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02:46 人气: 24 评论: 0
本文试图基于互联网2B2C产品的基础含义,带出并探讨医疗行业的2B2C产品概念的一个新模型。
在医疗行业内,在我看来,2C产品并不是对患者,而是对医生。2B产品并不是对医疗机构或医疗平台,而是对患者的来源渠道。
也许我这样说,你还不是很明白。相信看完以下内容后,你将**有所了解。
互联网产品中,2B的意思就是to Business,也就是面向企业、机构、组织或者商业团体的意思。因此,2B产品也就是面向这些类型的用户。以此类推,2C产品,也就是to Customer,自然就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
在医疗行业,最主要的参与者,我们抽象为6种,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含设备和仪器等),以及卫计委、人社局这2个监管者。
我们所有的医疗行为,基本都是在这6种角色之间,或某一个角色之内发生的。医疗行业相关的产品,也都一直致力于解决这6种角色之间,或某一个角色内的需求。
通过下图,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这6种角色的关系:
在行业参与者角色基础上,如果我们将互联网2B2C的含义平移至医疗行业,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凡是对医院、药企药店、卫计委或者人社局的产品,都可以认为是2B产品。而对患者用户的产品,就是2C产品了。
但是,我们刚刚漏了“医生”这个重要角色。之所以说这个角色重要,因为,正是有医生,才有了看病救人这一词的存在。而因为早期的医疗体制,医生只能挂职在医院,并且医疗行为也只能发生在医院。就形成了所有人都认三甲,大病小病都奔头部医院而去,很少因为某个医生的名字,而选择某家医院。
所以早期的医疗行业,医生几乎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色。而且,在此背景下,相信多数人**认为,对医生的产品,应该是属于2B产品。
这些年随着政策的调整放开,医生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那对医生的产品,到底是2B还是2C呢?
我理解的互联网+医疗的趋势,与所有行业的趋势相同,均为由浅到深。归结为:
现阶段,互联网+医疗,应该已经进入深水区了。
在这个趋势基础上,用户触达已经很便捷:医院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城市服务、服务窗以及各种互联网化的医疗平台。
同时,医院的信息化、区域性的医疗信息化,也已经比较完善了:各信息化厂商、大型系统集成商、服务商等,底层架构基本能支撑医疗和管理。
而在深水区中,优化供应链及生态、优化参与者及其工具,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也是大家逐渐从中分羹的地方。我今天的概念模型,也正是在这个环节中。
在我这个概念中:首先明确将对医生的产品,定位为2C的产品;其次,力求为医生解决更多的痛点并为其提供方便;最后,以医疗行业的特点及现在互联网发展情况,完全反转我们所谓的2B和2C产品。
以下是论述:
也许我这样说还不是很清楚,让我们用一副架构图来看一下:
我所有的产品和架构工作,都是围绕医生来开展。将医生作为重心,提升医生的使用体验、便捷度及功能的完整可靠和全面。
在这个概念模型下,不用担心没有用户,因为从每一个B端渠道那里,都获得了巨大量的用户,B端渠道就是给我的用户批发商。患者们天然的**寻找医生,就像商家**天然的寻找消费者一样。
同样,也不用担心有政策风险,因为现在国家政策也在放开,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等,都允许医生有更多的个人能动性,创造个人品牌,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而不用和医院强绑定。
亦不用担心医生角度的风险。现在已经可以公开查询到医生的职业资格信息,并且后续还可以尝试建立医生的信用体系,就像公民在央行的信用记录一样。最后,更不用担心技术实现。api就是连接一切的源动力。
以上说的也许还有点抽象。我想列举腾爱医生的例子,将这个概念模型再具象化的展示一下。
腾爱医生即上文所谓的医生端。以此医生端为中心,给医生提供完善的产品功能,然后建立与各个B端渠道的连接,自由平等的等待这些渠道来的患者,为医生“服务”:创造看病救人的机**、提供学术研究及职业发展的机**、增加收入的机**,等等。
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在医疗行业内,在现有的互联网格局下,将医生和患者所谓的2B和2C反转之后,也不是完全说不通的。在我看来,至少可以自圆其说。
1问:如果患者和医生见过一次后,跳开这个医生平台,直接和医生私下交易,医生平台岂不是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答:这取决于3方面:
一是医生是否有时间且愿意每个病人无论大小病都去当面找他。一般的医生,都建议常规病或者恢复期,不用每次都去医院当面看医生,定期发送恢复状态给医生,也可以做一定的诊断。
二是用户是否有小病或常见病先网上自查的习惯,是否啥事儿都要去医院。
三是医生平台的产品功能是不是完善,是否能提供医生需要的所有功能。例如现在互联网医院已开始挂牌营业了,医生可以远程问诊和医疗,这种产品功能,也是需要这个医生平台具备的。
2问:文中所谓的B端用户来源渠道,他们要是不接受这种思路咋办?
答:这取决于我们医生平台,是否足够优秀,足够吸引众多优秀的医生资源,也就是能否为这类B端用户来源渠道,提供一定的价值。如果B端用户来源渠道中的用户,因为与医生平台的对接,而使其用户有了特定的行为特征,如更多的使用、更愿意使用等,则自然能够证明这种思路的可行。
3问:我们只针对医生,而没有互联网所谓真正的C端用户咋办?
答:医生就是我们的C端用户。PS.如果你还在问这个问题的话,抱歉,你真的没有看懂我这个思路。我确实没办法回答你了(苦瓜脸)
1、因为我对医疗行业涉入不深,所以这样的产品概念模型,是否真的适合医疗行业,还请行业内专业人士批评指点,也许只是我个人的闭门造车,甚至是胡扯;
2、关于医疗行业中,医生属于C端用户的说法,并不是我首创,而是业内多位专家人士的共同感知见解,在此为给我提供知识来源的同事和专家表示感谢;
3、感谢组织给予我一个机**,就是参加3月份微信开发者深圳站培训班,并在**上分享了关于微信+医疗的一些基础情况,借助这次分享让我有机**进一步体**和思考医疗行业;
4、在此也特别感谢一下蔡老师。感谢他等待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为了和我这个在医疗行业还是半桶水的家伙,胡扯了1个小时。就在我们胡扯的这1个小时内,我才爆出了这样的一个“医疗行业2B2C产品的概念模型”,才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哈勃,微信公众号:哈勃笔迹(habobij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从业8年,现职**微信高级产品经理。对于互联网+航空、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医疗产品有较深入的了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