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54:53 人气: 17 评论: 0
金融科技时代即将来临,金融行业**发生哪些变化呢?
金融行业与新技术的融合速度似乎要比其他行业来得更快,更加深入。基于新技术在金融端应用的不断涌现、金融新概念的不断诞生、原发于新技术的金融生活方式的不断出现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朝着金融科技时代迅速演进并发展。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互联网巨头分别借助他们在电商领域和社交领域的优势开始将金融相关的元素加入其中,在为用户行为找到出口的同时,同样将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与金融联系在一起;中小型的互金平台则借助他们天然的嗅觉灵敏早早地便开始了有关金融新方向的尝试;传统银行同样不敢示弱,尽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他们的前进的步伐并不太快,但是在金融科技时代,他们似乎要比那个时代要求变革的愿望迫切很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诸多原本与互联网技术产生联系的行业本身需要以金融作为最终的输出端口。只有解决了最后的支付或交易痛点,整个行业才能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闭环。当凭借互联网的手段无法解决时,以新技术为缘起的全新的金融科技便**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因为借助新的技术不仅能够承接互联网时代的先进经验,更加能够为金融行业找到出口。
作为一种外部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它对于这些行业的改造作用正在逐步减弱。以金融行业为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将人们的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用户,从而形成一种流量势能,进而实现盈利。比如,我们可以将原本只能通过线下渠道购买到的理财产品转移到线上,在实现用户线上购买的同时,获得一定的佣金费用,这就是P2P的基本逻辑;再比如,我们可以将原本线下的资金筹集放到线上进行,发挥已经形成的流量优势,提升资金归集的效率,这就是众筹的基本逻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由用户从线下向线上流动所带来的流量优势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人们的行为开始更多地发生在线上,线上流量输送所产生的能量开始逐步减弱。以e租宝为代表的众多P2P公司的跑路就是这一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单纯的流量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能够大大提升金融行业运行的效率,但是同样能够为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埋下隐患。因此,在人们的金融行为已经转移到线上的当下,如何借助新的技术取得金融行业的破局,成为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难题和困境。正如上文所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的确让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同样为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埋下了隐患。P2P平台的跑路,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就是这种井喷式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
金融行业的风控问题是亟待需要解决的痛点之一。如何完整、精准地了解和把控金融项目,减少项目投资风险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经过“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金融行业在线上的用户已经足够丰富,而且互联网提供给人们的体验也比较简单便捷,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利益,减少项目出险的问题。
除了项目风控之外,金融行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跟得上其他行业发展脚步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以滴滴、今日头条、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独角兽企业,他们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同样面临着流量时代结束后,深耕用户,破解流量思维定势的难题。
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VR、AR、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就是如何借助这些新的技术实现其在新环境下获得全新发展的问题。阿里巴巴、百度等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亲身开始尝试的人脸支付技术就是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无论是春节期间支付宝推出的AR集福字的活动,还是微信推出的AR找红包的活动,这些现象都在说明金融行业都在试图与金融行业产生联系,希望通过新技术的手段与用户产生更加深度的联系,从而为行业发展找到新的方向。
因此,在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外在技术不断失去原有效力的情况下,对于业已形成的流量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和运营,从而找到新的发展风口,成为很多行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借助新的技术来解决流量时代盲目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无疑正是这两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这两股力量的逐步发挥效用,预计还将**有更多变化将**在金融行业产生和发展。
外部环境以及金融行业本身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巨头以及金融机构纷纷介入到金融科技当中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那么,金融行业在已经到来的金融科技时代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金融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将**愈加紧密。尽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已经深度地与互联网产生了联系,但是金融始终都与其他行业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分。即金融的属性就是投资、理财等一些传统金融的属性,对于一些新的属性并没有太多涉及。这种情况的存在最终导致了金融与人们的生活始终都没有发生太多的联系,金融始终是金融。
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金融行业的属性将**出现式微的情况,即其将**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深度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脱于金融行业本身。即金融可能不再仅仅只是金融,而是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金融科技时代,人们参与金融不再仅仅局限在获取收益或者回报,而是可能有着更多更高的需求。
以众筹为例,尽管众筹本身有金融属性、社交属性、传播属性等多种属性,但是从当前众筹市场的总体表现情况来看,众筹依然是被当作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来对待。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众筹平台仅仅只是发挥了众筹当中的某个属性,对于众筹的认识和应用并没有深度开发和挖掘。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更多新的技术将**被应用到众筹行业当中,众筹的属性可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即众筹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手段,而是一种人们生活的集散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被囊括其中。除了众筹之外,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新概念将**被挖掘出来,从而可以介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一个由金融元素连接在一起的全新生态体系。
技术与金融结合后产生的新事物将**更多地出现。如今,区块链、ICO、数字货币等新金融衍生概念不断出现,在颠覆我们对于金融传统认知的同时,同样在为我们打开更多有关新金融的想象之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为何**对蚂蚁金服**如此重视,并在多个场合表达自己对于蚂蚁金服的看重。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时代的金融行业的改变通常是从最底层的金融行业本身来出发的,对于金融行业的改造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这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来讲有了很多进步,互联难忘金融时代所做的仅仅只是金融行业用户获取方式、项目输出形式的改变,借助的是互联网的去中间化方面的优势,实现的是效率的提升,并没有给金融行业本身带来太多变化。P2P平台的出现、众筹平台的兴起、校园贷款的风靡都是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将**变得更加深度。简单地去中间化,而不对金融行业本身做出改变只**让互联网金融的路子越走越窄。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我们将**看到更多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之后产生的新事物,而这些新事物或许将**最终改变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最终印象,从而找到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全新风口。
金融行业当前的问题和弊病或许将**得到根除。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当中之所以**出现如此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互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很难对金融行业产生相对较为直接的影响。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经过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积累后,不仅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且能够规避一些互联网金融时代**遇到的陷阱。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我们对项目的开发和供应可能仅仅只是基于平台的思维和逻辑来进行的。即为了满足平台不断增加的用户**不断上线新的项目,而不**考虑这些项目是不是真正是用户需要的。以众筹行业为例,我们看到很多众筹平台仅仅只是凭借自身平台的流量优势来从成千上万的用户当中沉淀下来与项目真正对等的用户。
这种漏斗式的项目开发和运营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用户投资的不适感——用户需要在如此多的项目当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另外,简单地依靠项目的堆积来满足用户不断增多情况将**对项目风控带来负面影响,等到项目出险,不仅**对用户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于平台本身同样将**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时代积累下来的项目和用户数据,再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每一个项目找到与之相互对等的用户群体,直接将这些项目推荐给用户,减少盲目运营数据造成的资源浪费。另外,我们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反馈在开发项目的过程当中有的放矢,减少项目开发的盲目性。
因此,金融科技时代的深度运营模式将**改变互联网金融时代以流量为主导的模式,转而以一种更加精准的方式进行运作,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加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当前金融行业出现的问题和弊病也**得到根除。
金融行业的外部环境与内在需求的双重作用,最终导致了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宿命。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杀互联网金融在去中间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吹响了金融行业朝着金融科技时代进军的号角。
未来,金融行业同电商行业一样同样将**出现一个从平台型向垂直型转变的过程,而与用户联系的日益紧密,与生活结合的不断加深,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金融科技时代所展现出来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幅“金融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