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01:09 人气: 11 评论: 0
社交网络充满大街小巷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产品层出不穷,Facebook日活用户10亿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它为什么样的一群人解决了他们那些生活场景下的什么样的问题”?Facebook并非互联网社交网络产品的鼻祖,但Facebook是达到巅峰巅峰的产品之一,Facebook的出现,让世界边的更平了。在做了一段时间的社交产品之后,决定写一下自己对社交产品的理解,抛**引玉,欢迎交流。
本文从社交网络的概念说起,并非想对 “社交网络” 进行重新定义,而是想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社交网络。社交的本质是信息交换,而人际关系是最原始的信息交换渠道,在人们不断交换信息的过程中,又**产生、更新自己的人际关系,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络。这就是社交网络。在这张网络中,人是节点,人际关系,就是这张网络的边。每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成为这张网络的一个节点,在他的生命周期中,不断的进化自己和其他节点的边(人际关系)。
直接讨论社交网络模式太复杂,也太抽象,不妨先抛开互联网,设想我们在一个小村子,没有电视,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我们的该如何来传播和共享信息呢:
人际关系网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和共享的渠道,同时,在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又扩展了人际关系网。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交网络具备以下属性:
社交网络可以承载多种信息:公开的,半公开的,私密的。可以兼容多种模式:大V模式,私聊模式,群聊模式,匿名模式……可以容纳多种关系:亲情关系、同事关系、同地域关系等等,可以让多个不同形态的小社群同时存在:私塾,村委**,家庭……
从前面的**往下延展,其实,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就已经承载了最初的互联网社交网络的雏形,互联网的产生,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但是这个时候也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雏形了:用户只能获取“中心”节点的信息,而很难将自己的信息共享出去。这个时候的互联网,以一种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形式承载了“大V”模式,即信息中心化模式。
改变这个状况的是电子邮件的出现(70年代发明,在80年代兴起),电子邮件的基本几个构成:
电子邮件的出现,延展了互联网对社交网络所能容纳的场景。但是电子邮件没有覆盖到“大V”场景,电子邮件总是有收件人,他是没有办法发布开放信息的。
随后出现的手机通讯录和手机短信(1992年,Acision公司将首套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re(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系统投向市场)使人在网络中有了另一种的身份形式-电话号码。从本质上讲,SMS的出现并没有扩展电子邮件所覆盖的社交模式,但是却是拓展了电子邮件的使用时间和地点(或许这里这么表述有争议,也许准确的说,知道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诞生的时候,手机才能正的能算成是互联网的一份子,本文这里只考虑需求和场景),用户不再需要在办公桌前通过互联网完成社交工作,而是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网络社交。从这点上说,SMS拓展了电子邮件的使用地域和时长。
邮件和SMS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点对点以及群组信息共享、交换的需求。随后,在90年代,IM和第一代社交网络出现,则是让社交网络产品更加面向社交化。
1995年,Classmates.com的出现,互联网社交网络进入了新时代。2002 年,Friendster 上线,首家用户规模达到 100 万的社交网络产品诞生。Friendster 开创了通过个人主页进行交友的先河,从Email地址/电话号码到个人Profile页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这里不得不说的一点,有多少刚入行甚至是已经在行业里面呆了很久的产品汪跟笔者曾经一样,觉得个人profile页不过就是放个头像,名字,加说明的一句话,整个产品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Profile的出现,让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身份表现,从一串生冷的字符串变成成了有血有肉的形体,从此之后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有了头像,有了名字,有了个人性格描述等等。Profile页的出现拓展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身份表述的维度。而两年后出现的Facebook,把这一功能推向价值的高潮。
想必看过《社交网络》的朋友都对其中的一个环节有印象,扎克伯格受到同学的启发,把当前是否有男/女朋友一项放到Facebook上之后,带来的是接下来Facebook用户的快速增长。虽然并不知道这个情节到底是当时的事实的写真还是编剧的贡献,但是从社交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的信息维度和信息量越多,我们之间是否能够构建出社交关系的趋势越明朗。Profile页的出现拓展了网络人物信息维度,背后的意义是加速了人与人之间在社交平台上确定是否可以构建关系的速度。Facebook的出现,可以说把互联网社交网络带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容纳更多的社交场景,到今天,他已经覆盖了前面提到的几乎所有的场景。
从互联网产生的第一天,互联网社交产品也随之产生。一起看一下这些年社交产品发展历史:
除了把社交网络带入巅峰的Facebook以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Linkedin,虽然Linkedin在2016年被微软收购,但是笔者认为,在社交领域,未来如果能够出现一个社交网络产品吞噬掉LinkedIn的,一定不是上述表中展现的其他产品。理由很简单,在上述的所有提及的产品,LinkedIn背后是基于工作的社交领域,而其他所有的产品的背后都是基于生活领域的。几乎任何人的生活社交圈和工作社交圈都是无法完全重合的。工作关系能够转化为生活关系,但是生活关系很难转为工作关系。不管你有多少Facebook好友,明天你要找工作了,你还是得第一时间去LinkedIn上找信息。如果有一天Linkedin衰退了,那一定是自己的策略出现了问题或者有一个新的面向工作的社交网络平台崛起。
社交网络是平台也是产品,也是商品,是商品就需要有价值,就要有变现(生存永远在发展的前面)。社交平台最容易变现的手段都是广告。而这里,嗯,又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社交平台的盈利和社交平台的发展的相悖的问题。
对于线下的产品,姑且用汽车行业举例,汽车厂商通过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汽车,得到的利润可以重新投入生产,做更好的汽车,卖更多的汽车,然后收入更多的钱,做更多的广告,如此循环。
对于社交网络,却截然不同,平台的成长可以包容更多的广告,但是无限制的包容广告带来的确是信息的泛滥和用户的流失,结果是无法再包容更多的广告。社交网络是平台,承载的是信息,他的商业价值在于流量和自己所容纳的信息。而信息的过度泛滥又是对社交网络的一个巨大威胁。
另外,“起源于**,发展于炫耀,终结于微商”,这是网络上一直流传的形容社交网络生命周期的一句玩笑话,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了用户在对社交网络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理解和使用用途。在微博和微信崛起期间,两个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微商,给用户带来了交易信息获取上的便捷也开始呈现出了信息泛滥的迹象,铺天盖地的无用信息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就是用户体验严重受损的时候,也是用户开始流失的时候。
因此,社交网络的可能的商业秘诀的核心之一,就是如何平衡变现和信息控制。(笔者不是商业变现经理,此处只是个人理解。欢迎提出意见)
谈完了全球的社交网络,接下来聚焦到中国市场。2009年,微博的出现。覆盖了中心化的、大V社交场景。2011年出现的微信以及朋友圈,熟人的异步关注场景被覆盖,从此之后,你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关注你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情。朋友圈覆盖熟人社交场景,而微博覆盖的是中心化的信息分发场景。虽然微博也引入了私信,但是始终无法撼动微信IM的地位。反过来,微信朋友圈无法兼容中心化场景,无法催生平台上的大V和网红,也使得微信无法吞噬微博。
然后在2016年,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席卷了全国,紧接着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交新物种出现了——快手。快手的出现,让中国底线城市用户的社交网络爆发了。快手的爆发的背后,是中国过去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后,一二线城市和底线城市人们消费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严重两级分化带来的结果。微博网红,充满PS痕迹的朋友圈,这些低线城市的人们是不**关注的。在低线城市,也**有挂满大明星的广告牌,但是吸引当地人眼球的,却是广场舞。
收入水平的提升,让低线城市的人有了更多的娱乐时间。手机的普及,让他们有了更好的途径接触互联网。在有严格**金时段和地理限制的电视机无法满足的他们娱乐需求的时候,补充他们的便是这个时候崛起的快手。
快手的出现,让低线城市有更好的途径了解本地的小网红了,虽然无法与一线明星相比,但是这些小网红是自己可以看得到的。他们比起那些大明星更具有真实性。这是低线城市的大V模式。
短视频工具的出现,让用户在看了足够多的视频之后,随手就可以拍一个视频表达自己。相比之下,这比在朋友圈拍照发图要容易的多,一方面是创作容易。另一方面,能表达的信息多。表达容易。可以说,不识字,不懂PS的人在快手里面一样可以创作周围人喜欢的内容。而且,周围人确实**喜欢,因为他们来源于同一阶级。然后就**被关注,引来互动,而这些互动都是来自于身边人。低线城市的朋友圈。
所以在未来快手将成为可能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交网络形态,而作为巨头的微博和微信,是无法下沉到农村这个级别的,他们现在虽然非常庞大,但是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快手一点点的掌控三线城市以下的用户直到成为巨头。而快手从出生就被带上“low”的帽子,想攻陷一二线城市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将来的某一时刻,中国的社交网络可能将要进入微信、微博、快手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而在隔壁另一**开阔地——中国的职场社交网络,却看起来充满想象力。在互联网快速下沉、经济快速发展,人才流动速度更快的中国当下,面向职场的社交网络的现状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脉脉、赤兔或者是现在还在襁褓中成长的不知名产品、以及和快手神似的58求职,谁能成为中国的职场社交的领域的霸主呢?
本文由 @Jeric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