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36:13 人气: 58 评论: 0
我身边的敏捷产品团队基本都**采用看板来管理开发工作。但我发现,在不少团队里,看板都流于形式,变成每个人的“待办事项”集合。这样的看板实践既无法促进团队合作,也无助于敏捷项目的管理。
最近我学到了一种“看板成熟度模型”,是从 David J. Anderson 在 2017 年“精益看板**议”的演讲中听到的。这个模型终于让我看到了希望,去评估看板的使用情况。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各位分享一下这个模型。
为什么要回顾看板呢?因为这套成熟度模型,就是基于看板的“四大原则”、“六大实践”生成的: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来讲讲“看板(能力)成熟度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评估看板流程是否规范合理,并帮你的团队发展以下能力:
这个模型对每一个成熟度级别的描述如下图所示。其中,“零级”代表上述五种能力基本上不存在;而“六级”则代表这些技能已近完美。
(图:对“看板成熟度模型”每个级别的描述)
还记得我们上面提到的看板“六大实践”吗?其实,上面这个成熟度级别可以和“六大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六大实践”的达成度,与看板成熟度是正相关的:
(示例:某团队的看板「六大实践」对应的成熟度)
这里要说明一下。如果说左侧的六个级别代表每种成熟度的标准做法的话,那么级别之间的“过渡”(浅蓝色底,比如 0~1),则是帮助团队往下一个级别努力的推进器。这种“过渡方案”对于现属某个级别的团队实行起来**容易过直接晋级到下一个级别。
在完整的“看板成熟度模型”里,上图的呈现还远远不够,应该至少加上两种维度:组织管理和文化。
如果把上面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上面的模型就**变成这样:
(图:完整的“看板成熟度模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干货满满(甚至太干了)?你肯定**问:在每个成熟度阶段如何衡量看板的“六大实践”?
其实,这篇文章我想做的,是先引出来这个“看板成熟度模型”。因为这个模型是十分完备的,所以限于篇幅,我不可能一次详细地说明每个成熟度级别。我打算针对每个级别,来写一写相对应的看板具体实践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你可以把自己团队日常使用看板的做法,真正匹配到这个模型里去。
那么问题来了:你希望看到每个成熟度级别的连载吗?因为涉及的写作量很大,所以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意向调查。请在评论区里说出你的看法:)
本文由 @ 即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