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22:55 人气: 11 评论: 0
近日,互联网金融又遇大事,百度与中信银行成立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这意味着BAT三大巨头均以不同形式拿到银行牌照。至此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发展过后,进入了新的排位赛,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向寡头时代迈进。正如行业人士评价“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后,互联网金融将加速洗牌,预计2016年底整个互联网金融理财端格局就**比较清晰,将出现少数寡头,有可能是两家**大型寡头”。
于是行业内外开始纷纷猜测:在互联网金融理财端寡头时代来临之时,谁**被剩下来?以下三类则成为大众眼中未来巨头的希望:
因此今天响铃这货以“坐井观天”之功短评几款明星产品,看看谁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霸主。
今年8月25日,小微金融对外正式发布又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招财宝”(此前还有余额宝),据说招财宝自上线以来交易金额已经**过10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理财产品代销平台,招财宝与发行理财产品金融机构的关系只是渠道商与供货商的关系,对接的是理财产品的供销。而且招财宝是用“团购”的方式汇聚起资金相对少的“散客”并让其享受大额购买才能享受到的年化收益。这种模式刚好借助于余额宝海量用户做后盾,并通过统领电商的老爹阿里不断输血从而表现出巨大的想象空间。阿里力推招财宝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是希望延续余额宝的辉煌,二是转化电商集聚的海量用户的存量理财资金,再造阿里金融帝国。但这一步棋是否真能“称心如意”,“富二代”招财宝靠拼爹是否能成常胜将军,现在还不要太乐观。
首先,从招财宝变现的核心功能来说,只是将理财产品的收益权更变,而没有增加新的价值,他的变现功能实际上是把A用户手里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作为抵押,使得提供个人贷款项目的B用户享受到期收益。一个没有创造价值的产品终究做不成生态。
其次,招财宝如要“独霸一方”,仍受制于两点:
再者,招财宝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如:
总之,阿里在让余额宝与招财宝左右互搏之时,总有损伤,短时间拔得头筹可能性不大。
再说说铜板街这类探索行业差异化发展路径的综合理财交易平台,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铜板街的累计交易额已经**过了500亿,注册用户**过680万。这个成立3年的草根一族,前期通过与找钢网、优信拍等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创造诸多个性化理财产品;后又融入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经营贷款等多类理财产品,一直在垂直细分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前两天还上线了5.0版本,开始新的探索。然而这个方向是否就是康庄大道目前也未成定数。
1、可以看到铜板街5.0新版本对理财产品进行了分类,划分出新手专享、定期理财、银行票据等类别,也优化了列表样式,是希望让理财一目了然。这确实让分类更加明晰,界面更加直观。而新版本上线特设“转让专区”和开售倒计时等功能,在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变现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铜板街作为理财平台的灵活和高效,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电商平台元素:开放交易、自由转换,透明操作,其中利弊各有取舍。但必须指出铜板街通过客户端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成本可能较高),最大化实现包揽客户金融需求进行交叉销售,这是商**模式,也是地产模式。
2、铜板街的产品和BAT的平台不同,BAT皆是股票、基金、保险产品等标准化产品,但铜板街多是非标准化债权产品,这类非标产品安全性好,收益率也相对较低(不过还是高于银行理财产品且稳定),同时考验着团队的精耕细作能力。
所以,铜板街能否熬到最后,一方面取决于互联网金融大市场的成熟度,一方面也受团队的运营能力影响,我们暂且边走边看。
“无网点、无柜台、无财产担保”的互联网银行也被看做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顶梁柱,阿里系的网商银行、**系的微众银行也成为了掌上明珠。近日微众银行还上线了微粒贷,试图通过纯线上业务模式去“火烧”传统银行的后院。不可否认这种去掉繁琐流程的网络模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模式的快捷性。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蔓延滋生。况且微众银行要处理的“麻烦”还远不止这些。
第一、尽管微众银行严格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银行,APP界面也极其简单,只有“首页、理财、转账”三项,但这个简单到成为支付宝钱包第二的APP为用户提供的也是资产增值服务,这又是第二个余额宝的节奏,余额宝都“廉颇老矣”,微众银行难道要步其后尘?
第二、先不说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仍然游走在法律边缘,单纯的网上模式就有束缚,如即使可以不面签,开户总需要用户当场“验明正身”。而且他行还款、银行贷款资金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也还在摸索阶段。即便未来能做到远程开户,客户的真实性(含真实身份和真实意愿等)又该如何保证?
第三、微众银行虽然采用了开放的互联网用户体系,顺势“借来”了微信手Q用户,但能否留住还是个未知数,**的电商悲剧就是个例证。况且微众银行并未在应用场景上有所创新,目前仍然停留在产品包装和价格吸引的层面,并未发挥出**系在征信、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
或许,我们真的高估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能力,微众银行这类轻资产、平台化、交易型的互联网民营银行还需时间考验。
同样,即便是陆金所这样的好苗子也不敢拍着胸膛说自己拿到了“船票”。行业加速洗牌之时,欲要成为寡头的选手们还需继续苦练修行,但就在相互厮杀之中,有些事情却早已注定。比如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信息中介与资金中介的融合,因为金融是解决资金时空的分配问题,互联网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是将金融信息利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符合这样逻辑的金融产品或平台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尤其是现在,货币基金规模受宏观利率和流动性等影响,多数互联网金融业态都从早期的高速渗透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于是响铃这货再“武断”一回抛出以下观点,等待时间验证。
1. 寡头时代,强者更要有自知之明,管好自己。认清互联网金融边界,区分互联网金融中介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因为互联网金融中介只做信息平台和通道,而互联网金融业务仍然是金融,金融经营风险的本质没有变。既想做中介又想玩金融的墙头草注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 能否成为寡头刚开始取决于自身产品设计逻辑、盈利模式和应用场景,而后仍然由这三方面决定,所以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而我们可以产品设计和盈利模式上发力。比如:
3. 玩得转互联网和金融的才可能“上袖善舞”,一要懂得互联网“流量”和“入口”的重要性。既要抓优质流量获得优质用户,又要开放用户触点增强用户粘度。二要“保护”和经营好金融风险,那些投机取巧的跑路者永远只能是反面教材!
4. 中小创业者不妨关注行业新的机**,比如对不良资产处理和第一产业的互联网金融等。这些市场空间大,需求已经打开,且呈趋势性增长,同时巨头短期还不**出现的细分市场或留有空间。
最后响铃这货以行业人士的一段演讲作结尾:互联网金融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或者风险,而是更加高效和透明去做金融,传统金融文明是以金融机构为核心,而新金融文明则以理财和借款客户为中心。寡头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端更应为客户提供高效、平等、透明的服务,这才是我们要的时代。
本文由 @曾响铃(微信号:xiangling0815)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