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42:58 人气: 7 评论: 0
最近几年,汽车前市场,汽车后市场等吸引了从BAT到创业公司的各路玩家进入。在线下的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充分的验证。那么这些汽车“玩家”,用“互联网”这个武器,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什么呢?
2012年-2017年中国二手车电商快速增长,多家平台上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卓市场上的二手车相关app已过百。5年间,多家二手车电商平台上线,单笔融资过亿的公司有优信、车置宝、大搜车、人人车、瓜子、迈迈车等。
2015年-2017年上半年大量资本进入
随着资本进入,二手车电商“玩家”获得了大量资金,各平台凭借烧钱宣传,完成了对全民的二手车电商普及。在市场发展初期,烧钱的确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快方法,同时可以培养用户习惯和忠诚度。但广告带来的曝光,其转化率极为有限。在烧钱模式下所获得的交易量价值仍备受争议。
自互联网+概念普及后,电商在各个垂直领域遍地开花。但随着o2o创业潮的退去,我们意识到很多行业的业务流是无法全部搬到线上的,限于行业特性,某些业务的重头仍然都必须要在线下进行。
传统二手车行业痛点:
二手车电商平台解决方案:
但由于车辆交易有着地域限制的问题,平台在每一个城市都建立直营的验车点的成本很高,多数平台实际上还是采用“加盟”的方式引入本地二手车商,那么如果平台没有对商家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约束,这就可能出现服务差异、检验结果不实的隐患。
就现在状况而言,隐瞒车况问题仍然没有被杜绝,平台力推的信息透明化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服务人员出现收取回扣、瞒报事故等等情况。
可以说:二手车电商并没有颠覆传统二手车交易,还表现出可能被同化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2月主流B2C电商平台共上传车源16.4万台,当月9.76%车辆完成交易;以此计算的B2C电商平台的交易量仅占当月二手车总交易量(108万辆)的1.49%。
二手车属于大宗低频交易,大规模投放广告的效率并不高。但现在二手车平台的推广力度又普遍很大,结合实际的平台交易量,值得人们深思。
不论是车商还是个人,面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的汽车价格,支付全额购车款都是一个问题。所以交易平台看准客户需求,推出的贷款服务可以说非常贴心了。
但事实上平台真的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么?我们来看一下,线下的汽车销售行业情况。
4S店:用户全款买车,销售罚款500
如果你在4S店买过车,你**发现销售人员都**热情的推荐你贷款,并给出贷款合适的种种理由,甚至直接告诉你某些车系全款提车需要等一个月以上,贷款就有现车。
那么,为什么商家不喜欢全款买车呢?我们来算一算:
汽车电商平台:0-1成首付买车,0利率买车
我们再来看看汽车电商平台的卖点:0首付购车。
乍一听,真合适,毕竟30%的首付也是白花花好几万的银子,现在直接一毛钱不给就提车?岂不是美滋滋!
别激动,这里我们要先谈一个词叫作“汽车金融渗透率”。
汽车金融渗透率泛指通过贷款、融资等金融方式购买的车辆数量占总销售车辆数量的比例。常见的提高金融渗透率的办法是抛出一个较低或者亏损的裸车价格,通过其他附加服务收费提高车辆毛利,其中就包括金融服务。
在汽车销售行业,公司**将汽车金融渗透率视为一个重要的KPI考核数据,这里我们就需要了解金融渗透率如何反映行业的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汽车产业利润分布中,汽车金融利润贡献最高达到23%,其次是零部件制造和服务维修备件,利润贡献分别为22%和17%,新车销售利润贡献最低,仅为5%。
可见:金融渗透率的增加,可以极大地提升汽车产业利润。
最初上线的很多汽车电商平台本就是金融服务起家,之后才转入了二手车行业。
做生意为了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交易服务平台,平台的初衷是作为交易的中间人/中介人,主要盈利应该来自于对买家/卖家的服务费用。平台结合金融服务后,很明显服务的重点由宣传的提供靠谱车变成了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不得不说有些违背初衷。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艾瑞网
无问西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工商管理硕士,猫奴一枚。主导过金融公司台账系统、多公司OA系统;参与过二手车平台、P2P平台设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