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26:49 人气: 12 评论: 0
微信读书的发布,让微信这款明星产品的舆论光环效应再一次达到了体现,就像是之前发布的微信电话本那样,无论是行业,还是用户,都迅速将微信读书纳入了自己讨论的范围。
如果非要给这样一款应用作出一个准确定位的话,我更愿意将其视为是,一个品味秀场,一个爆款应用,一个**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通过规范行业而最终实现变现又一次尝试。
“中国正在快速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追求”,没错,中国历史从来都没有对那些物质丰富的人有过褒义的描述。一直以来,中国人所追求的都是精神层面的建设,为的是能够从精神上脱颖而出。因此,向来为人们所歌颂的就是,穷苦书生诗书万卷,不畏权贵、美女相随——虽然现实和理想有所差距,但这种追求一直未变,很多有钱人到现在仍然有晒书房的癖好。
作为“最懂人性”的产品,微信显然抓住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大家更喜欢跟熟悉的人一起玩,而微信读书,同样也是利用熟人关系链进行一种“自我推销”。
除了基本的阅读和购买书籍的功能外,微信读书和多看阅读、iReader 这些电子书阅读 app 最大的差异就是它可以调用微信的好友关系链。比如来说,基于微信的真实社交关系,你可以在微信读书里看到好友们的阅读排名、给他们点**;点击某个好友的头像之后你还能看到他的书架、推荐的书籍以及读书时的想法。
晒的书越多、推荐的书越多,似乎就意味着自己品味更高、档次更高。尽管之前也有类似的将社交融入阅读中的产品,但这与微信读书完全是两个概念。就像是在一堆陌生人中得到褒奖和在一群熟悉的人中受到表扬,显然后者能够得到的成就感更大。
微信读书,实际上已经彻底将读书变为了一个精神高度的秀场。
毫无疑问,微信读书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刺激用户阅读的作用。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阅读在融入社交之后,明显的功利性是否能够保证阅读的纯粹。毕竟,所有人都在孜孜不倦的理想生活很难在现实实现。
如果说,微信读书能够激发全民阅读,显然对于这样一款应用来说,其承载的东西就太多了。
在微信运动推出之后,有人为了争夺排名,将手机绑在了狗腿上,来彰显自己的运动数据。问题同样存在于微信,如何避免微信读书沦为一个“只读书单”的攀比工具,或许是需要微信读书在后续的规则中所需要斟酌考虑的。
相比于PC时代的互联网产品,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则更加的多元、直接,多元指的是在产品形态、内容上,则不拘于一格,技术能力已经不再是产品开发的掣肘,而产品的创意能力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直接指的是,相比于PC时期产品追求的大而全,App文化所倡导的则是直接给用户想要的功能,纯粹、干净,用户不希望在一个听歌App里可以打游戏,也不希望在游戏中可以看书。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爆款应用层出不穷——大多数人将其归为现象级应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PC时期很难出现类似于今天魔漫相机、足迹等瞬间爆红产品的横空出世。这一方面得益于产品本身的轻量级,使得用户不像在PC端下载安装一款软件有那么多的负担,另一方面则是移动社交的魅力,可以让产品形成瞬间的爆发式的口碑传播。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看到,微信作为移动社交的中流砥柱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微信读书之前,实际上微信几乎每一款产品的推出——无论是否是独立App,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量,微信运动、微信电话本、微信地图、微店等等。微信到现在为止还无法与**当年在PC端对其它公司的威慑力相比,但微信所进步的是,它彻底的将社交的魅力——**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这种现象,在PC时代,可以说**唯一实践成功的地方就是游戏,而后者也不负众望的支撑起了**跻身为巨头的所有后备资金。如果说**当年在PC上对于**的作用更像是一个盾,防御大于进攻,那么微信则是像一个长矛,主动进攻,充分发挥用户和关系链的优势。
不过,对于**来说,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阅读一直以来都属于运营偏重的行业,这对于长于产品而疏于运营的**,在爆款之后如何维持后续的热度,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几乎所有的成功学中都流传着一个段子,那就是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是最难赚到的,而如何从1000万变到1个亿,再从1个亿变成10个亿是非常容易得。
考虑到成功学大多情况下都是服务于钱包里的现金不**过三位数的人士,所以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得以成立。因为,听成功学的大多数人,最终都没有机**赚到1000万,也就更不可能去想得到1000万变为更多的方法论。
但是,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把1000万变为更多并不比赚到第一个1000万容易多少。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最为本质的问题,如何能够最有效的花钱和进行最好的资源利用,微信读书就是**在将1000万变为1个亿时做的一件事。
从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来看,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资产的积累,而**则是目前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中,利用资源和规模优势进行变现的最有野心的公司。
对于微信读书,所有人所**赏的一个点是,微信读书通过平台作用正在规范整个的互联网阅读行业,培养人们付费阅读的习惯。
诚然,微信读书在某种程度上践行了这一**赏,但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微信读书实际上是**正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优势,通过行业规范这一举动,来获取互联网行业走向正轨的第一桶金。
更直白一点来说,微信读书目前所做的就是先带头规范整个互联网阅读行业,之后,等待整个互联网阅读行业规范后,版权意识开始觉醒,用户付费阅读习惯已经培养出来,那这意味着所有的书籍都**因为版权而开始收费,这个时候,**多年积累起来的资金和平台优势则得以展现。如果有竞争对手试图想要抢夺这个市场,那么它必须具备的是,要么比**有钱,要么比**的平台更有优势,显然这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实际上,从**近年来所发力的事情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平台优势,通过微信的影响力涉足更多的领域,而另一方面则是则不遗余力的站在市场规范这边。从**音乐通过正版手段打压网易云音乐、大肆购买视频版权为**视频蓄力、倡导IP化来实现游戏版权进入正轨,这些都意味着**在通过规范行业,让自己的资金和平台优势扩大。微信读书,只不过是在这种战略下的一个试水型的产品。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互联网已经从草莽进入文明时代,草莽时代有可能**是一朝富豪一朝殒命,但文明时代讲究的则是在既有的规则下行事。也只有一切都规范之后,富豪才能更长久的成为富豪,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风险指数。
从这方面来看,**的野心更大,在未来也有更大的机**将自己从一个“游戏公司”转为一个营收全方位发展的真正巨头型公司。要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极力避免被称为游戏公司,尽管可能游戏收入占整个收入的7成以上。
不过,**的这一“伟大”构想的实现,仍然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方面是**在行业规范的路上如何能够维护口碑,毕竟行业规范是对于原有利益集团有非常大的触动,而且这个利益集团中包含有用户——不能免费看书、听歌,包含竞争对手——在夺竞争对手的饭碗。如何避免类似于举报快播这样政治正确但触犯众怒的事情,是**的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则是**下了一**足够大的棋,这个棋局里不仅有象棋、还有围棋、军棋……所有的棋混在一起,就要求**在涉足每一个行业时,都必须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度。否则,所有的棋子最后反而因为“鸡肋”作用而成为**下滑的转折点。毕竟,纸面上的构想远远不及实际中来的复杂。
我们未来看到的究竟是一个几乎涉足所有行业的巨无霸企业,还是看到一个因为野心太大、投入过多而Hold不住的公司,不知道。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恩,时间**给我们答案。
作者:杨君君
微信公众账号:杨君君杂潭