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不投资技术


时间: 2021-08-03 09:32:06 人气: 10 评论: 0

回顾**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成功的关键更多的是在于产品,而不是技术。这么多年,**一直都秉持技术服务于产品的念,不脱离产品空谈技术。

 

**股价在国庆期间跌至304港币,触达年内最低,相比今年二月476高点时的风光无限,三去其一,怎一个惨字了得。

最新一季财报的未达预期和更趋严厉的游戏监管加剧了对**的担忧,接踵而至的几篇网络热文《**没有梦想》、《**是该全面反思**战略了》、《**技术建设是否落后同体量的其他公司》更是火上浇油,把**推向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仿佛一夜之间,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网络上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俨然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总办精英是否读过网文以及对待网文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但前CTO张志东(Tony)最近接受内部采访的谈话似乎在为架构调整做铺垫,网民呼吁与内部采访遥相呼应,似乎架构调整已是势在必行。

终于,虽姗姗来迟,却又迫不及待(甚至在内部公告之前),**赶在国庆前夕对外宣布了第三次架构调整回应网民的关切和期待。

**为什么不投资技术

近半年多来,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但结合贸易战的大环境和中概股的集体表现,似乎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阿里没做错什么,却也从几个月前的高点211跌落至154美金,真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的基本面没有变,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投资的互联网新贵扎堆上市,微信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近10%,手游日活依然取得两位数增长,而游戏营收受损主要因为吃鸡类游戏受政策影响未能商业化,游戏的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没有下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本事实。

虽然形势未必那么悲观,但**承受来自头条、抖音、钉钉以及游戏监管的巨大压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调整效果如何,留待时间验证,在此不做过多臆测。

**在技术上的组织和布局饱受诟病,批评集中于没有技术中台、未能横向打通、以及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应用不够,此类批评有一定道理,引起广泛的共鸣,但这都是事物的表象,却未曾探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探讨**技术势弱的原因,以及不重视和投资技术的利弊。

一、技术对**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回顾**的成长史,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形成这种局面。**依靠**起家,依靠游戏变现,依靠微信转型移动互联网,依靠投资收购拓宽护城河、构建起庞大的企鹅帝国。

**讲产品为王,以产品见长。

厂长**被封鹅厂首席产品经理;微信张小龙也凭借对产品和用户的精确理解和细致打磨创造出宇宙最强APP;另一款拳头产品《王者荣耀》也赢在玩法创新,游戏行业的共识是游戏技术已趋成熟,技术远不是游戏成败的决定因素。

纵观**的发展史,**依靠敏锐的嗅觉,不失时机地推出应景的产品,从而保持和强化社交领域领头羊的位置,跟黑科技真的半毛钱关系没有。

当然,**的技术从创业之初就是及格的,没有掉链子,没有坑队友,并伴随产品不断演进和提高,满足更多的产品需求和更高的同时在线数要求,但这些技术其实很多在业界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在github找到参考。

正因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而不是技术,所以,自始至终,理**都秉持技术服务于产品的念,不脱离产品空谈技术,给外界一种**技术很弱的印象,而这恰恰是**务实的反映,也是致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业界素有“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的产品”之说,其中百度以技术见长,早在4-5年前便已启动《少帅计划》广聚英才,历年来从Google,MS等顶尖公司挖来的技术大牛不胜枚举(陆奇、张亚勤、吴恩达、王劲、张瞳、余凯等),青年才俊亦不计其数(楼天城、陈世熹、戴文渊等),但结果呢?

百度商业上远远落后于阿里和**、且差距越拉越大,挨的骂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显然,百度的例子并不能支持技术至上论的观点,这些大咖的技术能力和技术视野毋庸置疑,却并未给百度带来商业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升。

由此可见:没有好的产品方向和有力的组织保障,终究还是留不住人,就像外国专家拯救不了中国革命,人来人去,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早年亦曾从MS公司挖来熊明华做联席CTO、从Google挖来吴军做SoSo,但后面结果大家都知道,SoSo没有做起来、卖掉了。

二、**技术实力到底怎么样?

Tony认为:**技术建设上,主要是云这一波落后了。

国内如果没有云的话,**各个BG的技术,和国内同行对比的话,都毫不逊色,都最大程度满足了各个产品的需求;但从国内同行上云的2012年开始,**内部却一直没有动作,导致这一年开始被国内对手拉开距离,但对公司业务而言,内部的观点是目前技术也够用了。

外界常常低估**的技术实力,这是对**的最大误解,这可能跟**的不**宣传有关,**几乎从来不**对外去讲公司技术如何了得,公司技术晋级到专家也都需要产品背书。

自3Q大战后,**开始拥抱开放策略,2016年后,技术研发也在积极地向开放、共享迈进。

目前**在github上的开源项目有近60个之多,并相继成为OpenStack基金**、Linux Deep Learning基金**、Linux基金**白金**,并为这些基金**贡献多个顶级开源项目。

**的国产狗“绝艺”17年3月横空出世,11连胜夺取UEC杯震惊业界,18年1月让两子赢柯洁,却不料在3个月后被微信翻译团队业余做的围棋AI PhoenixGo(已开源)反**,引发知乎一阵热议,由此可见**技术的不俗实力。

**和微信近十亿的同时在线数,足以证明在IM技术领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因为其他公司无论IM技术再好,终究是未经验证,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最好的DBA在阿里,因为淘宝的网上交易有中国最大的数据库应用场景。

另外微信团队在分布式一致性存储和队列亦有深耕,做后端开发的都知道,对于无状态服务的互联网应用来说,最具挑战性的技术工作其实是后面的分布式一致性存储,这些关键技术是交易和支付的基石。

多年来,很少有**出现影响面大的事故报道,整体稳定性表现优于阿里,而先于微信推出的米聊在人数一上去之后便崩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由此可见,**的技术能力应该不逊色于BAT其他两家,至少是能支持业务和发展的。

三、**技术的话语权缺失

**的核心决策和管理机构是总办,这颗**大脑由各CXO+各事业群总裁组成,包括:CEO**(Pony)、总裁刘炽平(Martin)、COO任宇昕(Mark)、微信总裁张小龙(Allen),CIO许晨晔(Daniel)、首席战略管(James)、**汤道生(Dowson)、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LS)、广告主席刘胜义(SY)等。

奇怪的是**没有CTO,而友厂阿里的CTO几乎是仅次于CEO的实权人物。

其实一开始**是有CTO的,大师兄张志东(Tony)作为首任CTO一手奠定了**的技术架构,后来从MS挖来了熊明华做联席CTO,但后来熊在2013年离职,Tony在2014年初退休,半年内连失两位CTO,对**技术打击甚大,直接导致**CTO空缺至今。

没有技术领军人物、CTO缺位直接导致技术势微,技术在总办没有了代理人、话语权缺失,从而无法做技术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其实总办有不少技术出身的高管(Pony、Mark、Allen、LS、Dowson等都是),但就像种地出身的人飞**腾达之后大多对种地再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当一群产品经理和投资高手聚在一起开**,要是讨论和规划起技术来,实在太过蹊跷。

Tony作为**主要创始人,五虎将之一,挑起技术大梁,横向打通各业务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威望和能力应该都足够,但遗憾的是,Tony几年前便已退出公司日常管理,只作为**学院名誉院长,扮演顾问角色。

空降的CTO想要处理如此纷杂交错的利益关系,协调各事业群横向打通业务技术体系,统筹规划和推进技术演进,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既然无人堪当此任,就宁缺毋滥,从而空缺至今。

任由各事业群各玩各的,差不多每个BG都有一个技术闭环,唯一共通的是C++(C++相当于**编程语言的普通话),其实各BG各玩各的,没有影响到业务发展的话,也无甚大碍,因为各BG业务各有特点,差异很大,强行统一,反倒怪异。

但牵扯到一些公共基础模块和需要信息共享层面的事情,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终究差强人意。

四、技术工程事业群扛不起技术的大旗

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定位为集团提供全方位运营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提供搜索基础技术、网关接入、底层系统等,专业服务于业务。

说实话这个BG在公司存在感不强,在产品为王,业务导向的**存在感强不到哪里去,年终奖吃大锅饭,好在不那么忙(IEG羡慕TEG加班少),技术升级也快。

因为TEG作为单独的BG平行于其他BG,既要服务于其他BG的业务,又要跟其他BG竞争,这等于需要有成全别人之心,又还得经常比划拳脚,关系可谓相爱相杀,内心必定相当纠结。

业务BG有钱有人,自然想甩开TEG赤膊上阵,偶尔还**觉得TEG支持不力;TEG为人做嫁衣,做好事人家还不一定买账,估计还常念想业务给我做可能做的更好。所以一边是TEG抱怨自己降级为专业运维,一边是业务BG抱怨TEG尸位素餐。

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其实本质的原因还是组织架构,没有强有力(包括影响力)的技术领导是不可能把技术输出到各BG,辐射影响到全集团业务的,这块可能阿里确实做得更好。

五、**为什么不大力投资技术?

前面讲了不重视技术的组织架构因素,再讲一讲不投资技术的现实因素。

**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技术先进,当然,靠技术领先的伟大公司也有不少,比如Google,G是靠技术驱动的高科技公司典范,大数据兴起之时,Google依靠GFS,MapReduce,BigTable三篇论文奠定其霸主地位;AI时代又通过AlphaGo和TensorFlow再加上一波风骚的宣传拔得头筹,在其他细分技术领域Google技术亦遍地开花;国内的华为,早期依靠价格优势,后来依靠技术优势也强势崛起。

但显然,国内互联网情况有些不一样,BAT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很大原因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选对赛道才是制胜关键,至少阿里**是这样,阿里在早期就选对了拥有无限空间和可能的电子商务领域切入,而**则成功抓住了通信和社交兴起的契机。

中国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市场,世界互联网巨头进入大多水土不服(因为一些你懂的原因)。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最终落荒而逃的例子(Google干不过百度,ebay在中国亦折戟沉沙)比比皆是。

所以,国内互联网企业大多能复制硅谷的成功,比照国际巨头生长出一家中国特色的行业巨头来。

靠选赛道获胜在世界范围内亦类似,靠网上卖书起家的亚马逊,论技术实力的话,可能Yahoo不知道比它高哪里去了。而今一个市值逼近万亿美金,与Apple互争高下,成长为**级巨无霸;另一个高开低走,沉寂无名,国内业务被阿里收购。

可见选对赛道做正确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的高管们,一手缔造和见证**奇迹的精英不可能不谙此道,对于总办的各位老板来说,选对业务方向,找准发力点,远比关注技术更为重要。

互联网企业如果不上云的话,技术的天花板其实是很低的,上云,才能提高天花板,给技术高手施展的空间。

目前炒得火热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其实放眼全球范围,这两项技术的商业应用也是世界难题,其难度甚至远**技术本身,至今尚无真正靠此技术做大的商业公司。

很多机构和个人,鼓吹AI和区块链,其实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靠**概念圈钱拿投资;而AI领域真正的世界级专家(比如三巨头Hinton、LeCun、Bengio)对于人工智能却要谨慎甚至悲观的多。目光高远、嗅觉敏锐的业界先锋,预见到这两项技术的广阔前景,而真正投资于此,回报可能是漫长的,而人们总是热衷于炒概念,热衷于想象和未来,不然生活岂不过于平淡?

六、**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在某些领域,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技术的应用场景,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应用场景却大多被巨头垄断,这样,他们可以不慌不忙的坐等别人创新,只需要保持对业界新技术的关注和跟进,等别人趟出一条路来,她再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轻松实现躺赢。

听起来不够光彩,但商业公司,大多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赢得竞争,似乎也无可厚非。技术上如此,产品和商业创新上亦如此。

创新是一个好词,人人都喜欢,都欢迎创新,代表着正确,但创新是困难的,是不可规划的,而且是极富风险的。

人们为创新欢呼,但却常常忽视创新失败的代价,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不一定思维僵化故步自封,而是他必须平衡风险和收益。而键**侠置身事外,总能弹指间灰飞**灭,但真正把责任和权力赋予你,CEO让你当,做决策却远不如敲键**般轻松。

**的核心竞争力在流量和平台优势,很多互联网新兴公司接受**投资也是因为**能给她倒流;在过去的几年,**的流量和平台优势甚至成为她战无不胜的独门秘籍:复制别人的路,后发而先至。**游戏、**浏览器、**音乐、**网、**视频都是后来居上。

通过美其名曰的微创新,抄袭别人的模式,既避免了创新的巨大风险,又享受到流量的滚滚红利,**曾沉迷于此不能自拔,直到最近一年,头条的崛起,抖音的爆红,在**的社交版图撕开一道口子,生生抢夺**流量,才让**第一次真正切切感受到疼痛,虽表面稳如老狗,实则内心慌的一批,于是调兵遣将,围追堵截,无所不用其极,却意外发现,以前的招数似乎不再灵验,快报不能复制头条的成功,微视亦不能阻挡抖音的脚步,可以想见总办精英疲于应付一筹莫展的狼狈,而外界的批评声浪无疑是雪上加霜。

六、不投资技术的危害性

所谓**没有梦想,如果把梦想理解成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或者老生常谈的change the world,那**被扣这顶帽子,其实不冤。

只是想依靠流量优势收割利润,通过投资扩大版图,在之前看来,这确实是一条简单稳妥而行之有效的捷径,才不**去走其他“弯路””和“邪路”呢,躺赢才是豪门应该干的正经事,实在犯不着绞尽脑汁去搞业务创新,又或者像阿里云一样投资技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前面讲到**不重视技术的各种原因,最后说一说不重视技术的危害和后果:

国家强调建立创新型国家,强调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不投资技术跟国家指向相背,重视技术在中国是一种政治正确。

不重视技术不利于公司品牌建设,不利于人才招聘和引进,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容易招黑找骂。

不重视技术,不给技术人画饼,**损伤员工积极性,**有30%以上的技术人才,没有上升通道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虽说**、微信、游戏的成功,技术不是关键因素,但终究是重要因素,不搞技术至上论,也不能技术无用论,目前技术够用,但更强大的技术能推动业务更快发展。

投资技术就是投资未来,必须心怀相信,投资一些高大上的事情,就像美国搞登月并没有带回金银财宝,但不还是一波节奏把对手带废了吗?

最后一点,讲好技术故事、才能推动股价上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可喜的是,在网友为**量身定制的第三次变革里强调:

**将成立技术委员**,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打造具有**特色的技术中台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公司的技术资源利用效率。**也将持续投资于未来前沿基础科学,继续加大对AI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量子实验室的投入。

在没有CTO的情况下,怎么开源协同、怎么加强基础研发和打造**特色技术中台,确实是一项极富挑战的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我不想种地,运营有个人公众号:码**杂役(whatis9527want),欢迎关注

本文由 @我不想种地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网络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3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