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58:10 人气: 25 评论: 0
随着红利的消失,资本回归理性,投资者更加看重ROI,流量的变现显得越发重要,大数据更是被屡屡提上风口。
流量为王是互联网企业的基本共识,所以互联网企业都相继争当垂直领域的入口。随着红利的消失,资本回归理性,投资者更加看重ROI,流量的变现显得越发重要,大数据更是被屡屡提上风口。
针对数据赋能流量变现的看法,千人千面,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据指的是行为数据而不是交易和统计数据。
PC时代,银行的存储信贷和政府人口统计等,都需要进行数据登记,交易和统计数据早已存在。而高价值的数据是个性化的,能够记录一个人的系列行为,并帮助企业实现点对点的个性服务。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用户定期在网上**市买米,然后该企业就可以根据用户买米的行为数据,分析出用户的用米需求,并在他大米快用完之前推送大米的相关信息,进而提醒和引导用户下单买米。相比起用户性别等统计数据,行为数据显得更有延展的价值空间。
那么,在这个数据赋能流量变现的时代,移动应用有哪些有效的变现方式呢?
当应用集聚了特定属性的人群后,企业延伸到上游进行硬件开发和销售,是一个变现的方向。
例如美图在拥有海量用户后打造了美图手机,到2016年上半年,美图手机的收入占比已经高达95%。同样,墨迹天气尝试了广告变现后,也进行了智能硬件“空气果”的开发。
当然,凭借应用的单点功能优势进入硬件领域,企业面临的挑战**比较大。毕竟对企业来说,选品、质控、供应链、销售链等都是新领域,既要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也要为产品添加新价值,不然,用户依靠应用软件就能满足到需求,何必再购买硬件?
所以,从应用延伸到硬件销售的变现方式,难度较大,即便有佼佼者,也往往只赢得一**掌声,实际的变现效益相对有限。
另外,近一两年的媒体应用平台有个现象,就是自媒体尝试转型电商。现状是,对于自媒体转型电商的投资和成功案例并不多。
做电商就要有交易转化,交易的关键在于用户数量和产品毛利,光有社群是不足以吸引投资者注资的,而快手、美拍能够帮助自媒体尝试电商变现还被投资者看好,是因为它们作为平台有足够的用户基数,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
增值服务一般是指在免费的基础上嫁接虚拟服务,这是很多应用采取的变现方式。
游戏类应用主要通过“加速”来促使用户付费,让用户用金钱购买时间。例如**天天系列游戏,玩一局需要消耗“爱心”,**每天只提供定量“爱心”,“爱心”使用完,用户要么分享游戏赚取“爱心”,要么就用钱买“爱心”。
社交类应用主要通过诸如表情商店之类的虚拟商品来促成消费,例如**秀等。
工具类应用则主要提供更多高级的功能和特权促进消费。例如印象笔记的账户有免费、标准、高级三种类型,对应60MB、1GB和无限存储空间以及其它特权服务,用户想使用高级别的服务,就得用钱购买。
增值服务变现无疑是比较理想化的变现模式,能促使用户产生前置付费行为,使用户具备非常好的粘度。但不少开发者**尝试把一些基础功能放置在增值服务中,以促使用户付费,这必然**带来用户的大量流失。
当然,依靠增值服务变现很考验企业的运维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产品部门和运营部门是分开的,运营部门承担着KPI要求,在变现上的责任较重。
除了要挖掘用户需求和对接产品部门外,运营部门还需要能够把握用户的心理,不断提高用户的心理预期。
****产品部门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开始时,他们根据不同成长值将****分为6个等级,并匹配不同特权,使等级间具有足够强的差异性。等许多用户上升到等级5时,他们即刻推出等级7,同时提供等级7的成长任务,以保证等级的健康度和延续性,使得流量的变现空间得以拉长。
而微博推出的金V等级,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硅谷钢铁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这代人中最聪明的大脑都在思考如何让人们点击广告,这太糟糕了。这话是Facebook早期工程师杰夫·汉默巴彻说的。
作为一名创业者、企业家兼科幻爱好者,马斯克使我热血沸腾,但对于上面这句话,我个人是有其它想法的。
广告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占领了互联网收入的半壁江山,是最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促进互联网规模发展和创造社**价值上,广告的贡献都足够大。
易观有一份报告就显示,中国2016年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达1633.9亿,增速80.5%,到2019年,将实现翻倍增长至3550亿。可见广告的价值仍在增长,仍将**是应用变现的有效手段。
应用的广告服务类型主要有电商导购、品牌活动和应用分发,大部分应用都能支持电商导购和品牌活动广告,但应用分发则更倾向于装机必备类**级APP。
只要能让用户更快捷地获取想要的APP,那么应用分发的变现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当前,仅国内应用分发市场的竞争就异常激烈,百度、豌豆荚、**应用宝、360手机助手呈现出瓜分态势,并没出现寡头。
而非装机必备类**级APP之所以玩不顺应用分发,是因为“得入口者得天下”。如果不是装机必备类**级APP,却想通过应用分发来变现,那么无论是转化规模还是可持续性上,都显得捉襟见肘。
例如今日头条、百思不得姐、优酷视频等应用,里面都有内嵌应用市场和游戏中心等,但始终都难以做大。滴滴先前就尝试过做分发,最后也还是以失败告终。
另外,从整体上观察应用广告,**看到这样一个变化:过去,应用广告多以售卖广告位为主,而现在广告主逐渐购买用户人群代替单一广告位,购买行为更加程序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主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精准的人群定位、投放效果的可量化分析、高效的广告投放这三个广告核心价值得到支撑,进而催生了许多DSP、DMP、SSP、Ad Exchange和Ad Network平台。
应用变现可以通过商品延伸、增值服务和广告服务的主流方式,也有小比例通过金融支付的方式变现,不过从现实操作来看,广告服务始终还是最具效率的方式。
如今,广告俨然已经进入数字时代。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广告进行应用变现?如何权衡广告变现与应用体验的关系?如何在广告变现领域找到更多的机**……这些都是应用开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孙良,公众号:孙良Jedi
本文由 @孙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