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16:28 人气: 9 评论: 0
一坨大便,在你面前展示多少次,你**选择去吃?答案很简单:展示多少次你都不**去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某些事情,单纯地增加展示曝光,并不**有效果。
但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
在很多人眼里,营销就是不断地获得流量、吸引曝光,好像不论什么产品,只要有足够的曝光展示,用户就**买单——我称之为流量迷恋症。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养老社区的项目,大体的服务是老年人把房子转让给他们,然后他们让老年人住进社区度过余生。这个项目在线下线上等各种媒体上购买大量流量投放广告,结果收效甚微,几乎没有任何转化。
为什么呢?
其实你只要拿1分钟时间,把自己假设成一个中国的普通老年人,就**发现这个广告方案不靠谱:
“你今年65岁,退休职工,攒了一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偶尔路过公交站牌,看到一个‘XX之家,把你的未来交给我’这样的广告,就**回家把宝贝房子转让给他们,然后安心住进社区?”
当然不可能。实际上,即使这个广告投放量再增加10倍,最终转化的用户量也肯定屈指可数——用户的“信任”、“动机”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即使呈现再多次广告,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一坨没有解决“口味”和“外形”问题的大便,不论呈现和曝光多少次,也不可能**有人去吃。
实际上,现在的营销行业,一直非常流行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我不用管用户的接受度,不用管用户的行为门槛,不用管产品黏住用户的能力,只要管获取最大的流量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经理不再是营销经理,变成了“流量管理部部长”;用户也不再是“拥有不同动机、喜好、性格鲜明的个体”,而是“流量”。
所以,为了做营销,我就只需要把产品包装好,把卖点讲出来,然后大规模推向给用户就行了。毕竟只要有足够的人看到,即使靠运气也能转化一些用户吧。
当然不是。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投入几十万预算买流量和曝光,结果转化了个位数的下载用户;公众号发了无数红包,吸引一大波新粉丝,结果阅读量还是维持原样。
为什么大量的流量总是没有用?
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先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单纯曝光就管用”,以此来找出众多营销人员患上“流量迷恋症”的原因。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是有理由的。实际上,之所以有时候单纯的流量(展示和曝光)能成功,是因为心理学上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纯粹接触效应是指,某种外部刺激(比如产品信息),仅仅呈现的次数频繁,用户就**变得对它越来越喜欢。
之前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给一群人重复呈现一组相**,结果发现,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加,他们对相**上所有人的喜好都增加了(不论是长得美的还是长得丑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天然**更加喜欢熟悉的事物,当一个东西变得越来越熟悉,我们往往**越来越喜欢。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自拍照不好看,因为自拍照跟照镜子经常是相反的,相当于在你眼中自己变得更加陌生,从而降低了喜好。(而你的朋友却觉得你的自拍没那么难看,因为他们认识的并不是你镜像中的形象,而是直接观察的形象)。
社**心理学家Robert Zajonc曾经做过实验,把自拍照经过镜像处理,结果发现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自拍照变美了(所以现在好多手机自拍功能都变成镜像的,不信你试试)。
越熟悉,越喜欢,所以大量的曝光曾经直接带动了很多产品的销售。
可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单纯的大量产品信息曝光不管用呢?什么时候,“纯粹接触效应”**失效呢?
我们知道,任何的广告,本质上都是为了影响决策(比如本来我想买汰渍洗衣粉,而看了广告后买了雕牌洗衣粉)。
而单纯的产品信息、卖点曝光,能够直接影响的决策,实际上仅限于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比如你本来没有打算买某个巧克力,但走在电梯口看到了分众框架广告,觉得很诱人可口,就想下单买。这个决策对你来说不重要(买错了巧克力反正没什么损失)而且决策复杂性低,所以投入的脑力非常少,算是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对于这类既不复杂、又不重要的决策,简单的信息曝光,大规模投放,实际上一定能带来销量(把一种巧克力挂满橱窗,即使没有任何文案,买巧克力的人也一定**增加)。
甚至仅仅把名字喊出来,都**直接增加销量。
(图:某班级运动**口号,因为认知参与度低,仅仅喊名字都管用,这就是所谓的洗脑效果)
而对于另一种决策——高认知参与决策(比如把房子卖给保险公司,自己住进养老社区),单纯的大量曝光就没有太大直接作用了。
当一个产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往往就属于高认知参与决策,单纯的曝光很难产生实际作用:
对于这些“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曝光多少次,都难以被购买:
比如上面的养老社区项目,如果老年人能够充分理解养老社区的状况,能够事先产生动机(比如家人鼓励),如果充分信任这个品牌(比如有背书),如果初期行为门槛很低(有反悔期),如果普遍老人群体觉得这个选择好,那么这时候,曝光才**产生价值。
而只要上面的任意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不论多大规模的曝光可能都没有用。
如果你是一个拥有6大功能的全新智能硬件,只要用户难以迅速理解你是什么,那么打多少广告都没用。
如果你是一个理财产品,只要用户缺乏基础信任,那么带来1个亿的点击量,都没用。
实际上,这就是李叫兽经常说的“关键限制因素原理”:
比如,种小麦如果土地没有水,那么施加再多的氮磷钾、金坷垃,给予再多的光照,也没有用。
一些非洲国家本身的社**矛盾没有解决,联合国每年空运再多的粮食,提供再多无息贷款、技术支持,本质上也不**改良这个国家。
同样,对于一个“高认知参与度”的决策,只要这些条件,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那么增加再多的曝光,都是没有用的:
(是的,市场就是这么现实。)
当用户无法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理解的时候,往往再多的曝光也缺乏效果。
比如这个广告中,用户看了之后无法迅速在脑海中建立理解,最终可能不论呈现多少次都没有用: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湿拖机器人)
这个时候,最经常的做法,往往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
比如当年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没有直接说未知概念“智能手机”,而是先说“一个大屏iPod+一个手机+一个上网浏览器”。
关于建立用户理解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我知乎回答,这里不详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51773/answer/45548874
(复制链接或者点击“阅读原文”)
对于高认知参与的产品购买决策(比如从来没用过的智能水杯),如果不解决动机问题,让用户先产生需求,那么再多的曝光也没有效果。
解决用户动机的关键,就是让用户在关注产品之前,先关注自己——意识到过去的行为存在某种不合理,从而渴望通过购买产品来解决。
比如之前李叫兽在【解冻】系列中举过的例子:一款200元的洗发水,单纯靠鼓吹产品优质,很难卖出去(因为不符合过去习惯),但是先让用户关注自己过去的某种不合理,就容易多了:
“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市开架洗发水”。
关于解决动机问题的**,详细可以看之前发的【解冻**】文章:
对于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因为该决策对用户来说往往很重要(比如卖房子),所以就需要事先解决信任问题。
如果信任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再大的曝光也不**带来效果。
比如之前遇到一个P2P理财产品的项目,在广告中花费大量篇幅在讲**高收益率,打出去后结果转化率很低。
这是因为基础的信任问题没有解决(即使解决了动机问题)。
而优秀的营销方案,则经常能准确识别当下阶段的限制因素(比如信任问题),并且通过广告等方式来解决。
比如有个手机贷款APP飞贷,主打“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应该在广告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首先“理解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因为贷款产品非常简单,没有人**不懂“什么是贷款”。
然后“动机问题”也容易解决——传统银行贷款手续复杂,用户痛点非常明显,已经不需要大力激发。
那么最难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贷款的信任问题就变成了相对银行的劣势,可能**变成用户决策的关键阻拦因素。
所以当时飞贷的广告诉求中,主打“信任”问题,整个突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金融案例”,通过背书作用来减少不信任对用户决策的阻拦。
“高认知参与”的产品,之所以经常让用户思考再三,以至于“单纯大量曝光”难以起到作用,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往往有非常大的行为门槛——用户需要做的决策太重要。
比如最初的养老社区案例,直接鼓励视房如命的老人“抵押房产,把下半生交给我们”,显然行为门槛太大,而人无法简单通过看一个广告就做出这么大的一个行为。
所以,既然广告的鼓动力有限,无法让用户做这么大一个决策,就需要降低行为门槛——让广告促使用户做一个小行为。
比如如果养老社区的广告,不是鼓励老人“抵押房产”,而是向老人描述一种极端美好的老年生活(住别墅、每天被人照顾、免费曲艺表演等),然后引导老人参加某个讲座或者关注公众号,就容易多了。
毕竟“看到诱人的广告,然后去参加讲座”这个行为就更加容易做出。
之前李叫兽遇到一个做智能儿童水杯的,准备在幼儿园做儿童活动并且贴广告,一开始广告的思路是让别人购买水杯,换一种全新的喝水方式。
我明显感觉到对于只看几秒钟的海报广告来说,这个难度太大了。广告人需要用几秒的时间,让用户理解什么是智能水杯、刺激他们产生动机、建立信任等,然后促使他们改变过去的习惯,一下子买一个几百块的杯子,这显然不太现实,最终转化率也**非常低。
所以我建议他把广告换成对幼儿园活动的广告,通过海报广告促使儿童和家长参加他的活动,然后通过活动来转化用户购买——对于一个几小时的活动来说,达到这些复杂的目标就容易多了。
总之,有些购买决策对用来说是非常大的行为(比如抵押房产),用户几乎不可能单纯扫一眼海报就能做出这么大的行为。
巨大的行为门槛,将**导致不论增加多少曝光,广告的转化率都**非常低。
所以,你可以想办法降低用户的行为门槛,比如:
这些方法都可以降低行为门槛,放大广告的效果。
用户购买决策的时候,经常与自己所在群体的普遍规范进行比较,如果现在做的行为不符合群体的普遍规范,就容易阻拦购买,最终导致再大推广曝光也没有用。
比如之前美国刚推出纸尿布的时候,明明是个非常棒的产品——减轻了妈妈换尿布的麻烦,但是整个推广的转化率非常低。
为什么呢?
因为用纸尿布,给这些母亲造成了负面的群体形象——用纸尿布,说明我是一个懒妈妈,为了自己的便利,竟然给孩子用纸的尿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重新修改了宣传点——重点突出纸尿布的干爽功能,可以让婴儿更舒服。
这个转变解决了“妈妈在群体规范下的压力”,结果促进了大量购买。
新品牌的手机明明是一个“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用户需要各种比较才能购买。
那么为什么小米手机刚推出的时候,打电梯框架海报广告,仍然很成功?大量的流量产生了效果?
因为当时小米手机已经通过各种发布**、新闻稿、营销活动等解决了关键的理解问题、动机问题、信任问题等,米粉们已经觉得“小米手机不错,我相信雷布斯,的确我需要换一个更好用的安卓机了”。
这个时候,再打投放大规模产品展示广告,相当于不断对用户进行提示,最终就**促成购买。
当用户站在电梯前看到“小米手机”,并且下单购买,实际上真正促进他购买的,并不是面前小米手机这几个字,而是经过这个简单广告的提示,这个用户想起了过去雷布斯的演讲、想起了小米的性价比、想起了自己原来要换手机了——是这些被唤起的记忆,而不是眼前的产品图,真正促进了它的购买。
而社区养老的案例中,一个老人站在广告前,没有听过关于它的任何故事,不理解,不信任,脑中无法唤起任何记忆,自然不可能购买服务。
所以,流量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你的产品是需要复杂决策的产品,那么必须先解决理解、信任、动机等问题,流量才能产生效果。
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他们盲目崇拜流量的作用,认为大量的曝光、传播、甚至十万+的文章,就**带来销量和转化。
这种“只要我有足够付出,就**有收获”的心态,简直跟喊起冲锋号角,让士兵盲区去送死的将军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如果战场上的策略有问题,那么堆砌再多的士兵往往无法扭转战局。
同样,对高认知参与的产品来说,“纯粹接触效应”不再起作用(特别是这个信息越来越多的时代),如果无法解决上面的认知问题,再多的曝光和推广,都没有用。
优秀的将军,不**单纯迷恋“动用庞大的兵力”;而优秀的营销人员,也不应该有“流量迷恋症”。
部分研究引用来源:
·Amster, H., & Glasman, L. D. (1996). Verbal repetition and connotative chan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1,389 – 395.
·Ajzen I, Fishbein M.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on behavior. In:Albarracín D, Johnson B T, Zanna M P, (Eds.), The handbook
of attitudes. Mahwah, NJ: Erlbaum, 2005. 173~221
·Ogden J. Some Problems with Social Condition Models: A Pragmatic & Conceptual Analysis [ J] . Health
Psychology, 2003, 22( 1) : 424 - 428
·Ajzen I.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 - 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J] .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6, 32 ( 4) : 665 - 683.
李叫兽,微信公众号“李叫兽”(ID: Professor-L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本名“李靖”,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硕士,互联网营销顾问。出人意料的商业分析,用科学方法而不是主观判断来分析商业问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