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33:44 人气: 7 评论: 0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开始放缓,一切饱和之后,未来一切商业的战场都是时间的战场。
整个世界已经没有了不被互联网染指的存在。就算是空气这个似乎与互联网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实际上也有联系:
你**打开各种APP应用查看一下今天雾霾怎么样,然后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去抱怨下或者晒下好天气;再比如你回到家看到你爸又在看各种“神剧”时,也许你**立马跑到知乎上问“我爸老喜欢看手撕鬼子的神剧怎么办?怎么引导?”。
与水电煤公路等等这些基础设施不同,这些基础设施永远有无法染指无法改变的其他事物,但是互联网这头庞然巨兽却穿透了一切,改变了一切。
如果将互联网对这个世界上划分出一个维度,那么回到我们最熟悉的维度,无疑是时间与空间,而任何的互联网产品也其实也都是在这两件事情上下功夫。
互联网并无法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但是它却改变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在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
古人存储信息的方式非常困难,早期是石板,后来是竹简,而有了纸张之后则算是迈出了一大步,但实际上纸张存储的方式依然让人痛苦。
存储与保存文字依然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我们要在浩瀚的图书中寻找需要的知识,一直像是大海捞针。
在以前时代,信息是不容易存储的、信息也是不容易获取的,获取文本信息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
而互联网,让信息变成了云。
它需要的介质极少,普通的一本txt格式的书仅为2M左右,每一个人从云端下载,云存储的边际成本为0,所有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
不仅如此,我们想要获得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搜索获得——获得任何信息。
再到现在,有了今日头条这种资讯推荐模式,我们甚至不用主动去寻找信息,可以等着各种信息被推送给你:成千上万的信息,24小时只要你想要就**向你涌来。
也就是说:人与信息的空间,从遥不可及变成了触手可及,被一步跨越。
无处不在的信息正在充满我们的世界。
什么是劣质的信息,优质的信息?一切价值需要被重估,需要我们重新去定义,人脑也将逐渐进化。
互联网让我们可以从一个有限的屏幕,进入一个无限的空间。
方寸之间,万千世界。
信息之间也存在空间,即每两条信息之间的关联,以前依靠人来连接,就像学术研究一样,在纷繁的文献中找到各种信息,最后产生碰撞。
诚然,现在很多事情依然需要如此。
但在互联网时代,机器开始连接信息;搜索引擎诞生了一个叫做“**链接”的技术,用户轻轻一点,就从某个网页跳转到了另一个网页,不断的在相关信息中进行游走。
而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智能推荐”,机器通过你的阅读记录,全力以赴的为你推荐感兴趣的文章、音乐、电影、电脑、手机、洗衣机等等信息……马不停蹄的向你涌来。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正在被机器重新定义距离;机器**根据每个人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年龄、兴趣、收入等信息,精准关联一切相关信息。
在数字化生存的世界里,你在互联网中的行为化身为数据,你也成为了信息本身,被其他信息所关联。
在传统世界,物品就是物品,占据的就是物理空间。但是互联网世界,这些物品还拥有了互联网属性,这些属性占据了你的互联网空间。
例如一件衣服,你买的时候还**考虑,自拍的时候**不**好看,后面**传到朋友圈。再比如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某个酒店、某个旅游景点等等,这些物统统**占领到你的互联网空间。
而你的互联网空间,一方面是无限的,因为**几乎可以无限存储;但另一方同样也是有限的,因为在朋友圈的信息流之中,你朋友们注意到你的时间有限。
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联网,任何物品也都实现了数字化生存,所有一切你看到的商品,借助淘宝、京东、外卖平台、上面服务平台……你都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而不需要跋山涉水的去到某家店才能获得服务。
互联网空间的物品,也在反过来占据你的物理空间。
因此,现在的物品已经跨越了实体与虚拟的概念,可以在我们的虚拟与实体空间随意游走,再无边界。
只要人类需要,它们就随时出现或者消失。
这里我主要谈的是物联网。
未来的物品将**越来越智能,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语音召唤,而物品之间的空间除了物理上的距离之外,还多加了一层互联网的空间——通过人工智能调度中心,两个物品之间的距离与位置随时**发生变化。
简而言之,过去的物品都是静止的,需要依靠人工移动;而未来的物品则是活动的,根据人类需求随时移动;例如智能扫地机器人,通过智能手机操作,他们就定时启动,不辞劳苦的把家打扫干净,没有抱怨。
物与物的空间,从静态变成了动态,从与人无关变成了只与人有关,借助于互联网,物与物的空间因为人而随时改变。
试想一下: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是如何向周围人传递信息的?
今天放学后,你买了一本杂志,结果发现一篇文章写得太好了;你要告诉你的朋友,需要在第二天,把这本杂志带到学校,给你朋友看,最后再交流。
但是现在可不是了哦。
你一旦在微信上看到某篇好文章,可以不用跑到学校,不用带上一本杂志、一本书、一张纸条,也不用等上半天时间,可以在一瞬间发送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发到朋友圈,那么可以在这一瞬间发送给所有的朋友。
这种改变是极为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彻底消失了。
同时消失的还有时间:
在PC时代,我们使用**或者聊天室,经常**说“再见”、“明天见”等等,是因为下线就是下线,那时的互联网只能占用我们部分的时间,但是现在的互联网却占据了我们全部时间。
此前手机**取消了隐身功能,是**遭遇了自3Q大战之后,最强大的用户压力。但是**并没有做错,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天在线的世界,24小时在线随时接收消息的世界。
同样转变的还有身份:
PC时代的互联网是虚拟的,每个**后面都是一个虚拟的,不真实的人。但是现在的微信,我们已经很难感受到对方是个不真实的人,在微信中,我们其实已经变现建立起了一个实名制世界。
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进入到了随时随地的年代,我们将**越来越难以感觉到彼此空间的距离,取而代之感受到的是那个24小时在线的人。
时间的改变,即一切建立在人之上,人为时间赋予意义,而互联网正在改变这种意义。
以前的厨房是父母用来做饭的,父母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菜场挑菜、与人讨价还价,回来洗菜,做菜,洗碗…….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厨房也许是用来拍照的,偶尔下一次厨,必须拍好看些,因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点外卖,吃完也不用洗,直接扔小区垃圾桶。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通过理性的计算,我们发现自己做饭的成本其实远远高于外卖,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就是分工协作,而移动互联网让整个厨房也分工了出去。
此外,还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帮你扫地,智能空调**帮你恒温……
越来越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开始可以放手,越来越多重复性的工作开始消失。
我们的父辈**经常因为小孩偷懒而进行各种责备,批评其不努力,不上进——因为在他们那个没有人工智能的世界,不劳动就**饿死,而努力与勤奋则是适应世界的最好方式。
而未来,即使你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去适应世界,或许这种连机**也已经没有了。
作为时间的消费者,互联网让时间的消费方式不再被空间约束。
父母辈的时间被大量的安排在了工厂、组织的各种基于地理位置的集体活动中,时间被约束在了空间中,时间必须在空间中消费。
而80、90这代人,我们通过互联网解放了这种空间约束,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加入各种组织,贴吧、B站、微信群、**群……
你可以去你任何想去的地方——只要你打开Earthcam这个网站,他帮你实时直播全球的风景。
而移动互联网,同样让时间从任何不必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见缝插针的出现。
在农业工业时代,我们依然是整块时间的消费者,我们唯有在下班之后才能拥有自己的时间,去消费。
而这个时代,你已经处于一个24小时在线的状态,时间消费的机**无处不在:可以看个短**,**个朋友圈微博、吐个槽、晒只猫……
每一秒钟,我们都可能成为不同的人:上一秒是公司职员,下一秒是学习者,再下一秒又是女权斗士,我们随时切换着自己的身份、态度、情绪、立场。
医学界有一个词叫ADD,注意力缺失综合征;似乎用来形容现代人再合适不过,而碎**化的时间消费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成为ADD。
这一切,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过去我们都将注意力放到钱上,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时间不值钱,所有人都极为拼命的用时间去换钱,所以资本主义才能榨取每个人的剩余价值。
但机器正在让我们解放,技术之下,活在未来的人类,可能只需要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就足以养活自己一年。
而在分工之下,我们再也不需要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能够消费的时间开始越来越多。
那么这些剩下的时间,我又该如何消费好?
于是可以看到的是:时间与金钱的交换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开始愿意为内容付费,而不愿意为了省钱,去花费时间搜索各种盗版内容,因为时间开始值钱了。
两年前《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有一个洞察非常准确: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开始放缓,一切饱和之后,未来一切商业的战场都是时间的战场。
未来的商业世界,再无边界,游戏商家的对手不再是同行,还有一切与时间有关的一切。
首席发言者,微信公众号: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工具产品和人工智能领域,擅长AXURE,兴趣爱好看书,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