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35:21 人气: 20 评论: 0
为什么打卡模式尤其是英语阅读打卡**这么火爆?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薄荷英语”们可以成为在线教育破局者吗?
几年前,不记得是哪一年,我的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英语学习类产品,叫做薄荷阅读,当时我看到很多人朋友圈都发“xxxxxx166天,221589字【薄荷阅读】”的消息,我就心想,这个不就是打卡吗,怎么这么多人在学,能有效果吗?
就这样带着疑问,一直观察这种类型的产品,看着无数个“薄荷阅读”出现、**屏:宝宝玩英语、番茄英语、流利英语等等。
也许是因为打卡类教育产品很火爆,一些自媒体、知识付费提供商也开始入局,比如:新世相最近推出的水滴阅读、专门解读互联网书籍的一修读书。
这就很有趣了,为什么打卡模式尤其是英语阅读打卡**这么火爆?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写作本文的目的。
为了能够回答上面的疑问,我们简单剖析最近比较火的一修读书,来看看打卡阅读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和逻辑。
一修读书是最近很多互联网类公众号以及一些大V推荐的,其本身是一个读书类产品,通过音频的形式解读一些互联网人所需要读的书,并且采用“付费+打卡”的模式进行变现。
一修读书具体的产品特点: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人说来说,读书几乎是奢侈,能看点公众号文章就已经不错了,一修读书正好提供了这些人又想读书又不能读书的尴尬需求。
一修读书产品页面
那么,一修读书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下面这张图可以说明:
一修读书的产品逻辑
我们简单做个拆解:
根据以上的拆解,一修读书完成了一个产品裂变的闭环,在这个闭环里,有三点值得学习。
薄荷阅读类的英语阅读产品,基本逻辑和一修读书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选课前增加了单词测试,对用户进行分级,更好匹配产品。
除了薄荷阅读式的“付费+打卡”模式,圈外同学(我很喜欢的在线教育创业公司)最近推出了一个转化型的打卡课程——深度阅读训练营。
深度阅读训练营采用的是和“付费+打卡”不一样的模式,即“免费+打卡”,是一种更加常见的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图:
【免费+打卡】
同样的,我们也对“免费+打卡”进行拆解:
圈外活动规则
以上就是对“付费+打卡”和“免费+打卡”的拆解,可以发现两种模式有明显的不同:一个是付费,一个是免费,一个是正式产品,一个是流量产品。
可以看出,如果采用打卡模式,你的目的决定了打卡产品的具体形态,如果是直接进行变现,就是“付费+打卡”,如果是为主产品拉新和转化,就是“免费+打卡”。
分析了不同的打卡模式之后,就需要对其做个总结,一张图即可展示清楚:
打卡裂变
其实,打卡类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的问题,而有这部分需求的人都是有上进心和焦虑感的上班族、创业者,而打卡这种行为可展现用户爱学习的标签,有很强的传播属性及从众作用。
对于把打卡作为主营业务的教育企业,这是它们被视为线教育破局者的原因之一,但是,还远未达到破局的可能,原因是教育是系统工程,能够产生一定学习效果的一定是匹配了刚需(主要是应试)且带有强服务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产品,比如线下小班和在线一对一。
不过,从知识付费角度来看,打卡产品是必选项,既可以做营收,也可以做流量,几乎满足AARRR模型里的任何一环。
当然,打卡产品的好处和问题也很明晰,好处主要是:分割学习内容,拆分为细小任务,降低了用户学习和执行的门槛;大部分内容是体系化的,多为拆书和阅读,层层递进,适合自主学习和习惯培养。
暴露的问题也同样明显:
总的来说,打卡模式更加适合于知识付费领域,离教育还相距甚远,前者完全可以把它当作变现工具和流量工具,而后者可以采用进行转化和激活,但不要想靠它就能挑战那些真正做教育的人。
所以我想说,做教育不要想着快,而要尽可能慢,打卡模式只能是辅助,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教育产品,一定**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地方下功夫。
如果你想从知识付费入局教育,我想对你说,好好想想,三思而行。
作者:独孤伤,一名潜伏于某龙头教育机构的无名小卒,教育研究者,行业观察者,运营老司机,对教育机构的增长有独特见解。
本文由 @独孤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