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42:49 人气: 13 评论: 0
**做破碎的梦,或许是因为你睡着了。
最近一篇文章《关于新媒体,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时代的机遇和变化让新媒体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业更快更多,而这种快和多恰恰给新媒体人带来了一种幻觉。
一方面,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浪里最前端的人,海上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时候,浪里的水花偶尔溅起拂过脸庞,感叹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当大风大浪来临,船只剧烈摇摆的时候,他们也许是第一批**被海浪吞噬而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的那一群人。
所谓新媒体有很多种,也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我不打算提出什么说法、也无意为某种说法背书;广义来说,只要是网络媒体、没有纸本的媒体、或是自己认为形态(包括表现方式、商业模式、传播载具)是新的,自称新媒体大概都没有太大问题。
但如果照上面这篇引文的“访问”(天晓得是真的访来的还是听说的)范围来看,基本上所谓“做新媒体”不论挂的是总监还是小编,反正就是到处搜刮内容、或是以高点击率(相对于传道解惑或是报导新闻)为主要目标来写作,最后多半还是通过广告之类以“计量”为主的方式来赚钱。
很多问题就出在“计量”上。为了在既定的读者、每位读者既定的上网阅读时间中抢到比较大的份量,吸引前十秒钟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只要点进来、广告显示成功,十秒钟之后人是留下、还是跳走、读了多少,就不重要了)。
以计量(也就是点击率)来计算营收绩效,有两个好处:
也就是说,简单、易懂、吸引短期注意力、好吸收、不太需要用脑的内容,**是市场上用来赚钱的主流,但这样也**有一些缺点:
要应对(很难说“消灭”)上述的问题,有“消极”和“积极”两类作法。所谓消极作法,主要用意在于减少无谓的大量复制,一来减少内容泛滥,二来即使要用烂内容赚钱,也只保障原创者可以赚到。**上方法如:
比较积极的方法则包括(当然,这其中有很多“**上”):推动将文章品质转换成量化指标的作法,让高品质文章可以在经过语意分析、内容分析、资料查核(有些这类分析确实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语料库来做)之后,得到相对客观的评分;并且在某种质、量指标交互运算的算法之下,让好文章得到合理的评价和报酬。
这一点已经有人在做,例如美国的写作平台Medium,就不采用其他地方常见的“打赏”方式,而是由作者自行设定文章是否收费;读者在缴交每月5美元**费之后,由Medium根据点击、互动量、以及包括品质在内的一些指标(但计算方式没有对外公开),来决定如何将收集来的**费分配给各篇付费阅读文章。
由于即使是不缴费的读者,也可以每月试读三篇文章,所以Medium也还不算是完全封闭的付费墙。
此外,记者出身的法国专栏作家Frederic Filloux,就在学界推动各种“量化文章品质”的技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行(例如下面这篇引文所述,从网页结构的技术面入手),但碰到不同语言的语意分析,又**是一大障碍。
当然,在这种模式之下,“量”和“扩散能力”还是有着松散的正向关系:而且因为内容的目的在于经营品牌,所以“质”方面也必须跟上,甚至(表面上)必须令人有“这个人的文章就是因为品质好,才那么受欢迎”的印象。
然而,这种印象多半是商业操作的结果(这里说“操作”并没有贬意;我们创造的、或是消费的很多好东西,都是商业操作的成果)。
举例来说,这些都是精心规划的商业操作: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时间上不需连续、从主要架构中拆解出来的**段知识或开解,并且精准打中人们对时间不足、知识不足、自由不足的焦虑,然后从中获利。
简言之,就是“将破碎化的知识放在商业架构,而非学术架构之中卖钱”;这也是说书人(商业架构)和学校(学术架构)之间的差别。
再次强调,我不认为商业操作有什么不好、也不需要去比较说书人和学校之间的优劣;一来因为两者本质一开始就不同,而且一个是做学问、一个是求满足,只要童叟无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没什么好挑剔的。
唯一的差异是,因为两者的学习本质不同,你或许有机**通过学校教育、甚至自学而成为某方面的学者;但通过碎**知识则比较难,变成“知识虚胖”的机**可能比较大。
但如果你的目的并不是成为学者,而是随时可以掉两句实用书袋的知识消费者,那就不用计较这一点了。
所谓碎**知识的问题,并不在于是以碎**形态呈现,而是“去脉络化”的问题。有些知识即使“碎**内容正确”,但是在去脉络化之后,**变得不完整、容易错误解读、或是被创造者有心扭曲,这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所谓脉络(Context),用最简单的白话来说就是“上下文”,这对于某些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因为碎**化的本质,就是将知识抽离脉络,所以很难去适当容纳或说明它,也因为如此,相对容易从这里出现出现问题。
举两个对照的例子:
也因为如此,如果你已经自己建立(或是通过某些体系“被建立”)了一个知识架构、或是用来过滤信息的逻辑体系(例如看到“财星500大⋯⋯”时就**提出质疑),因而清楚自己追求的方法和目标,就可能对于来自他人转述的去脉络碎**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前面提到学校和说书人的不同,还有一点就是许多context还是得通过“教授”和“学习”的过程来完成,不是那么容易靠自己来建构。
当然,还是有高人能从无到有,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学习作为“骨架”的context需要思考、推论、辩证,跟学习作为“肉”的知识(多半只要吸收理解就好)方法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学习、创造、运用主观的“历史观”,跟听见、理解、记得客观的“史实”,就是相关但不同的两件事。
注:关于“史观”和“史实”,实践上来说都有很多不客观、捏造、隐藏、为胜利者服务的地方,但这里就先忽略了。
有架构的学习,是可以叠合、内化、融**的;去脉络化的学习则比较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漂浮在说书人的口水上),即使没有走错路,站在学习的解度也容易事倍功半。
只能说,这年头一肚子碎**、但是盖起楼来整个歪掉的“专家”很多啊。
但重点是,并不是说碎**化学习不好,而是要看“碎”的是形态还是内容。如果已经有架构,内容破碎并没有关系。
我自己有很多知识是看漫画(例如捏寿司的手法)、或是看洗发水瓶子上的英文字学来的(例如“protein”),如果是用这些破碎知识往架构上添肉,或是仍然保留着有脉络的学习(读整本书、上课、或是讨论),但借由碎**来补足,那就还是有帮助的。
从一开始那篇引文谈“新媒体梦碎”,牵扯到破碎知识,其实自己也有点意外;主要是因为文中提到了先前被大量转述的《罗振宇的骗局》一文,原来是被炮制出来的假文。
我要说的是,因为种种缘故,我对罗振宇贩卖的知识和商品一向兴趣不大;但我并不**说他的体系是个骗局。因为:
也因为如此,当有人写文章说是“罗振宇的骗局”,我第一时间就没信,也因此幸好没有中招。所以说,有自己的思考架构是很重要的;优点是就跟买鱼买肉一样,**有一些基本的过滤和鉴别能力。
但这也是有缺点的:在形成自己特有的判断和挑选习惯之后,难免也**因为自己的成见和挑三捡四,错过一些可能很不坏的好鱼好肉。
题外话:这一点在挑漫画看时特别明显。
因为从新媒体谈到计量带来的问题,再谈到一些可能通过品质量化来解决的方式,再扯到破碎知识的市场;这是有脉络的,但我没有特别安排,只是顺着自然延伸出来的思考路径来走。
这篇应该没有提供什么知识,但或许对于思考上述这类问题有一点帮助。
如果您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体系之下的活跃消费者(付钱才算),那么无论您接收的是来自谁的信息、有什么样的满足、甚至因而达到了什么成就,都请受我一拜。
因为,无论有没有架构、碎**知识有什么好坏,这些都是站在第三者立场的风凉话;要得到知识上的心理层面满足是很难的,如果有人能够提供、您也通过付费成为这个经济体系(没人付的话算什么经济)良好正向循环的一部分,大家心里得到某种疗愈,这样就够了。
至于“新媒体”,原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对于某些人来讲,它就跟送快递一样是一份工,对某些人则是达成自我使命的一条捷径;对某些人来说,则是快速弄一笔钱来烧烧的幌子。这些跟许多原本的产业并没有什么不同,有希望、有失望、有骗局、有梦碎。
有时候,也许是发现得太晚,或是太早睡着了。
作者:孙志**,小米科技投资部,MIUI生态负责人,微信公众号:weixinsunzhichao
本文由 @孙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