“标新立异”来“引诱”所有消费者,但却无法在更长时间内继续“透支”这一部分消费者;Sony 的**金时代大概20年,Apple 10年,至于Dyson 的好日子好像也不多了。
很显然,Sony、Apple 和 Dyson 的“Re-Product”走歪了,那什么才是真正的“Re-Product”?
在思考“Re-Product”之前,我们需要明白 Sony、Apple和Dyson 的成功固然像是教科书一般的“照本宣科”,但它们太注重Re-Product的“奇技淫巧”,反倒忽视了当下用户对于一款产品的需求层级已经蔓延到感知时代对于“返璞归真”的苛求。
所以,Re-Product的第一层境界只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重塑”,这是术。
第二层境界才是整个认知层面的“革新”,这是道。
术的层面我们暂且不论,在道的层次我们又该如何更新自己的“底层逻辑”?
就像上文提到,产品是企业家和设计师联姻之后从胚胎养成的少年。
在这里它往往是男性。
2018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也即将达到1万美元,我们将进入“一万美元俱乐部”,迎来中国经济最瞩目的**礼。
此时此刻,我们对于一款产品的选择标准早就不像改革开放之初供不应求时期能用就行,我们慢慢开始关注一款产品的品类、品质、品牌和品味;尤其是当下供过于求国力全面上升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社**供求严重失衡,仅仅只是能用已经满足不了大家日益膨胀的需求,我们还要它的颜值、品质和感知的全面升级。
当下,用户购买一件产品,真的就和女士挑选对象一样严格。
尤其是在当下“她经济”盛况空前的大时代。
一款产品必须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消费者,才能继续谈情说爱:颜值决定有没有机**交往(一见钟情),品质决定有没有可能发展(日久生情),感知决定有没有“天荒地老”的可能性(情定终生)。
但其实消费者很多时候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在这个时候,一款承载了某种需求的产品出现往往就能够形成“锚点”,接下来就是消费者天马行空的时间。
当然,现阶段我们给用户提供的选择太多了,而且由于新材料、新科技和新的设计理念快速“迭代升级”,一款产品已经再难打动用户贯穿自己的整个“生命周期”;往往是在产品的使用期限内,用户就已经开始“喜新厌旧”;毕竟,新鲜感终究短暂,我们不能给用户提供更细腻、更刺激、更优质的体验,就自然留不住用户;分手,就是必然的。
而这,就需要我们在“谈情说爱”之上建立另一层更加稳固的情感连接“谈婚论嫁”。
也不是说和用户“谈婚论嫁”之后,用户就不**离开了;毕竟,人类不是还发明了“离婚”和“出轨”这些专利么!
但我们也没必要过于悲观,就现在而言,科技迭代太快,互联网企业也不怎么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金刚不坏”,而且大多数互联网品牌也不像奢侈品那样做“一锤子买卖”,它们更希望自己的产品被用户重复购买;所以,用户某种程度上“喜新厌旧”的本性也是在逼着互联网品牌自我迭代,这是商业行为的源动力。
消费者一旦欲求不满,产品的进化就永无止尽。
企业家对于产品的理解,往往是在消费者之后。
他们需要洞悉消费者的需求,才敢投入一定的资源对**自己的未来。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的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企业家**用营销广告、创造概念等各种非自然手段创造“需求”,就像中国居高不下的房地产:消费者真的需要买房么、真的需要买那么贵的房子,不见得;但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这个时候,企业家对于一款产品,一个新生儿来说,他,更像是父系,是一个父亲。
企业家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造人”的想法,然后拿出了部分资源,以及几张海誓山盟的情书(合同),和设计师看对眼之后;走,咱们造人去吧。
但其实一款产品的诞生,除了继承了甲方的基因,被甲方打上了自己的LOGO,在设计师怀孕的这段时间他是不怎么管的;等到产品走上生产线他才开始给他交学费。
当然,后续产品**礼之后他们或许还需要各种评测、包装和营销,毕竟用户挑选一款产品,产品自己是需要打擂台的。
这个时间阶段,企业家对于产品的感情很复杂,它被寄予厚望,甚至象征着某种传承又很脆弱,他们**把所有的挑剔、梦想和贪婪都强加于产品之上;流产和难产,甚至是堕胎大约都在消费者的视线之外。
产品,对于设计师的意义非同小可。
因为很多时候,一款产品能走多远、畅不畅销、有没有未来都取决于设计师。
这个时候的设计师是母系,是母亲。
消费者不购买一件产品,其实就是对设计师的否决;当然,这里或许还**有企业家决策失误的成分。
企业家不认同一件产品,其实还是对设计师的否决;这里或许也存在猫腻,但本质上还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产品“平平无奇”。
产品不像人,具有成长空间,在相对漫长的时间维度可以主动抑或被动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但产品不同,它的全部想象力早在设计师的草稿中已然枯竭,然后从流水线上“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后续潜力;哪怕是一款主打内容的电子产品,就算后续软件还可以更新、硬件还有机**迭代,但它的想象力必然有着自己的天花板。
当然,还有部分硬件产品可能像是乐高模块一样需要人为组装,才有可能成型,这种人为参与感本身就是产品的卖点,这是设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产品就像手机一样出厂的时候是性能巅峰,它也往往需要用户进行各种参数设置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此时的用户体验也是设计的一部分。
但不论如何,不管是需要用户参与设定、还是参与组装;只需要用户傻瓜式操作、又或者根本就没什么门槛的产品;它们都将在用户新鲜感尚未褪去之前达到“人生巅峰”,然后就开始执行属于产品本身的功能使命。
而这段时间,恰恰就是产品可以被“设计”的“生命周期”。
设计师对一款产品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他们要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资金以及有限的资历之上“带着镣铐跳舞”。
于是,怎么在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领域创造出有亮点、有卖点,有闪光点的产品,就需要设计师穷尽创意给出最优解。
对于一款产品而言,它其实是企业家、设计师和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具现产物。
虽然这个过程中或许还**面临监管、评测、广告和代言等环节,它们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引爆、又或者是雪藏一款产品;但这需要建立在产品的基本素养之上——如果产品不够好,营销无法长时间迷惑消费者;如果产品足够好,监管问题很大程度是可以避免的。
于是,决定一款产品的短期爆发力和长期生命力最后又回到了企业家、设计师和消费者这里:企业家需要对消费者有足够的洞察、对设计师有足够的信任;设计师需要对企业家有足够的责任、对消费者有足够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旦消费者对产品有足够的热爱、对设计有足够的兴趣,这就是“**级产品”。
产品,就像是企业家和设计师为消费者“量需定制”出来的追求者,企业家给了他遗传(品牌一贯风格)和家教(产品走下生产线之后堆砌的资源)、设计师给了他天赋(产品想象力)和胎教(产品走上生产线之前创意和现实的平衡);生而为人,它的价值就是吸引消费者“购买”。
在“她经济”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完成购买就像是在谈恋爱,消费者很少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产品主动站到台前散发自己的“荷尔蒙”。
这个时候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恋情,虽然是“明媒正娶”,但以产品地位之尴尬倒更像是“入赘”。
幻梦邪魂,微信公众号:wanyidongx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每一次输出至少都有一次有价值的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