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10:03 人气: 21 评论: 0
得知我再次创业的消息,好基友一惊,然后说:
“…………………………商量个事儿”
“你讲”
“再创业咱能不做旅行了么”
“这回做短视频”
我之前在微博上说过好几次,到了2016年,新产品只剩下三个大方向:
视频概念又细分成三条路线:
从春末夏初开始,我一直在摸索旅行和短视频的结合方式,虽然氢气球没融到钱,氢气球的视频版本也从没对外公开过,但这半年来的经验兑换成了另一张入场**,掉了个头,进入短视频的大众消费市场。
对于内容消费市场,请跟着我念:
“视频是未来”
“视频是未来”
“视频是未来”
所有基于图文的新产品都不再有前途。
前些日子见了一家顶级VC的老大,他的观点是:“短视频产品至少在未来3年里还有得打,现在既不是蓝海,也不是红海,竞争才刚刚开始。”
如果你认为短视频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就像在2010年感慨“上海房价2万一平实在是太高了”,持币观望,追悔莫及。我坚信视频将和图**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内容介质,基于视频的大众创作和图**创作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意识与习惯的跨度。然而年龄越低的用户,对玩视频越没有距离感,这跨度并非不可逾越。
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把玩近百款视频APP之后,我觉得短视频还是一个早期市场,当下还是苗圃,而未来是一**森林。想想看现在有多少款玩图**的APP?又有多少款玩短视频的APP?
中间的差距就是机**。
进入短视频的高速上升通道,有三个产品切入点:“媒体、工具、社区”。有意思的是,三块细分领域都不是资源垄断型,也不是赢家通吃型,有明星,没寡头,有特色的产品就能从大蛋糕上切一块下来,恰好是产品经理施展法术的时机。
再次出发,回避不开蝉小队刚刚解散……“你不是刚倒下吗,怎么又复活了”。
这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角度来评价。
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天使投资三倍退出。
站在收购方的角度,蝉小队供给的内容,在携程APP的目的地攻略里大约占一半点击量。考虑到旅行攻略对携程的价值,以及携程攻略社区的运营成本,我觉得收购蝉游记是笔划算的买卖。
站在市场的角度,蝉游记/氢气球/生辰的口碑甚好,铁杆粉丝甚多。
站在核心团队的角度,早期的核心成员分到了一些些现金,虽然比一线公司的期权收入少,四年总收入仍高于BAT同等职位的工资+奖金,何况还有exp暴涨与这段奇幻漂流,一丁点都不后悔。
站在普通员工角度,蝉小队奉行自由主义,无阶级无管理,工作氛围出了名的好,被携程收购后薪资也上调到了行业中上水准。有蝉小队的履历加持,找新工作并无忧虑,解散时我还为大家预留了2个月的带薪找工作时间。
呐,我们都知道创业成功率低于1%,把创业当作一次职业投资,不成功也未必是失败。“大胜小胜惨胜,巨亏小亏不亏”,事后评价的刻度很多。如果拉一条行业平均线出来,衡量我四年来的创业:“如果这都算失败,我有什么好悲哀”(男声小合唱)。
但我面对内心的时候,爽快一点,就是失败了,没达到我对自己的要求,没做出赫赫有名、基业长青的旅行产品来。其中的原因,也不妨复**分析一二。
从行业机**来看,“在线旅行”是一个残酷的垂直市场。OTA市场仅携程一家盈利,余者无不巨亏;内容市场仅蚂蜂窝一家收入颇丰(内部消息2016年的毛利润**过3亿元)。2011年以来的数百款旅行创业产品,能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难见蓬勃生机。一开始选择旅行赛道,也就是选择hard模式,最后极少数赢家通吃,大多数输家团灭。
其次,从切入角度来看,我选择了“游记→攻略→OTA”的道路。整个互联网前十五年都在解决“信息匮乏”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直到2014年,这两个问题基本消失,信息极大丰富并存在路径依赖,我的攻略产品刚发布便遭遇下行市场,得不到控股方的支持,只能作为携程的内容供应商生存下来。两年后,我还不甘心,打算用旅行视频来打内容升级牌——最终被资本拒绝的理由并非不看好视频,而是不看好旅行市场的商业机**。毕竟攻略的时间窗口是2010-2014年,再往后走的难度愈大,机**愈少。
也罢,那便原地复活,再来一发。
问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在哪?谁打我?”
错了,是“为什么要再创业?为什么要做短视频?以上回答有什么可信度?”
为什么要再创业?是因为我想做一款放射着骄傲之光的好产品。像我这样正在发育的00后,每一年都觉得自己比上一年更强,觉得过去的自己是个**。蝉游记/氢气球/生辰虽然口碑甚好,我只给出70-80分,而我相信自己能做出90分的佳作。这需要掌控方向与策略,调度研发与运营资源,拆分阶段性目标,不**因为KPI的压力而动作变形——要求这么多的权力之后,我就只能是创始人而非参与者。
这时你一定**问,好产品就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吗?
在需求基本被满足的,已经存在寡头的,商业模式低效的,低频的市场里,好产品和成功之间的确没什么联系。但在高速上升期的,竞争格局还不稳定的,商业模式清晰的,中高频的市场里,好产品就有机**成功。
换句话说,好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它面向的市场。
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做短视频呢?
因为我的基因是“内容”与“工具”。
我做了10年的产品经理,自认为做擅长工具类型的产品,蝉游记的结构化编辑,氢气球的行程编辑器都是创新的设计。我还做了5年的媒体,从平媒主编到网媒总监,然后又写了8年的产品博客,对内容把控相当自负。那么,同时涉及内容与工具的产品,除了“游记与攻略”,它也可以是“短视频”。这就是我选择赛道的方式,跟随自己的偏好而不是追逐潮流。
如果基因和潮流恰好能卯上,我或许可以做一些相当漂亮的事情出来。
“但你如何证明以上的解释不是一场意淫呢?”
我们都知道,“自证清白”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所以我一言不发,搬出投资人来背书。没错……新项目已经谈定了融资,虽然还是天使轮,但达到了Pre-A轮的金额。在这个人人喊冷的资本寒冬,融资额是正常天使投资的2-3倍。
更有意思的是,投资人是我为氢气球融资时认识的VC。他们一口拒绝了氢气球,但后来得知短视频新项目后,主动找我谈了3次,在一个月内敲定融资。
除此之外,我还找到了新的联合创始人。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稍后才能公开她的身份,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比我还资深的创业者。我俩的分工为“我主内,她主外”,恰好优势互补。当我们在玫瑰坊的咖啡馆里第一次谈到这个项目,她当场决定加入进来,丝毫也不犹豫。
这下融资和联合创始人都到齐了。
新项目进展是这样的:
工作地点应该还是在上海,即将启动招聘,组建团队。由于蝉小队是为旅行而定制的团队,在我进入新的领域之后,必须为短视频定制新的团队。所以招聘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创业是需要情怀的,但我们不谈情怀,谈机**。如果你和我一样相信“视频是未来”,在这个方兴未艾的风口上,好产品有机**,好产品经理有机**,被资本青睐的项目也有机**。而“机**”正是2016年深秋最稀缺的东西。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为生活所迫,为房贷和子女所迫,为养家糊口所迫。创业与你们无关,它属于内心燃烧着火焰的人,与命运作战的人,桀骜不驯的人,冒险者与海盗,傲慢的游侠,不甘心遵守规则而是自己制定规则的人。
请大家关注我即将发布的招聘启事,招聘范围包括“程序员、UI设计师、产品助理、产品运营”,再一次组建精简而快乐的小团队,开始新的旅程。
写了8年的产品博客,如果你曾经从我的文章中受益,喜欢我的产品,或是喜欢我这个人,那么我只需要一点微小的回报,就是当我(即将)发布招聘启事之后,你点一下转发,或是通知身边你认为合适的人。
我唯一需要的帮助,是你能帮助我传递消息,找到合适的同伴。
用迷之微笑来感谢大家。
纯银V,蝉游记创始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网易网站产品部总监。一个文艺加文笔好的产品经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