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25:41 人气: 4 评论: 0
当风口不再时,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陷入双重窘境:既没有钱,也没有低成本流量。此时,除了拼团队,还能拼什么?
关于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策略,**曾评论道:
“传统行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而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Be the Best。”
巨头有钱、有流量,才**只强调团队,对于一般的互联网平台而言,既要拼团队,更要拼流量、拼钱,离钱越近的行业,越是如此,比如互联网金融。
问题是,当风口不再时,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陷入双重窘境:既没有钱,也没有低成本流量。此时,除了拼团队,还能拼什么?
宏观层面,我们一直在强调战略定力,这种定力,来源于对“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信心。一般来讲,只有对未来有信心,才**对当下的困境与挫折有耐心。
把互联网金融拆开来看,有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三个内涵,从趋势上看,两负一正:互联网增量红利不再,金融需要防风险,只有金融科技仍方兴未艾。
综合影响如下:
(1)所有的细分领域龙头,都不必悲观
当互联网增量红利不再,靠模式、产品逆袭的好日子没有了,新晋独角兽日渐稀缺,尘埃落定,**踞存量市场的巨头和细分领域的龙头们成为受益者。此时,追求高增长难上加难,服务好存量用户,安然过冬问题不大。
(2)所有的平台型机构,都不必悲观
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伴随着低端和过剩产能出清,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也在下降。在此背景下,借款企业和借款个人违约率上升,凡是承担信用风险的机构,都在经历苦日子,而不承担风险的平台型机构,靠流量、撮合、金融科技服务费度日,则不必悲观。
(3)所有的金融科技机构,都不必悲观
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科技驱动是大趋势。越是在转型期,越是过苦日子,金融机构越**勒紧裤腰带发力金融科技,动力正足。这一点,与大家越是焦虑,越愿意听罗胖演讲、去得到买课是相似的道理。此时,真正的金融科技类公司,正好发力B端市场,也不必悲观。
如果不在上述三类机构之列,也有不悲观的理由。准确来讲,当前的行业趋势是分化,而非寒冬。分化,恰恰是做大市场份额的好时机。风口环境下,可能为了一个点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打拉锯战;行业分化期,只要活下来,市场份额唾手可得。
以P2P行业为例,2018年6月份以来的行业大分化中,头部平台放贷能力萎缩,但市场份额依旧有显著提升,这个时候,只要活下来,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信心很重要,这是第一点。
风口的消失,是行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外在表现。环境变了,发展模式也要变,这样才能增大活下去的概率。此时,要顺应行业趋势,转变思维模式。
(1)要盈利,要赚钱
在互联网红利阶段,机构们奉行的策略是“最大程度获取用户,利润是获取用户后的一个结果,不应当成为被追逐的目标”,头部机构便是这样成长为头部的,亏损拓客,成为潮流。
当风口不再,获客成本太高,这样的打法就失灵了。此时,市场关心的是,如果不能赚钱,还能算是生意吗?
那些不能直接和间接贡献收入的产品和用户,不能再是现阶段的重点;那些仍要大量烧钱的业务线,则需要被精简。正如德鲁克讲过的,每一个有机体都必须清除无用的废物,否则它将毒害自己。大量烧钱的业务,此时就成了有毒的废物。
所以,无论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过程不再重要,结果最重要,要盈利,要赚钱。
以支付为例,当盈利成为王道时,一贯重视用户体验的支付巨头们也理直气壮地开始收费。从免费到收费,作为用户,不需觉得被背叛,趋势而已;作为机构,也不必有什么负疚感,形势比人强。
(2)从C端到B端,需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化
城商行、农商行和中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日子难过,转型动力强,为金融科技公司发力B端提供了机遇窗口。从C端到B端,需要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化。
一是摒除流量思维,以专业取胜。
前者是一种“快”思维,强调追逐风口与快速上量,以广度取胜;后者是一种“慢”思维,强调模式打通和以点带面,以深度取胜。
关于这一点,可参考有**CEO白鸽就SAAS服务的一段评论:
“做SaaS一定要摒弃掉追热点和炒概念,只关注完善产品和为商家提供服务。SaaS有成型的商业模型可以沿用,基本规律逃不开四个步骤:
- 功能完整、服务周到
- 案例证明、行业深入
- 生态完善、不断迭代
- 和被服务商家一起共建未来。
二是开放心态,授人以渔。
C端服务,直面最终消费者,重在体验,不需要告诉用户产品的实现路径与过程;B端服务,本质上是B2B2C服务,要帮助中间的这个B具有服务C的能力,授人以渔。
此时,B端服务不能做成一个黑盒子,而是要教**你的B端客户怎么做,需要开放心态。有机构担心“教**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其实,无论你选择开放还是封闭,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结局,B端客户终**离你远去,如果你不能一直保持升级和进步的话。
作为金融机构,最致命的风险有两个:一是偿付能力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没有好资产,可变现资产无法覆盖负债,资不抵债,需控制不良率;后者则是即使有好资产,但短期内无法变现,需要做好资产配置,提高流动性资产占比。
很多时候,这两个风险还**相互转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遭遇了流动性风险,很快就发现,流动性压力下,金融机构的存量资产遭遇“价格下跌-资产减记-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成为有毒资产,流动性问题已经演变成偿付能力问题。
对金融机构而言,在行业洗牌期,恰恰是这两类风险高发的时期。该怎么办呢?办法如下:
(1)远离偿付能力风险,最佳的策略就是轻资产
这是银行业一直追求的中收模式:只收手续费,不承担信用风险。2017年以来,很多巨头转型开放平台,可视作一种提前应对。只不过,对很多打着开放平台旗号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业务检视:如果仍变相承担信用风险,则规模越小越好;只有在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才可放开了手脚大发展。
毕竟,风险可以被转移,不可被消灭,总有机构要承担风险。巨头可以走轻资产战略,中小持牌机构以放贷为生,必须和风险打交道。此时,最佳策略就是进一步分散风险,拉更多的合作伙伴进来,风险共担。同时,谨慎涉足高风险业务,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2)远离流动性风险,最佳的策略是稳定资金源
多数情况下,资金渠道的突然抽离是平台陷入流动性困境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行业调整阶段,谨慎情绪占上风,资金渠道的不确定性增强,更需加倍留意。
此时,平台应做好两手准备:
风口在时,猪都能飞起来;风口不再时,有真本事的才能活下来。在商业语境下,所谓的真本事,就是做同样的事情,比别人做得好。
所以,千言万语也只有一句话:做同样的事,比别人做得更好。不必在意是否同质化,也不必做得太**前,领先半步即可,而这半步的领先,却并不容易。
如何做到领先半步呢?我也不知道。但我想,稻盛和夫先生应该知道,所以,引用他的一段话来结尾吧:
“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我也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亦即,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够实现的也实现不了。
换句话说,内心的愿望和渴望就原样地形成了现实中的人生。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时,首先应该想想自己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并愿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强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热情,这是最为重要的。”
人是这样,企业也一样。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
本文由 @薛洪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