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社交新贵”全都是……


时间: 2021-08-03 09:33:50 人气: 10 评论: 0

今年新冒出来的社交产品的速度堪比韭菜,唱衰微信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现在,笔者只好本着客观的角度,来喷一下这些“社交新贵”。

今年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先是朋友圈里对**的唱衰看空连绵不绝,(但我得讲句,乱总说**没有梦想绝对是在敲警钟,后面的跟风的那些真的看不懂。)搞的**好像快要倒闭了一样,接着是新的社交产品冒出来的速度堪比韭菜,一茬茬的让人眼花缭乱,搞的微信好像大厦将倾了一样。

而一直标榜是“杨浦张小龙”的在下,也因此被一大圈的VCer和产品经理就社交的问题,问东问西不堪其扰。

前些天又被好几拨人赶在屁股后面催稿叫我赶紧出来对目前的“社交新贵”指点江山一下,要不是被逼的没辙了,最近潜心研究AI大数据方向的本人只好众望所归,出来喷一下了。

01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在中国过去的25年的互联网史上,社交这个赛道里,只成功过一家公司,就是**。还有一家是打着社交的概念,最后眼瞅着社交网络彻底梦碎而转型成了搞秀场直播模式,忽悠华尔街的那帮外行人找不着北的陌陌。

其他所有的社交概念的公司,全灭。

并且在中国,社交软件的霸主地位交替,也只发生过一次。那次权力交接的路径还是完全无法复制的,是在**内部,**战略意志主导的前提下,接合外部移动环境崛起配合的结果。所以在中国做社交不仅是成功率低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创业企业与VC风投,都没有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可以描绘出必达社交软件霸主地位更替的方法与路径。

其次,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目前这波“社交新贵”都有些什么玩家。

目前市场上比较受关注的社交新贵按照产品的发展路径,粗略上我把他们分成两大派别:旧连接派与新场景派。

别太纠结这两个派别的名字,我其实完全是随便取的。他们的区别其实是更偏向于做通讯或者利用原有的社交网络路径,还是更偏向于基于新的场景路径来构建社交或社交媒体。

  • 旧连接派目前的代表有:子弹短信、echo、POP、Spot、AliceMap。
  • 新场景派目前的代表有:Soul、一罐、微光、flow、Soda、即刻、Summer、Timing、唔哩星球、Uki。

如果按照具体的策略还可以再细分:

  • 通讯工具组:子弹短信
  • Snap组:echo、POP
  • LBS组:Spot、AliceMap
  • 树洞组:Soul、一罐
  • 看**组:微光
  • 社交媒体组:flow、Soda、即刻
  • 青少年组:Summer、Timing
  • 假面晚**组:唔哩星球、Uki

那接下来我就一个个开展讲讲。

02

先说说“旧连接派”。

首先搞通讯工具的子弹短信。

这个产品其实挺无聊的,产品本身最大的看点居然是他的投资人罗永浩。这就让我想起去年年底一度风光无限的“冲顶大**”,冲顶大**那**儿抄了美国的**,卖点也是自己的投资人王思聪。王思聪微博一转火的不要不要的,然后,今年现在凉的嗖嗖的。

从榜单第一掉到了目前教育分榜800+,冲顶正在冲击底部。子弹短信的趋势乍看起来可能也差不多。

这新增趋势是不是还和冲顶挺像的?

当然子弹短信真正的看点不**是老罗,他一个英语老师又不**做产品,除了摇摇flag以外,平时和我这种臭码字的一样,对产品也做不了太多帮助。对子弹短信的投资人们来说,应该非常看重的是之前披露过的另一个对项目非常重要的早期投资人——王力,陌陌现任的COO。

王力这个人据说是早期陌陌的“增长官”,当然,他混江湖的时候,还没有后来被范冰炒的满世界瞎吹的“增长官”这个概念,但王力最大的贡献就是增长。

这人据说是个营销高手和段子手,还是个散文家。在微博、天涯这类社交媒体和社区上有丰富的传播经验与套路,据说就是在他的步步为营之下,陌陌被定位成了“**神器”,并且迅速地得到了100万日活。

但纵观产品层面,子弹短信真的乏善可陈。

子弹短信表面看做了**多的功能体验的升级,但这些功能都和老罗做锤子手机时的“罗氏瘙痒”差不多,基本没什么卵用。

产品圈都知道一个很著名的“俞军公式”: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说起来非常简单了,新体验比旧体验提升的程度大到能够抵消用户的换用成本。但是你真去做产品,十个人有九个半都做不到这点。子弹短信就是个典型。因为通讯产品的新体验的提升空间不大,但是换用成本极大。通讯产品的换用成本如果没有网络效应的话,那其实不大,但微信明显的有网络效应。

微信是个通讯工具,微信最核心的功能分别是消息、语音消息和语音/视频通话,分别对应的是运营上提供的短信、语音信箱、电话服务。

社交是发生在通讯底层服务上的应用场景而已。这个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你的微信账号,就是你的手机号,你的身份证号,你在互联网网上的唯一识别码。举个栗子:今天让你换掉你的微信号,相当于十年前让你换一个手机号。让你换用子弹短信,相当于让你换了用美国号码。这两者的麻烦程度基本相当。

中国人为了不愿意换手机号,又要享受不同运营商的套餐优惠,甚至让手机厂商发明出来了双卡双待这种骚功能,搞的苹果都得服气的给我们特供DSDS。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在一个成熟的社**网络中,网络效应能够带来的潜在替换成本巨大到什么程度了。

子弹短信有没有可能攻破这个成本壁垒呢?

在我看来,目前的子弹短信是完全没有机**的。我用了一下子弹短信,整个产品还非常的粗糙。比如:他卖点的增长手段之一是学whatsapp,导入用户手机通讯录,给通讯录里的朋友发消息,如果他没有安装子弹短信,那么他就**收到一条短信。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啊 ?

实际实装的效果呢?

其实特别**,虽然他**给没有安装子弹短信的用户发一条短信,但是对于已经安装子弹短信,同时是通讯录里好友的用户,如果你没加他好友,压根没法联系到他。所以两个人要用子弹短信的时候,必须先把好友给加了。这样一来,发短信这个设计就变成了鸡肋。

子弹只关心你是不是把用户拉人头拉到子弹来了,至于你们是不是连接结网的事情,还是按照古典的玩法来。当然这只是个细节,充分暴露了子弹短息的产品团队并没有把产品的细节打磨到极致就拿出来了。(类似的细节问题多到爆炸)

抛开细节不谈,我的子弹短信装了快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我认识的朋友主动通过我的子弹短信联系我,也就是说,我在上面基本是个死号。而我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主动给他们发消息。

大家还是该用微信用微信,生活一点都没有改变。

所以可以想象,之前有人给我透露说子弹的次日留存惨不忍睹,可能连20%都够呛,一点都不意外了。不过你也不能说子弹一点价值也没有,至少我发现子弹短信上还是有些人在用的。

子弹短信的群里各种小****、暴力膜,除了卖**的和搞事的,还有就是一堆机器人黑产大佬在布局子弹短信。就我个人看法,这项目最好的出路可能还是去干区块链社交APP去吧,反正目前看来,挑战微信基本上属于扯淡。

然后是snap组的双雄,echo与POP。

不是创投圈或者做社交产品的朋友可能不一定知道,这两款产品来头可是一点都不亚于之前爬到App Store免费榜第一的子弹短信。这两款产品的缔造者是号称张小龙麾下,最重要的两个高级产品总监分别出来创业做的产品。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那些天才统帅身边的副将,最终都没有能够成为与自己前老板齐名的战神。不管是亚历山大身边的攸美尼斯,还是汉尼拔的亲弟弟哈斯德鲁巴,又或者苏拉的副将卢库鲁斯。

他们有的能完美的执行以前老板的任务,有的能学到一些自己前老板的经典战术,有的能继承前老板的名望与资产。但是,当他们自己独当一面,成为一军统帅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暴露出自己与自己前老板的巨大差距。

我们都知道,与神近距离接触、朝夕相对并不**把你也真的变成神。但糟糕的是,这**使你产生一个幻觉,误以为自己就算没有掌握什么神力也多少沾了点仙气。

然而残酷的事实是,神的光芒**更多的遮掩你自己从未注意过的缺点。

上图是两款“社交新贵”产品的App Store的排名曲线分别是上线了一个月时间的echo和上线10天的POP。

很明显,如果我们从整个App Store的排名来推算这两款产品的下载量,当前这两款产品的iOS端日下载量估计都不足200,其中考虑到目前POP只有iOS端,那么这基本就是POP的全部下载量了。再考虑一下社交产品的初期的留存因素,这两款产品目前的DAU估计大概率在5000以内。

与目前产品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位前脚刚一出微信的门,后脚就有四五千万元的天使投资在等着他们。产品长啥样还不知道呢,就把大笔融资揣兜里了。之后他们的产品的风吹草动也牵动VC圈的小心脏。所以你也可想而知,在他们产品上线的第一时间,整个VC圈和产品经理圈的产品观光团浩浩荡荡的盛况了。

传言说微信内部这两位总监中的某位推动想要做国内版的snapchat,推动了两年,小龙哥都不让产品上,这才出来创业的。

但体验完目前的产品,我个人的感受到的却是,小龙哥真的是个非常爱护下属的好领导。从这些snap的仿品的表现来看,我猜测他们的投资机构大概认为所有中国人每天的生活是,要么在王府井,要么在南京路。这两款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无聊与陈旧,简直令人怀疑人生。

就拿echo来说,这个产品简直像个还没完工的半成品。一般人上来可能很容易被他颇有逼格的UI先给唬住了,但我是谁,能唬住我“杨浦张小龙”吗?

拿个细节说,echo上如果有人申请成为你的好友,就**在主页弹出一个通知,大概就像这样:

这本身没啥问题,问题是,当你点开这个通知栏,开始通过好友申请,系统就**让你确认一次通过动作(这个神器的确认按钮还在整个屏幕的底部,所以当你不想仔细确认的时候,你还是得把手指从屏幕中区挪到屏幕下半区,而不能假装没看到确认一溜**点过去),然后你确定了,整个通知栏就**折叠回去……然后你的消息列表里**得到一条来自新朋友的消息(是个星际迷航里斯波克打招呼的手势)。

这意味着当我需要像上图一样,通过17个好友的时候,我需要:点开列表点一次,点通过点一次,点确认点一次,循环这个动作,然后在消息列表里把破冰消息的小红点消掉再点一次。通过17个好友,我需要从头到尾一共点4×17=68次!!!

只是因为通知列表**折叠这个沙雕UX,我就凭空增加了25%的点击负担,而同样的业务在微信里,我一个循环只需要点3次。

你要知道,加好友组建通讯录是一个社交产品新开始的阶段最重要的业务场景之一,大量加好友也只有这个早期阶段**发生,而echo成功的用他的诡异的UX设计增加我重复机械动作带来的烦躁感,完美地试图劝退我,简直是妙啊……

类似的问题还有,当你进入echo的聊天列表,你**发现这个产品没有通讯录,这点很棒,通讯录确实在很多时候是个多余的东西。

但是紧接着你**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在聊天列表里,当你想要找到一个你确切认识的朋友,发起交谈……你**发现:因为没有快捷的搜索或者索引的功能设计,而整个列表是按照未读消息、经常联系人、不太联系的人按首字母排序的顺序排的,如果你不记得他那个该死的昵称或者恰好他换了头像,你划拉屏幕半天,你也找不到那个人!(类似的问题POP也有)

echo没有快速索引与搜索的聊天列表设计,在想要发起聊天时令人恼火。

POP在这个设计上也和echo有同样的问题,并且更让人恼火的是,POP是学snap**删除聊天记录的。这意味着,对于经常面对聊天的对面顶着个随性头像又带着一串鬼都念不出来的ID昵称,需要通过搜索聊天记录来回忆对方是谁的中国人,这是一种直白的羞辱:问我是谁?你是谁?你的脑子呢?

我应该和这个人说过话,但说实话,他是谁?

我并不是说这些细节多么致命或者刚上线的产品,怎么那么多对细节的苛责。但毕竟这俩是微信的高级产品总监,曾经是陪伴这个时代社交产品之神的人,他们的团队也不缺钱也不缺人,有的是足够的时间来打磨产品的细节,最终却交出这样一个略显敷衍的答卷,实在令人扼腕。

这倒也不是说这俩产品一无是处,比如:echo利用分享出去邀请的页面是个小程序这点来记录和挖掘微信关系链(你点了你朋友的分享,就**被记录你和他的的关系链,虽然从实际增长数据来看,这并没有什么用),比如:POP很贴心的在抄snap的时候,也学了聊天截屏通知。

但综合来看,致命的或者最终的问题还不是这些细节,而是顶层设计有问题。

他们犯了三个错误:

  1. 加好友才能玩;(这点POP比echo好一些,至少POP有个派对模式,允许广播)
  2. 只能消费UGC内容;
  3. 搬运微信的关系链。

其实最初我看到这两款产品时,我内心偷偷笑了一下,因为这三个错误别人可能不一定**犯,但出自微信体系的这两位高级产品总监犯了却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微信是通讯工具,特别强调加好友这件事,加好友意味着之后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来分发的。张小龙特别坚持这一点,他至今都不愿意做用算法分发的“信息流”产品。因为这是微信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通过关系链分发信息,就能不断的强化关系链,进而达到每个人的微信号变成每个人的移动互联网身份证的目的。

但这对于一款模仿snap的产品是对的吗?

通过关系链分发信息其实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手段,相对于中心化的通过算法分发,信息的分发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我发布的一个信息,可能就这么几个人看到,完事儿以后也就这么阿猫阿狗两三只在点**,对于这个人人都想网红一把时代的中国人,这有什么意思?

而只分发UGC内容,这点就是完全对中国国情不理解了。在微信里,内容也分UGC和PGC,大部分的公众号都是PGC或者PUGC的内容,一般普通人很难坚持写这么难搞的公众号。另外所有的外链的新闻、八卦、微博段子都是OGC与PGC的内容。一般用户只能发布UGC的信息。这是一个精妙的浑然天成的矩阵。

但是在echo和POP中,普通人只能看到UGC,而且还是自己认识的人的UGC,或许这两位高级产品总监的生活圈子中总是围绕着大把的奇人异事,每天都是新鲜不断,但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两点一线生活在索然无味中的中国人,要抓住一点点UGC的灵感,都是一种奢望。至于别人的无聊生活,在自己看来也不过是垃圾。这样的信息根本不**比难用的朋友圈更精彩。

更何况,今天的中国人已经被抖音快手教育过了,更强刺激的UGC冲击过了,回过头,对着清汤寡水不知所云的几个短视频,一般人真的丝毫提不起任何兴趣。

至于搬运微信关系链就更是一个天大的误**了。当年微信做起来和**主动给微信导入关系链有巨大的关系,我就是当时用**号注册微信的那批用户。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是,当时微信已经是**的战略级项目,关系链的导入只是一个手段,产品的完成度以及其他功能的协同还有**集团巨大的资源支持,充分的让**的关系链在导入微信后快速生根发芽。(这里面还有一个手机**当时没有得到第一级的资源支持,反而战略上给微信让了路的前提。)

在微信内部,应该是有一个类似方法论的东西的,觉得如果能够导入一个成熟的关系链,就**比没有关系链要强。然而从目前的数据上看,微信的关系链在这两款产品中压根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我不是说微信的关系链没用,如果把微信的关系链给小游戏,小游戏立刻能上天。本质上说穿了是echo和POP不**用微信的关系链,在争夺社交与社交媒体的主场景里,居然妄图使用微信的关系链,而自己的分发效率也不见得比朋友圈更高。

难道两位高级产品总监,相信的是普通用户使用他们的产品和自己微信上的好友互动,仅仅因为他们的UX比较新潮了一点?

最后是LBS组的Spot和AliceMap:

总体来说,如果单纯从下载数据看,Spot和AliceMap都要比echo和POP表现要更好一些。尽管从App Store的排名来看,两家的日下载量在500~1000左右,和echo与POP比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水平。

相比之下,初出茅庐的AliceMap在产品定位上可能要比今年一月上线的Spot想的更加清楚。AliceMap主打的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多人在线匿名聊天室。

一个非常纯粹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聊天室

说实话我其实还挺喜欢AliceMap的这个做法的,原因是非常纯粹和简单,因为刚开始不久,聊天室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如果你点击首页的now按钮,还**快速帮你定位到某个聊天室去。

当然Alice最让人糟心的设计是聊天室都是倒计时的(大概60秒,我没数的很细),然后如果有新人进来说话的话,就可以给聊天室续命。但其实这个设计有个致命缺陷,因为一开始玩家的密度不足,这个玩法**大概率导致发起聊天室失败。

所以其实作为一个玩法,这个玩法还有挺大的改进空间(比如:每个人能新建的聊天室上限按照用户贡献是限制的,比如新建的聊天室需要1分钟内续命几次,续命成功就进入相对较长的存续期,**过多少小时无人互动或者无新人加入订阅再崩,这样的设计**好很多)。

所以这个产品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地理位置维度来设计的社交产品,因此可以完全打破“关系链维度”的拓展链条,因为是群聊,所以也没有那么快的把整个关系链移植到微信上面去。

总体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个东西挺酷的,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不是特别看好,因为这个玩法其实非常接近一些暗网的玩法,也许很适合国外,但在国内要做大除了本身的一些发展问题,可能要面临一些监管挑战。

相较之下Spot要更糟糕一些,因为Spot是个混合了Snap和LBS玩法的混血怪。首先在Spot上,你只能看到你好友的位置打卡的消息,然后也不存在同步的群聊,而是异步的打卡。而这些打卡只**保存24小时,well,又是24小时,也不晓得为什么非要这样搞。

你知道,这个设计在我看来非常的大笨蛋,因为这意味着Spot是一款主要基于关系链构建,附加每条信息都附上了位置打卡信息的“朋友圈”。但是地理位置信息页面是他的主页,而这些信息又因为距离限制,在主屏幕上不**显示的很集中,然后还给他们加了24小时的限制。

这将直接导致,如果你的好友数量不多,或者他们不太活跃,又或者他们和你不在一座城市,又又或者一开始没啥好友(比如加了好友,但好友还没通过你)的话,你的主屏幕**看起来非常非常的孤单,就你一个人像个**一样孤零零的在地图里,整个首页都在暗示你一是一条孤单的丧家犬……

没有人通过我,完全玩不起来,真的孤单。

Spot的地图首页设计在加入了熟人维度之后,整个就变成了个鸡肋。而且同时启用了两个维度,不仅没有增加任何的连接效率,反而极大的降低连接的概率。因为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概率上是在做乘法,50%×50%=25%,更何况是本来就很小概率成功发起的冷启动阶段,这简直是个灾难。再加上个24小时,简直是地狱级的灾难。

综上,我们**发现,不论是哪路神仙鬼怪,试图走老路,利用成熟的关系链资源,又或者直接gang微信通讯业务的正面,基本上似乎都不是太行得通的路,目前看这些产品都严重缺乏创新(比如连接效率或者分发效率的提升就更别提了)。盲目的参照过去一个时代的社交产品走过的路径(大部分还不是成功的经验),在我看来走进死胡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03

再来说说“新场景派”。

在了解“新场景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张图。

一张是我的“社交↔媒体一体图”。

这张图在《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机》一文中我用过。

另一张来自我的朋友艾伯特,描述的是社交网络价值与内容以及关系链价值的关系。

图中设社交网络价值为Nv,关系价值为Rv,连接成本为c,依赖内容的程度为d。

这两张图描述的含义其实差不多,就是内容价值与社交网络价值之间是呈反比的,当一个产品中的内容价值(对内容的依赖度很高)的时候,这个产品的社交网络价值就**下降。所以这给了我一个启发,是不是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这个产品中的内容信息价值不高,那么社交网络就更容易建立呢?

实际上这就是另一条路径,所谓从社交媒体的角度切入去做社交。

这个路径我以前写过不少文章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比如:《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机》、《张一鸣只想要一个微博杀手》。

接下来要讲的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都有从这个路径切入的痕迹。

先来看看树洞组的Soul和一罐。

这两个产品里,Soul其实不算新贵了,我第一次听说这产品的时候,他们还叫Soulmeat,大概是去年的时候,开始出现在稍大众的人群中了,那个时候他们早已改名为Soul。而引起比较多VC关注的是他们今年拿了DST的投资的事件。

考虑到DST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了解社交的投资机构之一(毕竟是FB和Snap的投资人),因此他们该次的出手,引起了圈内不小的震动。(大概也可以看做这波社交投资热的第一枪?)

至于一罐则是网红产品经理纯银大佬,在折戟了猫饼这个项目后的一次浴火重生之作(不过从头到尾透着浓重的丧气)。貌似这回他把Soul的内核给拆解了一下,从而做出了一款从UI上尽管几乎完全不同,但从内核与用户人群上与Soul高度接近的一罐。

从App Store的排名来看,这两款产品的数据还算不错,soul在融资完成后基本长期稳定在社交榜前十,而一罐也是基本没怎么掉出过前100。

这类产品有个很大的特征,就是鼓励用户采用“匿名”的方式发布信息,并且**帮用户保密身份。类似的玩法在以前的secret上就有,最后是把信息的发布者的身份抹除(至少在用户层面抹除,后台当然知道你是谁了),就像在虚拟的身份之上,再加上一个“绝对安全保密”的假身份。

这样的社交产品基本就完全不用担心什么熟人、认识的人、别人**找到你这类的问题。因此,用户可以尽情的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做平时不敢做的事,解放自己的天性的一面,情绪也得到尽可能的释放。

这也就是我称他们为树洞组的原因,有些像宣泄情绪用的树洞。

而整个过程有点像“心理健康****”一样,大家各自把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东西说出来,互相鼓励什么的,也就拉进了距离,产生了“陪伴”。

而这些产品主打的卖点就是现代人的“孤独感”,也就是不管认识了多少人,不管微信上多活跃,个人内心总归还是存在这一种没有被真正理解和认同的“孤独感”(废话啊,都是成年人,人与人之间没法完全互相理解这种事实,早就应该接受了吧)。

这种更情绪主导的状态,我称之为人性的B面。之前我谈起这话题的时候,有些朋友很容易把B面理解为“人性的负面”,这个理解也是不太正确的。B面的存在是相对A面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是以A面来示人的,得体、礼貌、合群这些都是A面的表达。相对的,B面就更自我、解放、个人。

这种状态的存在本身与A面的表达与我们自我情感诉求的背离有关,但我们必须承认A面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每个人散发人性B面方式有很多,通过树洞只是手段之一。

更大的问题来自B面往往是我们“羞耻”的,急于隐藏的一面,因为平时我们并不以这一面示人。这也就是树洞存在的意义,安全保密。所以在我们以B面示人的状态中,我们**极力割裂自己的存在,并且在情绪抽离之后,很快**回归平时的生活。

这样的状态是不稳定不常态的,这让人更容易担忧树洞类产品的长期留存以及社交网络结网的稳定性。毕竟以人性A面为主的产品可以战个十年不成问题,但以人性B面为主导的产品,可能3年的持续性都足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外当我们摘下面具,从B面暴露回到A面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之前的热衷,又或者这类产品只**重新变成一个荷尔蒙工具,这一切亦未可知。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社**学或者心理学的专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足以使我得出一个很有倾向性的判断,但对于这类产品的长期发展,我表示持有较高的关注与怀疑。

然后再假面舞**组的唔哩星球和Uki。

这两个产品比起刚才的soul和一罐这样异步的漂流瓶,就像个同步版的假面舞**。同样也是鼓励用户匿名,但是互动的方式更同步,是通过群社交来完成的。其中Uki转型过一次,去年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团队的时候,他们还在做类似探探的模式,不过后来可能是受到类似唔哩星球类型的产品的启发,今年转型做了目前的模式。

唔哩星球App Store的数据,就凑合着看Uki吧。

这类产品我以前曾经形容过,就像是带了假面的篝火晚**。荷尔蒙散发的程度极高,和百度贴吧里的CQY吧的情况类似。

在Uki和唔哩星球里,网恋吗,处对象的方便占主导。

关于基于荷尔蒙的社交的问题我记得我以前也不止一次写过了,这次就不多展开,最大问题无外乎人群的拓展和产品天花板的问题。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类产品就和树洞型产品一样,也许不**做的多大,但估计也永远不**绝迹。

毕竟这个需求始终在。

当然这两款产品也有一些差异,相较之下,Uki的产品设计更为合理一些。唔哩星球的群是预约制的,也就是图里**出现一个筹备中的状态,一个群150人满编。我试过预约这个群聊,但是如果我错过了开场时间哪怕一分钟,我都**无法进入,更糟糕的是这个App开群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晚上8点。

这意味着必须候着才能玩,否则其实很蛋疼。而群里150个人(权且当做都是活人吧),交互起来的**屏体验也是在是酸爽得很。

而Uki要好很多,他们把群的体量控制在了10个人,而且随时开群,聊骚起来无压力无条件。

当然,在这些产品里聊骚一段时间之后,你大概率**玩腻,那就是时候试试另一款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吧。

接下来是看**组的微光。(其实这个组可以加个听歌,那就是乐趣,不过我懒得写他们了)。

微光这个产品是benchmark了美国的Rabbit的一款产品,其实这个产品和早期的B站的聊天室也挺类似的(多人模式的时候),简单说就是看**的时候哔哔。

B站的弹幕已经证明了,年轻的用户对于看**之外的一个需求是哔哔。如果把这种哔哔从异步的变成同步的,是不是可行呢?

这就是微光的实验了。

从App Store的榜单数据看,微光近半年来相对稳定,iOS的单日下载预计在1k~2k,两端合计的日下载应该在5k~10k之间。不过我一直挺担心微光的留存数据的,虽然我也认识微光的创始人,不过我没太多打听这方面数据,权且当我个人的担忧吧。

微光的挑战其实并不是来自这个业务模式走不走得通的问题,而是这个业务模式的创新度可能不太够的问题。其实爱奇艺早就上线了一个边看边聊的功能(好吧,我相信大家估计都没发现那个功能,毕竟爱奇艺的移动端屎的和什么一样……),而B站上也有个显示当前多少用户同时在看的功能,对B站来说,如果要加入一个同步聊天室也并不算困难。

这个层面上更多的是比拼运营内功了。

当年B站表面看是给视频加个弹幕,实际在运营一个年轻人亚文化社区,一大堆视频网站都看不懂也学不来。今天微光表面看是给视频加个聊天室,实际在做兴趣社交,不知道这一大堆视频网站都看不看得懂,又学不学的来。

不过嘛,微光要做的事情比B站当初做的事情难多了。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为什么**担心微光的留存(不管短期还是长期的),因为网络效应在微光上的构建有一定难度。也许放映厅的发起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突破口?讲真,其实我也没什么好想法。

然后是社交媒体组,这个组里有flow、soda和即刻。

考虑到我以前已经聊过即刻了,这次就不多聊他们了(其实还有一大堆,统统都不聊了,懒,但大家有时间可以自己去看看最近刚独立的微博**话)。

我们这回着重来看看flow和soda。

这两个项目的创始人团队里都有陌陌的人,据说原来还是同事,这也真是挺有趣的。而且也是类似之前微信两位高级产品总监的情况,这两个团队在产品没ready的时候也完成了数千万的融资。看来国内迷信之前有社交“成功”经验团队的投资人还真是不少。

我们依旧来看看增长情况,flow把自己分在摄影与录像的分类中。不过按照我的经验,横向对比摄影榜和社交榜的排名,两者的排名要求其实接近。也就是说摄影榜的64位和社交榜的64位的单日下载量基本差不多,flow大概目前比soda单日新增多个1k不到吧。

这类产品当中有个先烈,就是当年的same,国外最牛逼的应该就是ins。所以这类产品大抵都**带有这两个产品的影子,巧了,flow像ins,soda更像same。

产品里**有很多细节上的不同,比如:soda和即刻一样,都有类似same的话题设计,而flow则给图**加了个音乐滤镜(emmm,这个滤镜我特么一直觉得很……诡异)。

flow的用户在自己的图**下面插了Rihanna的歌

看首页其实和i豆瓣也挺像的soda

flow对音乐这个滤镜的运用,更像是对抖音的一个劣化版的模仿。抖音的BGM之所以能称为滤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5秒的短视频里,剧本往往通过音乐来辅助完成,音乐作为滤镜增加的视频的趣味性是连续和紧密的。但你给我一张静态图**加个歌,真心莫名其妙的(而且因为网络环境这个鬼BGM还经常延迟,简直沙雕……)可能这是flow 的founder原来在火山而不是在抖音造成的吧。

soda倒是整体透出一种简化版的即刻或者豆瓣的味道,话题的功能很好的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内容与更高质量的互动。对于早期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太重要了。

soda的话题,各种既视感吧

话题这个功能之于以异步互动为主的社交媒体,就像群聊这个功能之于以同步互动为主的IM产品一样。是一个信息分发的新维度,是一个互动的强解法。soda给我的感觉是把之前别人做过的解法再做一遍,可能是对自己运营和品味的自信,有把握可以和功能上近似的产品做出不同的文化区隔出来。

这大概也算一种策略吧。

最后还有个青少年组的summer和Timing:

Timing把自己分在了教育榜,其实Timing的数据之前就还不错(最近融完资似乎在昨天搞投放了嘛)。

Summer比较像一个移动版的“校内网”,或者他们试图这样干。Timing则是搞了一个打卡(完成目标)的噱头,不过比小程序小打卡在社区化上要做的好得多。Summer更讲求的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瞎哔哔,Timing则是鼓励同年龄段的少年们青年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协作,做些什么事情(这么正能量的App真少见)。

应该说Timing的“结伴”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关系维度。这个关系维度不同以往的“朋友”、“同学”、“校友”、“有同样兴趣的人”,是一个“与我当前有共同目标的人”。和树洞组的“陪伴”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比那种关系要明确一些归属感。

这里的设计有点Gamification的味道,大概和“一起下副本的随机队友”类似。大概我们可以管这种关系叫“革命友谊”。

这和基于地理位置的维度关系一样,是完全**越所谓的“熟人-陌生人”**体系的东西,这套陈旧的**体系应该可以被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在这一点上,做同样用户层的Summer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干不过Timing。

当然,这类产品比较让人担心的是未来的人群扩展,毕竟校内之殇历历在目。同样,相比之下,基与“完成同样的目标”这个维度的Timing在扩展上要比“我们是同学”的Summer好不少。

04

关于未来的社交产品**是什么样的一个形态,我觉得即便我“杨浦张小龙”也是预测不出来的。

我大概只能列出几个潜在的特征:

  1.  基于新的关系链维度的,而不是“陌生人——熟人”这种弱智维度;
  2.  基于非关系链分发信息的,算法这么发达的今天,以算法为主关系链为辅的信息分发才是更高效的;
  3.  对社交业务场景复原的更自然的,不是意味强调要把两个人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互动,也不是搞成非要给朋友尬点**的玩法。而是把更多的自然的行为映射到互动中去,甚至映射到分发的信息中去,让互动成为一种信息,在对点、对面的连接中,都产生其价值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参与讨论,这条路毕竟需要更多的摸索。

此外,我大概没有别的看法了。这篇就到这里吧,谢谢各位。

最后的话

虽然我吐槽和喷了大量的社交产品与投这个方向的投资人,但其实我内心充分理解,这个赛道的不易。投资人在投这个赛道的时候是没有参考路径与方法的,可选择的潜在优质创业者也非常的少,为了不错过潜在的机**,而选择大胆下注其实是一种具备勇气的表现。

最后送给这个行业的朋友一句话:

最好的社交产品,永远是下一款。

 

作者:金叶宸,微信公众号:红沙发RedCouch(RC4startup),古典互联网观察者

本文由 @金叶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5人打赏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3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